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24181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标·布点·导学·促教.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定标布点导学促教#TRS_AUTOADD_1314769434924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4769434924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4769434924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4769434924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4769434924 LI MARGI

2、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314584322745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

3、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14584322745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14584322745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

4、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14584322745 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5、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14584322745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

6、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14584322745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7、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314584322745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14584322745

8、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14584322745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314584322745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31458432274

9、5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314584322745 ULMARGIN-BOTTOM: 0cm目前,对探究行为的评价研究大多集中于“表现性评价”,倡导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中完成一系列考查任务,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状况。但是,在“评价对象的选取面、能力形成的过程性、任务选定的来源、课堂的实际操作性”上存在局限。为此,我们在研究中从以下角度考虑学生探究行为的评价:一是评价对象上在关注学生的同时,重视教师对学生探究行为设计的有效引领;二是在能力评价上,除关注固有能力的评价,关注学生能力形成的过程评价;三是从选定任务而

10、言,注重通过评价深化学生对教材中所确定的重要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构;四是寻找适宜课堂操作的有效策略,提升评价的实践意义。现结合“浮力”一课的评价实录,立足于上述四点价值取向的整合,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探究行为评价的技术路径,以期得到同行的斧正。一、定标基于课程标准,分解课时目标课程标准将“浮力”列为“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相关的“内容标准”如下: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课程标准所提供的只有“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描述较为宽泛,给测量目标达成度带来一定的困难。只有将课标要求分解成可测可评的课时目标,才能有效实现目标的导学、导教、导测评的三

11、导功能。进行课时目标分解时,要切实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及教学情境,以学生为行为主体来陈述,用物理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外部行为动词来述写,重点设定学生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可测量、观察的基本标准。据此分解并确立课时目标:课时目标:1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知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对物体的受力分析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2通过实验,知道下沉的物体可以通过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G物F1,观察到物体逐渐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3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探究浮力的大小,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出浮力的大小和被物体排开的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即阿基米德原理。4初

12、步领悟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策略: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二、布点基于课时目标,设计表现性评价点基于课时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设计表现性评价点,是细化目标达成路径的技术手段。采用表现性评价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遵从行为逻辑(活动逻辑)而打破形式逻辑(语义逻辑)。为了确保评价点与课时目标的一致性,需注意以下两点:(1)评价点与学习目标有相应的内容主题,这些主题都来自于课程标准;(2)评价点与课时目标有同样的认知要求,即在期望学生“应当知道什么”和“应当做什么”目标上是匹配的。本课时的探究任务及其表现性评价点:探究行为评价点1称重法测浮力大小11能提

13、出猜想,并能依据受力分析或生活经验说出猜想的依据12明确探究目的,能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测量浮力的大小2探究浮力的大小21能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提出猜想,并说出所依据的生活经验22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对猜想进行一一验证23经历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科学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并尝试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浮力公式,评估猜想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三、导学编制评价量表,以评价来导学我们在制定评价量表时确立了一个基本的思想“注重目标达成,关注行为发生”,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认知建构的“效果、效率、效益”找到依据和解决的方案。制定评价量表,并编入学生学习指导手册,结合学法指导,让学生先期明确评价标准,从

14、而实现“导学”的目的。学生科学探究行为评价等级量表(学生自评):要素等 级检 测 标 准评价等级称重法测浮力大小探究浮力的大小猜想与假设A能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积累,提出合理猜想B能提出猜想,但角度不对或没有依据设计与进行实验A能选取实验器材,设计与进行实验B能设计实验,但不完善或者没有控制变量分析与论证A能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与归纳结论,并表述之B能根据现象归纳部分结论,但不全面或表述不严谨评估A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B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在注重评价“学生行为”的同时也关注教者“教学行为”的效度,我们推进了课堂观察活动,旨在让优秀的设计思想在多纬的评价中得以优化。教师科学探究行为

15、设计评价量表(课堂观察用):要 素检 测 标 准效度(教师具体做法及优化建议)提出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快速明确研究问题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说出猜想及其依据设计与进行实验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分析与论证以观察实验(事实)为基础,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评估与交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引导学生分析猜想与探究结果间的差异,组织学生讨论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四、促教分析目标达成效度,优化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源于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评价立足于对实践的反思和改进。通过评价,教者可以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收集到教学设计的优化建议,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与不

16、足,概而言之,评价是促进教与学的评价。活动2学生自评结果及活动设计优化意见如下:统计对象:初二(4)班 统计人数:50人活动2:探究浮力的大小要素评价等级自评结果改进建议猜想与假设A78%B22%提供必要的情景或演示,鼓励学生有依据的发散性思维设计与进行实验A82%B18%探究时目的要清晰,应在前期探讨的基础上明白如何测浮力、如何测排开液体的重力分析与论证A76%B24%评估失败的原因,尝试改进并重新探究结合评价结果给教师的建议:1在做探究指导时要让学生停止操作,集中精力和老师一起探讨,确保指导的有效性,对操作的注意点做必要的演示。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教学中,要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鼓励学生合

17、作完成实验设计。3要强调“分析与论证”时,清晰、准确的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得出正确结论的根本。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该评价是“对学习的评价”和“为学习的评价”的整合,任务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效度检测是评价的一部分,标准是评价的起点和归宿。本技术路径具有循环性,意味着行为设计和评价具有生成性和需要不断优化。此外,在概念建构的课型中为了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笔者认为渗透科学探究行为评价也是必要的。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吴芳,朱铁成中学生科学探究的表现性评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3月第8卷第1期3陶昌宏物理教学的基本特征【J】物理教学2010第1-4期4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