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农经扶贫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162598 上传时间:2018-11-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农经扶贫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工作总结】农经扶贫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农经扶贫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农经扶贫工作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农经扶贫工作总结 特征码 XrDdvMBMbSGLqxIZPaME 20XX 年,县委农工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突出重 点,狠抓落实,农经扶贫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县委农工办荣获 了“全省农工办工作创新奖” ,被市委农工办评为全市农经扶贫 先进集体, “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被省委农工办评为“全省农业农村政策 创新成果” ,县扶贫办被省扶贫办评为全省扶贫系统先进集体。 “一事一议”和农业产业化工作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事一议规 范管理县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先进县区一等奖,农业招商引资和扶贫开发工作被市委、市政

2、 府评为先进县区。 一、多措并举,强力推进脱贫攻坚。 一是实施百村万户“三个一”帮扶工程,助推低收入人口 项目增收。我县围绕“三个落实” ,主攻项目帮扶,在全县 315 个村居实施百村万户“三个一”帮扶工程(每户有 1 个帮扶责 任人、每户至少有 1 名劳动力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每户至少有 第 2 页 1 人就业) ,动员全县 14435 名财政供养人员“一对一”结对帮 扶 4.3 万户、15.39 万有劳动能力低收入人口,通过贫困劳动 力培训、扶贫小额贷款、 “三来一加” 、财政奖补资金量化入股、 临时救助等帮扶项目,努力使每个扶贫开发户得到不少于 1 项 帮扶措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

3、二是采取抱团方式,扩大 小额贷款投放规模。我县为增强贫困户脱贫“造血”功能,利 用省级小额贷款奖补上不封顶的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家庭农场 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新“贫困户+大户”抱团发展方式,扩 大投放规模,全县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 4.83 亿元。三是实行 订单模式,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按照“面向市场、准确 定位,发挥优势、形成规模”的要求,重点筛查落户乡镇工业 园区企业,搭建免费培训平台,实施培训就业帮扶“春风行动” , 促进低收入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全县培训农村低收入劳动力 10217 人。四是按照扶贫资金量化入股方式,直接增加低收入 农户财产性收入。20XX 年省财政安排我县财政奖补资

4、金 5119 万元和县级配套资金 6380 万元,实施项目 85 个,将财政奖补 资金项目所形成的资产明确为乡镇人民政府所有,按照“资金 项目化、项目股份化、股份村户化”原则,采取合同形式量化 到户,按农户所占份额,确保低收入农户每年受益股金不少于 10%。五是利用项目载体,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我县利用省级 奖补资金 4500 万元、县本级配套扶贫资金 2365 万元、经济薄 弱村发展引导资金 1386 万元为经济薄弱村建设标准化厂房 9.5 第 3 页 万平方米,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县扶 贫办于 20XX 年 8 月和 12 月两次发放厂房租金 500.08 万元至乡 镇

5、经济薄弱村。六是积极策应扶持,重点推进两大贫困片区整 体帮扶。西南岗地区和成子湖片区是全省重点扶贫的两大片区, 备受省、市领导关注,我县充分利用省人大现场督办的契机, 按照县西南岗地区“十二五”帮扶规划和市成子湖周边 地区“十二五”整体帮扶规划 ,积极策应扶持省直各部门,编 制西南岗帮扶项目 58 个,争取到省级以上到位资金 1.33 亿元; 成子湖片区申报帮扶项目 65 个,争取到省级以上到位资金 9325 万元。 二、选准突破,争创农村改革特色。 我县抓住被列为农村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围绕“培育农业 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两个主题,统筹“三个集 中”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城乡

6、发展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 进程。 一是以“三个集中”为统揽,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我县以集中、集约、集聚发展为导向,着力推进“三个集中” (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工业项目向 园区集中) ,取得了显著成绩。20XX 年,我县新增土地规模流 第 4 页 转 59 万亩,累计流转土地 126.7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 63.97%。54 个村居实现整村流转;全县新建、续建住宅小区 137 个,农民集中居住区 76 个,新增住宅面积 561 万平方米, 新增集中居住人口 15.36 万人,石集乡汴水新村、双沟镇罗岗 康居示范村等 6 农村集中居住区被评为省三康居示范村,我县 被列为

7、全省首批“美丽乡村试点县” ;全年新开工建设标准化厂 房面积达到 368 万平方米,建成 310 万平方米,新落户固定资 产投资 500 万元以上工业项目 104 个。我县正在探索一条城乡 发展一体化路径新模式。特别在土地规模流转方面实现了“三 个突破”:(1)实现多渠道增收。一是保障农民的租金收益。 认真做好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健全土地租金的自然增长机制, 对土地租金水平随着粮食价格的增长动态调整。二是扩大农民 的薪金收益。积极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 农机、植保等合作社。三是提升农民的经营收益。引导农民群 众积极参与土地规模化经营。 (2)推进多主体经营。我县形成 了“大园区、

8、多主体”的“集中经营、产业化发展”模式,在 园区内积极培育经营主体。一是培育专业大户。选择土地承租 对象优先考虑本地种植大户或经营能手。二是大力发展农民合 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 共同体。三是重点推行家庭农场模式。积极鼓励一批有文化、 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建立家庭 农场。并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四是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招引 第 5 页 有实力、有技术、信誉好的工商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参与土地规模经营。 (3)强化综合性配套。一是强化基础设施 配套。整合利用国土、农林、水利、农开等项目资金,对规模 流转的土地实施沟路渠、桥涵闸等综合配

9、套。二是强化公共服 务配套。积极构建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相适应的科技服务体系, 为经营主体提供育种制种、科技推广、技术培训、防虫防病等 方面的技术服务。三是强化保险政策配套。进一步扩大农业保 险的覆盖面,提高受灾赔偿标准,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经营 主体造成的损失。 二是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我县为 服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土地产出效益,设立农业产业化 服务专项奖补资金 1000 万元,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家庭农场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20XX 年 9 月,由苏 欣农机连锁有限公司、省农科院、汇隆投资担保公司共同出资 1 亿元,在我县成立源欣现代农业全程服务有限

10、公司。这是全 省第一家以农业生产全程服务为主体定位和运行特色的创新型 公司。目前,公司已经与 78 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 体签订了集种子培育、融资、大型机械服务、植保、仓储等环 节的专家式服务协议。通过两年项目及体系建设,将会成为全 省“标杆式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 ,进一步推动我县农 业规模化、组织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安全 第 6 页 水平。 三、规范引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强化农业招商考核。我县出台农业招商引资考核办 法 ,结合我县土地规模流转,重点招引蒙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 “农”字号大型龙头企业落户,全年完成农业招商引资额 9.45 亿元,引进

11、千万元以上项目 29 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3 个。二 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我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48 家,争取省 级奖补资金 400 万元,实施 4 个帮扶项目,扶持苏微食品有限 公司等 4 家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三是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 织发展。对省市县“五好”合作社,我县重点提升其规范运营 水平,先后举办 3 次培训班,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合作社财 务管理以及合作社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同时积 极向省财政厅、省农委争取,确定了我县为农民合作社融资改 革试点县,与民生银行对接,为 30 家合作社办理“惠民贷” , 贷款额度为 4000 万元。 四、强村固基,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12、 一是通过选派发展书记带动薄弱村发展。围绕每年实现村 集体经济收入增加 5 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 15%以 第 7 页 上、带动 10 户以上低收入农户脱贫的“双增一带”目标,我县 分三批向全县选派 100 名优秀党员到经济薄弱村(居)担任 “发展书记” ,专门负责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县新形成 “三来一加”项目 339 个,新增从业人员 1.72 万人、新增专业 村 42 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二是通过加快建设村集体 经济项目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20XX 年,我县实施 10 个村集 体经济发展项目,获省引导资金 320 万元,加上县乡配套资金, 共投入 822.42 万元

13、,建设标准化厂房 11421 平方米。10 个村 居的厂房已全部建成并被企业承租。10 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平均 每年增收 7.5 万元。三是通过完善“三资”监管规范村集体经 济发展。我办每季度开展一次乡镇村级财务集中互审、异地交 叉互审。每次审计后均印发通报,8 月份县政府专门召开全县 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会,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出台“三 资”管理办法,利用“三资”监管系统平台,进一步规范我县 “三资”管理。目前,逐渐完善全县 23 个乡镇 315 个村集体 “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形成制度健全、产 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农村集 体“三资”管理体制和长效

14、机制。四是通过化解村级债务支持 村集体经济发展。20XX 年省确认我县第二批经济薄弱村公益性 债务 4053.33 万元。20XX 年所有资金已全部兑付结束,其中, 资金偿还 2568.11 万元。 第 8 页 五、扩面增效,扎实推进“三农”保险。 一是不断拓展新险种。我县以西南岗地区 8 个乡镇瓜果蔬 保险、沿湖水产 5 个乡镇内塘螃蟹保险试点为重点,同时开展 了干部综合险、建筑工人意外险等“三农”保险。二是全力推 进高效农业保险。我县开展了高效农业保险突击旬活动,实行 重奖重罚,保障高效农业持续发展。20XX 年,全县完成农业总 保费 8698.18 万元,其中,高效农业保费完成 5042

15、.99 万元, 占农业总保费的 57.98%。 六、民生为先,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 一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不断完善。20XX 年,我县 突出民生导向,以“真议事、议真事”为重点,通过“四议两 公开” (党支部会提议、 “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 代表会议决议, “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做法, 规范议事流程,强化程序监管,确保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的质量,全县 123 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全部保质保量完 工,并已通过省综改办验收。二是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不断 创新。20XX 年,我县被省综改办列为省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 示范试点之一,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工作与“三个集中” 、 村级“四有一责”相结合,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按照村内选 第 9 页 择、低收入农户优先聘用的原则,择优选择 1575 名低收入农民 担任保洁员,并建立项目常态督查考核机制,使公共服务项目 持久发挥效益。三是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深入。20XX 年,我县被 评为 20XX 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实施试点建设项目 3 个,共 获得奖补资金 1050 万元。目前,已对 3 个项目进行规划编制, 已通过省批准。 此外,我县农民体协代表队代表市参加省第四届农民体育 活动展示,荣获优秀组织一等奖,展示项目金奖,踢毽、跳绳、 滚铁环等竞赛项目第二名,为我县争得了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