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26351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抗日战争时期的物理教育一、东北沦陷区的物理教育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成立傀儡满洲国,使我国广大的东北地区惨遭沦陷。高等学校均被取缔,青年学生受到的是奴化教育。日伪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生强行灌输忠于日本天皇和日满亲善的奴化思想,1937年5月,伪满公布新学制,学校体系虽仍有初等、中等、高等三级,但中等教育减少两年,高等教育减少1年,整个学程比七七事变前减少3年。普通中学完全是属于实业性质,取消系统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自然科学则代之以实际操作和训练,以培养普通技工,为其经济掠夺服务。“国语”改为“满语”,外语教授日语,企图体现伪满文化的发展要以“大和民族”文化为主的精神,高等

2、学校则数量既少,学制又短,水平又低,名义上为专科,实际上仅相当于原来的中学水平,而且不开理科课程,主要是培养为日伪统治服务的汉奸干部和文职人员,后来为了适应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强迫学生拥护“大东亚圣战”,强化军事教育,减少学习课时,缩短年限,提前毕业。在长达十四五年的奴化教育期间,东北沦陷区的教育损失极为惨重。青年一代,既没有受到文化教育,更没有学到物理知识,只是过着亡国奴的生活,稍有一些知识的,都投奔它乡,到处流浪。二、华北华东高校的内迁南京国民党政府,对于日本的军事侵略,采取顽固的不抵抗政策,对全国人民一致的抗日要求,置之不顾,使日本的野心扩大到没有止境,妄想吞灭整个中国。1937年7月7

3、日先在华北,继而8月13日在上海,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全中国军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抗战,给予敌人以应有的打击。不久,战区扩大,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和人民生命财产破坏殆尽。经过惨澹经营,规模初具的物理教育,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首先是平(京)津地区,接着是华东地区,处于战争前线,而华北、华东,又正是我国教育最发达的地区,高等学校的数量又最多。由于战火漫延,师生不甘心于坐视学校的宝贵财富被敌人侵占,决定迁地办学。早在七七事变前华北局势紧张时,北方的几所大学都有所准备。清华大学首先将一部分图书仪器南运至长沙,由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叶企孙主持这项工作。北京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相继南迁。1937年1

4、0月,三校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一学期后因战区进一步扩大,再向西南迁移,到达昆明后改称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是我国抗战时期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才的中心。此后,南开就成为国立大学的一部分,至1946年抗战胜利,三校分别迁回原址复课。这次在抗战八年间,学校搬迁,长途跋涉,交通极为困难,而且迁出时,沿途还不断受到敌机骚扰,图书仪器的损失无法估计。南开大学的物理仪器,自天津迁出时,取道香港、海防,其艰苦经历,可想而知。然而不愿做奴隶的爱国师生,发扬了高度的爱国精神,不顾重重困难,奋勇前进,遇到大道阻塞,就辗转山林河谷,白天不便通行,则于黑夜行军,以致化了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浙江大学自杭州出

5、发,先迁至江西吉安,再迁至贵州遵义,竟化了两年的时间。南京中央大学,于1937年8月,沿长江溯江而上,也化了很长时间,才到达重庆。中央大学的大部分院系,包括物理学系,就留在重庆郊区沙坪坝。医学院、商学院因校址不敷,再迁至成都。这时,中央大学的物理系,因受到条件和交通的限制,人数比较少。另外,在陕西,有一所西北联合大学,是由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天津北洋工学院(原名北洋大学)组成,先迁至西安,不久,西北联大又迁至陕南城固县城内。1939年7月,工学院、医学院迁出,改称文理学院。这所学校,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迁校两次,辗转数千里,师生流离跋涉,极为艰苦。北洋大学原来是我国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有较强的物

6、理师资,先后担任物理教学的有夏元、胡刚复、张贻惠、倪尚达等。但因为一迁再迁,优势大大丧失。华东地区的高等学校,除浙江大学迁向西南外,一部分教会大学,如圣约翰、沪江、东吴、之江,在八一三战事发生后,先在上海租界内合办临时大学,至1941年,太平洋战事扩大,也宣告解散。齐鲁、燕京、金陵、金女大以及教会大学的部分学系迁至成都与华西大学合并。此外,中山大学失搬至云南,后回广东、厦门,又迁长汀。福建协和大学迁至山区邵武。这些学校,都极尽颠沛流离之苦。然而不论是搬迁,合并或分散,都是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学生失散,以备战后复校,发挥高校的作用。当时师生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极为宝贵的,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三

7、、西南联大的物理教育1937年,北方三所学校在长沙成立临时联合大学时,全校共设四学院(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十七个系,三校教师共148人,学生1452人。至1938年4月迁至昆明时,增设师范学院,学生也有增加。在194041年度,全校5个学院,26个学系、两个专修科和一个选修班,学生约有三千人,成为我国最大的高等学校。西南联合大学的组织领导,由三校校长和秘书长组成常务委员会。但因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均有政府兼职,只有清华校长梅贻琦常驻昆明,执掌校务。而且清华的人力和物力,在联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学校的规章制度,基本上沿用战前清华的体制。另外,三校除统一的领导机构外,

8、又各自设立办事处,保留着各自原有的行政和教学组织系统,负责处理各校自身的事务,因此联大物理系的师资力量很强。系主任先后由饶毓泰和郑华炽担任,而联大的清华部分又有吴有训和叶企孙先后担任系主任,物理学家张文裕则是南开大学聘任的。这时,三校合并,师资力量较前充实。担任物理教学的,除以上所提到几位教授外,还有吴大猷、周培源、赵忠尧、霍秉权、王竹溪等。联大重视基础,学风严谨,基础课均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学生在这些教授指导下学得扎实,教学质量反较战前有所提高。我国著名的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就是这时在联大学习的。他们的毕业论文,是在吴大猷教授指导下完成的,杨振宁在1983年

9、回忆读书教书四十年的文章里,有一段朴实深情的记述。他说:“我的大一物理是跟赵忠尧、大二电磁学是跟吴有训、力学是跟周培源学习的。印象最深的两位老师是吴大猷和王竹溪,引导我走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我的读书经验,大部分在中国,研究经验大部分在美国,吸取了两种教育方式的好的地方。”这些话,正确地反映了当时我国重视理论,打好基础,而实验不足的情况。联大物理学系的课程,与战前清华的课程基本相同,多数课程均由学有专长的教授担任。如清华周培源开的广义相对论与流体力学,王竹溪开的热力学与统计力学,北大吴大猷开的原子与分子光谱学,马士俊开的电动力学与相对论量子力学,饶毓泰开的光的电磁

10、学说,以及清华霍秉权、赵忠尧和南开张文裕合开的原子核物理等,都是当时的第一流水平,此外还有些研究生课程,也可供四年级学生选修。当时所用的教材,除周培源编的理论力学是中文讲义外,都沿用战前的外文教科书。联大的物理实验条件比较差。抗战初至迁校前,北大领导以“不动一草一木”的原则,并没有迁出任何设备。抗战中,北大物理系的全部图书仪器设备,沦入敌手,只有南开运出十分之三、四,至1938年,用了中英庚款和中华文化教育基金的补助费,添购了一批物理仪器,仅能供基础教学之用。当时一年级有普通物理实验,二年级有电学实验,三年级有光学实验,四年级有无线电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普通物理实验基本上按萨本栋著的教材进行,但其它实验,由于设备条件的限制,不能全部开出,只能选做一部分。在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面,周培源对流体力学的激流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王竹溪开始了统计力学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赵忠尧在一段时间中,做了中子引起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研究工作,终因实验设备条件的困难而没有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