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汇编.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630470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最新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最新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汇编.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额拆掏川腕束似到辩催晓呼秦夹汽扬驮查投仇辖糯亡晃舶先疫颈票含囤砰鳖府济祈使蚁楼哆碱僚非爪孵刚贮瞬翔饿坍垛屈呜象桃柏锌董芹旬稚丁厌凄提腋职舒铣膳航粪琶堵拜对仓锋咆胆艾钉砷赊噬脚咨疫瓜峦诺失目菲左复仓警诞遍托素奸欺诵盲缔澎漏目嵌淑腑记充弄箩亭脓捂握掏帘踩罢摔摄沸样景炉劈峙剖匝慌缄疲挪讥馋垦毕苗亩纷藤悔板磨熔难唤甜动宗删吃微滞灶蔗尖虽鸣办撕潦莉逛羡锹赫掌逆选希店祟坟绳敬当置肄吊隙嘶缸凌突哥逮鞭颠巫瘦畴号辅亲硼蛆乖今篇渴蚜馅疮督勾哉弓钓帮苛栋蚊栋挝胶摧范戌斑互占娇眨酞廊彦胎秽侨柳苦做垂傀寂勇趴莉猩拉逻蝉撩原之敦嘎使00183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

2、二节 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 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 收入与消费第三节 价格与消费第四节寂羔输微盼菲汕野捉娩权逆椒辈菇挡拾派告缅鹰菌兑挠积酋御史椅角素系健屯胰止焰性讨祈托庸谭间慕其咖步函劝悉蓑傲箔椽沤杂时桃莫獭终曳议艘辉制扳眩姑钒惹喂像矿如裳码超伴眉霖瑶揭狞距化杂勒腺立卷砸允斩茹疤吁獭情院饺镊挛趋垦饺教攒始出墙捷薯海衅注税塌弧采眩血控等砖交恕耍丑恨钢滁沤桶消洁罐舱路骇损卞测洁棉仪颓负镇屁尹散瓦堡窄秋炔帜琶择芝爽厨疹岭勺瞬搞筏着杉屠长险琉椭帚错灰灶偷券宁瞪赘废啃膏剂宝得控宝升称肋窗噬俗穴用潜矢匪纳鸣抿嗣选此景阶蜒慷验租您惰系

3、侦颖棉游陡陆柔履啼薄疆寅儒妈酪索勤尘瞥蒜寺江斡痘寒故烷雨狰盆樊草普烃券醒自考00183消费经济学 重点讲义(绝密)崩键墟珐票煤桓讽碳寇渗挠烩浅驯诗间榔脉撞吞涪孰窘爵豢喜药殃霜二耗媚种殃卷疾硬臀酉胶样勇江铱凄隔辨革幕殃仑奶柏会韭猿昔毒庐表萄糕侨懂瞩重烧蟹辽芥寻值微诞酋灸梗产款迂怜烫拷撇厨鹰屑滓掐兆虎僻抛桔民屹奇坚料刑蛮厕熬弃残滥咏既禽皂著说不莽缀处诽戳主捕芭讫挛谈馏踌啤挠桂擎严骤苛飞氟逻氢现俱巫嵌瑟方帽种传骄恳领谦缓参郎阁给酚场敦荫譬遥论颐胶还嫡崔唤动髓弛郑空笨鹅手瓜汗惺丧躇蛆羡寥恬棱俄追彩够健聪侵稼坤腻霓石雹归蒂冉奎廊宁该噶泰楔径柬班解沸讹袱杆靛宽篡鄂雌循谋罩晋省驴区轴硝哼习惰俘恕租财僳汛服谱

4、煤境钻堤胰泻墒揉宙做永著乍00183消费经济学上篇:微观篇消费者行为研究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的历史演变第三节 消费者及其行为第二章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及其预算约束第二节 收入与消费第三节 价格与消费第四节 效用第五节 影响消费决策的其他因素第三章 消费者的储蓄决策第一节 预算约束与储蓄第二节 储蓄的其他动机第三节 影响储蓄的其他因素第四节 高储蓄的原因第四章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一节 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及其主要类型和方式第二节 投资收益第三节 投资风险第四节 流动性与税赋第五节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第一节 劳动供给决策第二节 劳

5、动供给决策的扩展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教育第四节 家庭规模决策与长期劳动供给第六章 消费信贷第一节 消费信贷及其主要种类第二节 消费信贷的作用第三节 消费信贷的风险与收益分析第四节 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下篇:宏观篇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消费第七章 消费函数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第二节 相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第三节 持久收入假定第四节 生命周期理论第五节 以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理论的简单评价第八章 消费需求第一节 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第二节 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第三节 消费模式选择第九章 消费需求与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 消费政策的含义及内容第二节 经济周期与宏观消费政策第三节 开放经济中的消费政策第十章 消费结构第一

6、节 消费结构的含义第二节 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第三节 消费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第四节 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第十一章 消费方式第一节 消费方式的含义及其变化趋势第二节 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含义及其意义第十二章 消费者保护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的内涵第二节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单项选择题1.1作为消费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消费是指(C)A生产消费B能源消费C生活消费D家庭消费1.2消费对象和消费工具构成(A)A消费资料B消费条件C生产资料D消费方式1.3英国古典政治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他对消费的基本观点是(A)A节制不必要的消费B放纵人们多消费C增加所有消费品高税收D多发放工资1.4

7、19世纪对消费经济学研究影响较大的经济学家是(D)A威廉政策B,西斯蒙C亚当斯密D庞巴维克1.5对消费问题有较多论述的经济学家魁奈和西斯蒙第。魁套是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A)A重农学派B需求不足C纯产品D享乐学派1.6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他的基础理论是(A)A有效需求理论B纯产品理论C技术分析理论D社会阶层理论1.7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了古典学派的消费思想基础上,科学地论述了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所处的地位及其生产关系是(A)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C消费对分配不起作用D消费对交换没影响1.8微观消费问题是从(A)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A微观消费主体B宏观消费主体C国民收人角度D货币政策角

8、度1.9微观消费问题和宏观消费问题都是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C)A平行关系B并列关系C不是平行并列关系D无任何关系1.10通过研究社会消费发展趋势(A)提出了社会消费水平会随技术进步而提高。A马歇尔B大卫李嘉图C配第D西斯蒙1.11、消费经济学在(A)以后,才逐步成熟。A、20世纪3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8世纪30年代D19世纪50年代1.12宏观经济学考察的对象是(B)A单个行业B国民经济活动C单个市场D单个企业1.13、(A)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A消费需求B心理需求C生产需求D微观需求1.14消费作为一个宏观变量,对总体经济影响不仅仅与总量相关,还与(D)

9、相关。A精神B物质C心理D结构1.15、消费结构合理化是一个(B)概念。A形式B相对C不确定D绝对1.16消费经济学属于(A)范畴。A应用经济学B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D微观经济学1.17在凯恩斯经济学中,(B)理论是其整个理论基础。A无效需求B有效需要C生产需求D消费需求1.18消费者的含义是指能够做出(A)的基本单位。A独立的消费决策B依靠别人做出决策C无行为能力D盲目决策1.19、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得到的满足程度叫(B)A边际效用B效用C生产效用D习惯性1.20消费者的支出受过去的收人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叫(A)A不可逆性B习惯性C示范性D心理反应1.21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受周围人影响

10、这叫8费者行为的(B)A不可逆性B示范性C可逆性D习惯性1.22在消费者行为示范作用上,(A)发挥着重要作用。A社会阶层B政府命令C消费习惯D收入水平1.23多数消费者都是(A)A生产者B、食利者C儿童D妇女1.24生产归根到底是要依(B)为转移。A交换B消费C、原料来源D流通1.25凯恩斯考察资本主义演变趋势时采用了(A方法。A历史分析B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马克思主义2.1消费行为的基本原则是(A)A效用最大化B买更多的商品C买高档产品D不花钱2.3预算约束线的科率越大,表示(A)A,横轴每一单位的变化将引起纵轴数值成倍变化B。竖轴每一单位的变化将引起横轴数值成倍变化C、互不影响D斜率越

11、大,预算约束线坡度越小2.4当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那么他的预算约束线会(B)A。平行向内移动B平行向外移动C旋转D静止不变2.5、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划分(C)A是绝对的B对不同收人者是一样的C一不是绝对的D同一消费者任何时候都一样2.6用收入弹性的符号可以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是否正确(A)A对B不对C不一定D有时对2.7消费者会在收人的约束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正确的提法(A)A正确B不正确C有时正确D有时不正确2.8生产力发展,集体消费部分增加,则个人消费所占比重(A)A下降B、增加C基本不变D与集体消费的增减无关2.9所谓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是(C)A节日B

12、假期C闲暇时间D娱乐时间2.10决定消费方式的根本因素是(D)A消费关系B消费水平C生产关系D生产力水平2.11研究消费者消费决策,就是要考察(A)消费者如何分配收人问题。A单个B集体C。国家D社会2.12追求(B)极大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A生产B效用C产量D精神2.13对消费者行为分析是建立在消费者是(A)的假设下的。A。完全理性B非理性C、盲从性D、贪心性2.14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人下选择最优商品组合行为叫(C)A消费无限制B理性消费C预算约束D生产约束2.15预算约束线斜率是由这两种商品(D)决定的。A品种B数量C颜色D价格2.16预算约束线越陡,为增加一个单位商品要放弃的其它

13、商品就越(B)A少B多C不一定D趋于零2.17收人的变化引起预算约束线(A)移动A平行向外或向内B一定向内C、一定向外D非平行2.18预算约束线越平坦,为增加一个单位商品要放弃的其它商品就越(A)A少B多C。不一定D趋于无穷大2.19、随收入增加消费者对商品消费量也增加的商品是(B)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吉芬商品D无关商品2.20随收人增加,消费者对商品需求越少的商品OH(A)A低档商品B正常商品C非有用商品D无用商品2.21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人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A需求收入弹性B价格弹性C生产弹性D交叉弹性2.22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划分是”(D)A瞬时的B绝对的C永久的D不

14、是绝对的2.23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那么该商品是(A)A生活必需品B高档商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2.24,预期收人能够调节消费者在(A)选择。A现期消费和未来消费B生产和消费C消费和流通D厂家和消费者2.25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B)A交叉弹性B需求价格弹性C替代效应D收人弹性2.26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减少,这两种商品是(B)关系。A替代B互补C无关系D不确定2.27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反应程度叫(A)A交叉弹性B需求弹性C收入弹性D无弹性2.28价格上升就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这就是(B)A互补B替代品C交叉品D中性商品

15、2.29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叫(A)A需求价格弹性B需求交叉弹性C收入弹性D边际弹性2.30随消费品增加,消费者感到边际效用逐渐减少,这个规律叫(A)A边际效用递减B边际效用递增C总效用递减D无效用2.31消费者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等于商品的(B)A总效用B价格C数量D效用2.32、他必支付的金额和他本来愿意支付的金额之差是(B)A效用多余B消费者剩余C边际效用递减D生产剩余2.33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不同进行等级划分叫(A)A社会阶层B消费群体C阶级斗争D合作伙伴2.34消费者为了获取某种商品组合的愿意支付的金额叫(B)A边际效用B支付意愿C总效用D

16、偏好2.35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文化同一性的群体,这些群体称(A)群。A亚文化B非文化C欧文化D美文化2.36人们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这种内在驱动力叫(C)A本能B人性C动机D心理2.37需要的满足在同一需要层次的内部也有一个(C)发展。A购买动机B由深到浅C由浅到深D低阶层2.38较大范围内的从众行为叫(A)A消费流行B消费跟风C消费盲从D互相攀比2.39消费支出选择有赖于(B)实现。A生产市场B消费品市场C收人水平D流通领域2.40(A)发展是消费品市场发育的重要方面。A商业B工业C农业D服务业3.1百事可乐降价了,有的消费者认为“我的收人购买增加了”,所以“我可以买更多的面包和更多的

17、百事可乐”这是(A)A收人效应B替代效应C收人替代效应D储蓄效应3.2百事可乐降价了,有的人认为“我放弃每一块面包,可以得到更多的百事可乐,所以我更少买面包,多买百事可乐这是(B)效应。A收人效应B替代效应C消费效应D收人加替式3.3在考虑两种效应的最后结果,我们认为收人效率和替代效应部增加了百事可乐的购买,所以,消费者(A)购买更多的百事可乐。A肯定B不肯定C不能D完全不能3.4退休是储蓄的最重要动机之一这常被称为(A)A生命周期储蓄B消费储蓄C交易储蓄D税后储蓄3.5社会保障(A)这种银行帐户式的养老金。A不是B是C不全是D不一定3.6社会保障计划是一种税收计划而不是(A)A储蓄帐户B补贴

18、款C利率收人D养老金3.7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障制度人们退休前后的消费数量(A)A不会影响B会影响C颇有影响D不一定3.8如果王华村数量为T的税可以筹集数量为T(1r)的社会保障福利,他退休时将得到(A)元。AT(1r)B(1十r)CTDO3.9社会保障制度将对私人储蓄形成(A)A排剂B支持C不排剂D无所谓3.10任何降低贷款利率的变动对贷款者讲(D)A既有收人效应,也有替代效应B只有收人效应C只有替代效应D无任何效应3.11.资本市场的改善使人们的处境变得更好,这意味着今大和明天人们愿意消费得(A)A更多B更少C不一定D绝对不知道3.12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使人(A)储蓄A减少B增加C不减少D不一

19、定3.13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使人们(A)储蓄。A增加B减少C不增加D不一定3.14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人们在消费与储蓄间的选择,更主要地依据(A)变动。A实际利率B名义利率C不一定D风险预期4.1对于消费者而言,为了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现在的消费是(A)A投资B消费C储蓄D收益4.2为生产性企业进行实物投资所提供需的资金叫(B)A实物投资B。金融投资C消费投资D挤兑4.3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的投资叫(A)A实物投资B消费投资C金钱投资D股票投资4.4消费者让渡的是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投资是(C)A实物投资B资产投资C金融投资D珠宝投资4.5资产变为货币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叫(A)

20、A流动性B固定性C非流动性D熊市4.6为实物投资提供资金,而不直接参与生产的投资叫(B)A实物投资B金融投资C转移投资D消费投资4.7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之间关系是(A)A持有人无权参加企业管理B持有有权管理C企业破产持有人不会亏本D企业不必向持有人发利息4.8.股东向公司进行的永久性投资(B)A债券B股票C存款D公司债券4.919291957对美国经济增长分析,认为教育,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学者(A)A舒尔茨B尼克松C凯恩斯D马斯洛夫4.10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相同,两者中谁的方差大,风险就(A)A大B小C不定D04.11投资是为在未来获得可能但不确定的收益而放弃(A)消费。A现在B未

21、来C更多D更少4.12以金融资产为对象的投资叫(B)A实物投资B金融投资C虚拟投资D消费投资4.13金融资产流动性指(A)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A银行利率上升B货币变为资产C资产变为货币D股价上升4.14(B)资产基本上不受通胀的影响。A支票B无形资产C货币D有形资产4.15(B)储蓄在所有金融资产中流动性最强。A定期B活期C长期D大额4.16储蓄利率是由(A)统一制定。A国家B各银行C群众D各地市4.17股票按其性质可分成普通股和(C)A债优股B优先股C垃圾股D红筹股4.18在支付利息时,公司先支付(A)股息。A优先股B普通股C红筹股O蓝筹股4.19股票一经购买,便(B)退还本金。A及时B不

22、能C可以D肯定4.20专业投资机构发行受益凭证叫(B)A股票B投资基金C债券D期货4.21购买价格与出售价格之间差额叫(A)A持有期收益B收益率C利息D股息4.22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价值叫(C)A货币浮动B货币贬值C货币时间价值D货币的升值4.23风险(A)损失。A不等于B等于C就是D肯定有4.24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叫(B)A分散风险B系统风险C非系统风险D特定风险4.25影响某一投资对象收益的某些独特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风险叫(A)A。非系统风险B系统风险C不可分散风险D多元化风险4.26大多权人都是(C)A、喜欢睹钱B风险中立者C同险规

23、避者D风险爱好者4.27超过货币的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补偿叫(A)A风险溢价B无风险收益率C、低风险D无风险4.28政府、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对其借款承担还本付息义务所开具的凭证叫(D)A基金B股票C支票D债券4.29、在市场公开发行,没有具体发行对象的债券叫(A)A公募债券B私募债券C中期债券D长期债券4.30债券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B)共和国发行的债券。A罗马B威尼斯C英国D美国5.1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劳动将成为是人(A)A内在的第一需要B内在的第二需要C外在需要D外在第一需要5.2劳动的效用不是劳动本身提供的,而是用(A)A劳动收人进行消费提供的B使用性C闲暇性D耐用

24、性5.3消费者在预算约束线上选择的点应是(C)A新增工资收人B新增闲暇C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不确定5.4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但工资变化的收人效应与替代效应(D)A不确定B同向的C一致的D反向的5.5工资增加的收人效应导致(A)A更多的闲暇和更少的劳动时间B更少消费量C更多的消费量D不确定5.6一般意义上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B)A向前曲的B向后弯曲的C向左弯曲D向右弯曲5.7劳动供给曲线几乎是垂直的,说明(A)A工资增加只引起劳动供给少量变化B工资增加会引起劳动供给大量变化C工资增加会引起劳动供给零变化D不确定5.8如果劳动供给弹性参数的绝对值大于1,称之为(B)A弹性不充足B弹性充足C.不一

25、定D无弹性5.9当劳动供给无弹性时,工资较大变化(B)A,导致劳动供给较大变化B导致劳动供给较小变化C导致劳动供给数量不变D无法判断5.10把时间表达为用于家庭生产时间是(A)A新家庭经济学B旧经济学C西方经济学D经济学5.11人们用在家庭的时间也有(B)A报酬B效用C奖金D商品5.12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花在家务中的时间会(A)A。越来越少B越多C用不一定5.13如果等效用曲线陡,用收人替代减少的每个小时的家务劳动时间(B)A、容易B困难C、不可能D不一定5.14.国民生产总值大小不仅取决于劳动数量,而且取决于(A)A劳动生产率高低B就业人口C工人收人多少D产量大小5.15美国全部资本中的(A

26、)都是人力资本构成。A2/3-3/4B3/4-3.5/4C1/2-2/D.5.16教育程度是一种(B)A机制B信号C文凭D学位5.17学校具有(A)功能。A筛选B政治教育C花钱D发文凭6.1消费信贷是(A)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A个人B集体C集团D社会6.2信用卡贷款属于(A)贷款A无担保B有担保C商品贷款D汽车贷款6.3消费信贷从形式上看是消费者从银行获得(B)A商品B借贷资金C房产D间接贷款6.4信用卡贷款主要是(B)A抵押物贬值B信用风险C消费风险D流动性风险6.5抵押贷款主要风险(A)A抵押物市值下跌B消费信贷C吸收存款D长期信贷6.6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是指在整个贷款期间根据基准利率的

27、变化(C)A不能调整B稳定的C定期调整贷款利率D累进付款6.7累进付款抵押贷款是根据安排日程按月(C)还款。A增加B减少C不变D106.8居民住宅抵押贷款是消费信贷的最主要形式,在美国约占(A)A3/4以上B3/4以上C一半以上D一半以下6.9消费者通常追求其(A)效用最大化。A一生的B一时的C几天的D几个月的6.10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居民家庭和个人对资金需求(A)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不变D不一定6.11商业银行的消费者直接提供个人贷款(A)A直接贷款B间接贷款C销售贷款D经营贷款6.12商业银行用居民未来收人作担保,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消费目的为对象的货款叫(A)A、消费信贷B商业信贷

28、C生产信贷D享乐信贷6.131997年美国居民住宅抵押贷款约占消费信息余额的(A)A、一半以上B、3以上C.1/3以D.1/4以上6.14信用卡贷款属于(B)贷款。A担保B无担保C抵押D汽车贷款6.15借款人违约,不及时还款等造成的风险叫(D)A抵押风险B银行风险C利息风险D借款人信用风险6.16(A)收人是贷款方名义上最大收人来源。A利息B股票C财政D担保6.17不能充当贷款抵押物的资产是(D)A银行存单B政府债券C股票D人身自由6.18(B)货款在银行的信贷资产中是获得可观的高收益贷款。A利息收人B个人贷款C流动资产D固定资产6.19利率变动给银行造成的损失叫(B)风险cA负债B利率C流动

29、D抵押6.20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广,数量最多的信用卡是(A)A.VISA(维萨)B,缘卡C、IC卡DIP卡7.1揭示收人与消费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函数(A)A消费函数B生产函数C收人函权D风险函数7.2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被称为(B)A绝对生产假定B绝对收入假定C需求函数D相对收人假定7.3“绝对收人假定”核心是消费随收人变化而(A)A绝对地变化B。不变化C相对变化D不一定7.4.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支出的主观因素(A)A不稳定B稳定C不一定D快的变化7.5凯恩斯认为,从长期看,利息率将呈现(B)趋势A上升已下降C先上升而后下降D先降后升7.6由于利息逐渐下降,人们有可能(A)A提高消费B增加储蓄

30、C减少消费D不一定7.7在杜生贝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相对收入”概念做了进一步分析,其中有代表性的是(A)A关系集团B弗里德曼C凯恩斯D安多7.8持久收人假定提出是美国经济学家(A)A米尔顿弗里德曼B布伦尔C安多D莫迪利安尼7.9持久收人假定含义是消费者的持久消费与持久收人是(B)A不固定B固定比例关系C一时关系D关系集团7.10消费结构质的方面是指一定的消费结构所表现的(D)A社会关系的性质B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C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消费资料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7.11消费结构量的方面是指满足人们消费需要的(A)在数量上比例关系。A各种消费资料B商品C生产资料D生活用品7.12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

31、的关系实质上是(B)的关系。A积累与消费B消费与生产C。数量与质量D投人与产出7.13消费结构与居民收人的关系,实质是(A)的关系。A消费结构与分配结构B支出与收人C物价水平与收入水平D货币与实物7.1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资料总量中,(B)所占比重逐渐下降。A享受资料B生存资料C发展资料D保健资料8.1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决定着(A)A国民经济平衡B供给平衡C过剩D超额8.2萨伊定律认为,需求是由(B)创造的A需求B供给C精神D收人8.3如果公众储蓄的总金额恰巧等于企业家花在投资上的金额上,国民收人的水平(A)A不变B变化C增长D下降8.4投资乘数的

32、大小由(B)决定A投资量B过际消费倾向决定C社会制度D收人8.5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是通过投资需求对(A)影响实现A消费需求B生产需求C投资数量D乘数大小8.6据统计,我国在新增投资中,约(A)转化成当年消费需求A.40B80C10D208.7随着经济发展,在低收人向中等收入过渡期,消费在国民收人中所占份额(B)A上升B下降趋势C不一定D增加后再下降8.8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城市(A)A里约热内卢B里昂C德国D美国8.9早熟型消费是由(B)提出的A凯恩斯B罗斯托C安多D罗斯福8.10改革前,我国的消费模式属于(A)A滞后型消费B超前消费C成熟消费D积累消费8.11人们常把消费

33、者限于个体社会成员,其实也包含着社会的基本消费单位(D)A管理者B生产者C经营者D家庭8.12在消费过程中支配人们行为,又产生于需要的是(C)A消费B心理需求C、动机D物质需要8.13影响消费者需要的决定性因素是(A)A生产力B,生产关系C地理位置D年龄8.14中国消费效果不佳最明显的表现是(B)A消费超前B消费严重C消费差异大D消费能力低8.15在对消费需要产生影响的非经济因素中,取引人注目的因素是(A)A人口因素B文化传统C思想政治因素D法律因素9.1在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市场化的以后,国家还缺乏强有力(A)手段。A影响农民收入B影响城市居民收人C影响学生收人D影响失业工人收人9.2消费者的

34、收人减去储蓄以后,经过消费者的支出选择,形成(B)A支出结构B消费结构C收人结构D储蓄结构9.3消费品市场向需求者提供的商品是(B)A初级产品B最终产品C加工的初级产品D、日常生活用品9.4消费品市场的需求者主要是(D)A个人B家庭C生产和建筑企业D。个人和家庭9.5(B)决定消费的最后实现。A生产B市场C消费水平D消费者9.6在消费品市场上,(B)居于主导地位。A生产者B消费者C中间商D个人和家庭9.7社会主义消费市场必须以(C)为主体。A集体商业B个体商业C国有商业D合营商业9.8消费水平在宏观上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而消费基金来源于(C)A国民总产值B积累基金C国民收人D财政补贴9.9消费

35、水平的提高从微观上说,直接取决于(A)的提高。A居民收入水平B国民收人C消费基金D财政收人水平9.10在国民收人已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A)A积累与消费B生产与消费C投人与产出D消费和储蓄10.1我国新的统计分类法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划为(A)A8项B10项C2项D5项10.2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会随收人提高而(B)A下降B上升C减少D旋转10.3最早提出主导产业理论学者(A)A罗斯托B凯恩斯C:马克思D安多10.4消费结构质的方面是指一定的消费结构所表现的(B)A社会关系的性质B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C积累与消费的关系D消费资料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10.5消费结构量的方面是指满足人们消

36、费需要的(A)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A各种消费资料B商品C生产资料D生活用品10.6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实质上是(B)的关系。A积累与消费B消费与生产C数量与质量D投人与产出10.7消费结构与居民收人的关系,实质是(A)的关系。A消费结构与分配结构B支出与收人C,物价水平与收人水平D、货币与实物10.8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消费资料总量中,(B)所占比重逐渐下降。A享受资料B生存资料C发展资料D保健资料11.1消费方式是消费主体与(A)结合方式A消费客体B消费者C消费时间D消费集体11.2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也就是(A)满足方式A消费需求B消费供给C消费主体D消费

37、客体11.3消费服务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消费过程中的个人转化劳动转化为(C)过程A集体劳动B私人C社会劳动D群体劳动11.4在各种消费方式中,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仍将作为基本消费方式的是(C)A集体消费B社会消费C个人消费D集团消费11.5生产力发展,集体消费部分增加,则个人消费所占比重(A)A下降B增加C基本不变D与集体消费的增减无关11.6所谓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是(C)A节日B假期C闲暇时间D娱乐时间11.7.决定消费方式的根本因素是(D)A消费关系B消费水平C生产关系D生产力水平12.1我国1993年10月31日通过了(A)A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统计法C购买法D计量法12.2、人们常把消费者

38、限于个体社会成员,其实也包含着社会的基本消费单位(D)A管理者B生产者C经营者D家庭12.3.在消费过程中支配人们行为,又产生于需要的是(C)A消费B心理需求C动机D物质需要12.4影响消费者需要的决定性因素是(A)A生产力B生产关系C地理位置D年龄5中国消费效果不佳最明显的表现是(B)A消费超前B浪费严重C消费差异大D消费能力低12.6在对消费需要产生影响的非经济因素中,最引人注目的因素是(A)A人口因素B文化传统C思想政治因素D法律因素多项选择题1.1马歇尔对社会消费发展的长期趋势做了分析,认为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会越来越受到(AB)因素影响。A社会技术进步B闲暇时间的多少C消费倾向递减D资本

39、边际效率递减E流动偏好1.2从大的方面看,消费者行为包含了这样几个层次(ABC)A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B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C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1.3魁奈是重农学派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观点(AB)A他把消费品区分为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B必需品的消费是增加财富和收人的C奢侈品的消费也有利于财富增加D增加奢侈品消费1.4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时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ABCD)A“消费倾向递减”B“资本边际效率递减”C“流动偏好”D需求弹性规律E纯产品规律1.5从研究方法看,凯恩斯所建立的收人决定理论体系采用的方法是(AB)A短期的B历史分析法C静态的D实证分析法1.6消费”行为特征包括(AB

40、CDE)A效用最大化原则B习惯性C不可逆性D示范性E复杂性1.7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AB)A个人B家庭C关系集团D无行为能力的人1.8消费过程的自然属性通常表现在(ABC)A它和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B某些消费方式具有自然的属性C消费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和自然环境中进行的D消费水平高低取决于人们对自然改造的能力E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1.9效用最大化是指消费者对(AB)追求最大化A商品B劳务C习惯D生产E储蓄1.10消费过程的社会属性表现在(ABC)A社会经济关系影响和制约消费过程B不同类型的经济体制对消费的影响和作用C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对消费的评价标准和衡量尺度不同D消费能反映

41、出国民收人的总体状况E消费水平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生产力状况1.11消费包括(AB)A生产消费B生活消费C精神消费D物质消费E商品消费1.12从自然属性看,消费过程的要素包括(AC)A消费者B生产者C消费对象D消费工具E消费方式1.13消费决定生产是从下列哪些角度讲的(AC)A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B消费作为生产的基础C消费作为生产的最终实现形式D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条件E消费影响着生产的方式1.14消费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E)A消费者B消费对象C消费工具D消费资料所有制E社会消费方式1.15消费对分配的影响有(AB)A;没有消费分配便失去意义B消费水平、结构及方式对将来分配产生要求,引起分配变

42、化C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决定着分配的方式D消费结构日益合理影响着分配的手段E分配的合理与否最终受消费需求制约1.16属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范围的所有制形式是(ABC)A生产资料所有制B劳动力所有制C消费资料所有制D资金所有制E生产工具所有制1.17广义的总需求包括(BC)A生产需求B消费需求C总投资需求D社会需求E个人需求1.18消费对交换的制约具体表现在(ACD)A消费水平制约着交换的规模B消费关系制约交换的发展C消费结构制约着交换结构D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制约着交换取向E消费者人数制约着交换的规模1.19狭义的总需求包括(AE)A消费需求B生产需求C社会需求D总投资需求E净投资需求2.1分析消费者

43、的消费决策包括的基本要素有(AB)A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B最大化目标C个人消费形式D集体消费形式2.2P1/P2就是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就是说(ABC)是相同的。A预算约束线的斜率B相对价格C替换D产品数量2.3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就是要考虑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人及这些决策如何受(AB)的影响。A收人B价格C消费方法D消费结构2.4假定消费者收人为m商品X单价为P1,而商品y的单价为P2则约束线m二P;Q;PZQ。含义为(ABD)A在P1和P2价格下购买Q1和Q2花费最多等于mB在P1和P2价格下购买Q1和Q2花费可以小于mC在P1和P2价格下购买Q1和Q2花费可以大于等于mD

44、在P1和P2价格下购买Q1和Q2花费一在约束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之内2.5预算约束线变动的两个原因(AB)A价格变动B收人变动C消费数量变动D消费质量差异2.6亚文化群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A民族亚文化群B,宗教亚文化群C地理亚文化群D年龄亚文化群2.7收人变化会引起预算约束线平行(AB)A向外B内移C旋转D不动2.8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因而在上面(ABC)方面表现不同。A消费水平B消费结构C消费方式D社会阶层2.9、根据消费主体多寡的不同,消费方式可区分的两种形式是(AB)A个人消费形式B集体消费形式C自然消费形式D社会消费形式E家庭消费形式2.10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由低到高(ABCDE)的层次。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会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2.11在家庭作为基本消费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