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32492 上传时间:2018-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建构性教学主张,学生的学习要将新知识(含能力)镶嵌于他已有的知识背景(包括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并实现新旧经验系统的有机重组,那才是最有效的,这就要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须与生活有效整合,实现物理生活化、生活物理化。一、物理与生活的有效整合1创设生活情景物理生活化要求教师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将物理知识融合于学生生活经验,将课堂与生活血肉相连。它始终关注“生活经验”而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介入,更不是生活原生态;引入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还要求教师在每个概念和规律都包含的大量事实中精选那些包含主要类型、本质联系明显、或者与日常

2、观念有突出矛盾的典型事例,要以课堂的“点”带动生活的“面”。如能量守恒定律导入: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砖扛上屋顶,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原封不动的储存了起来,很多年后,直到那么一天,这块砖松动了,它储存多年的功出现了,以至于落在下面一个人头上-。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悟物理”,感知学物理的方法。将旧知(能的转移、转化)迁移于新知(能在转移、转化中总能量不变),为新知增加一个平台(他扛砖时的功,原封不动的储存),为学习减压。2生活情景物理化以上导入,全班同学异常兴奋、惊惧。教师此时不能置之不理,还必须利于教学目标达成进行整理分析,还有一个生活经验物理化的过程。教师不能

3、纠缠于泥水匠用什么工具扛砖?扛多少砖?是如何辛苦?砖在人头上情况如何?更不能用大量时间创设如上述的生活情景。教师此时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化的情景中迅速抽取有用的物理信息,把生活情景转化为物理情景,激活原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以下是导入的“绘声绘色”具象语言的启发式教学片段。师:同学们,你们会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导入语三过程的做功和能的转化、转移情况吗?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教师巡视课堂。生1(差生):砖上升,人对砖做功,砖获得重力势能;砖下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砖落在人头上,砖对人头做功,砖的动能转化为砖的内能和转移到人头上。师:请同学们分析导入语的新信息。生齐答:他扛砖时的功并没有消

4、失,而是原封不动的储存了起来。让学生结合前面分析检索所含的知识。生2:泥水匠对砖做功,消耗体内的能量而砖获得重力势能。生3:可看出消耗能量的泥水匠和获得能量的两物体。生4:从“原封不动的储存”可看出泥水匠对砖做的功等于砖获得的能量。师:请同学们猜想泥水匠和砖获得能量之间的关系?假如猜想成立则泥水匠做的功、泥水匠消耗的能量、砖获得能量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师搁置生成又问:还有新信息吗?生5:(优生)这块砖松动了,它储存多年的功出现了,以至于落在下面一个人头上-。师反问:你能说出其物理知识吗?师:请同学分析砖储存的功从何而来?直到后来它落在头上能的形式、大小如何变化?生6:(优生)砖储存的功是泥水匠对

5、砖做的功,能的形式变化:重力势能(配向上手势)-动能(配下匠手势)-砖储存多年的功表现出来撞击人的头部。能的大小:泥水匠对砖做的功砖撞击人头部时做功。“增加平台”学生升发的猜想产生内驱力,此时教师再次留白,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快速的将导入与文本对接验证猜想。教学成功后学生对包含新知的各类情景产生亲切感,以此为契机教师除布置巩固新知的一定量作业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有关新知物理的思维由课内走向课外,由自发引向自觉。首先让学生观察自然-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物理的思维、于思维实践中品味物理。如发现壶盖中水沸腾时而壶盖不断跳动,就提出问题:壶盖为什么会跳动?进一步分析原因:水烝气对壶

6、盖做功,水烝气减少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还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物理知识于实践,体验用物理的乐趣,促物理地思维发展。如冬天的手觉得冷就两手互相搓或防入口袋。二把传授学法知识同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结合起来。一位哲人说过:“开始是我们创造习惯,后来是习惯制造我们。”教师将如何创设情景、高质量决定问题告诉学生。教学采用生活情景-生活情景物理化(包括文本末叙述的探究法)-物理知识用于实际这一模式,学生都能将新知由课内到课外,物理的思维由自发到自觉,经常化、系统化的训练后,学生就会主动的运用物理思维分析自己面临的各类问题情景,养成自觉的物理思维的习惯。如身边的汽车快速驶过,就自然地想到:如何选参照物?如何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概念、单位、公式、又怎样读和写?留心处,处处皆学问;细心时,时时有发现。这样丰富了生活经验,学会了提问,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就带着问题上课,还可激起学生有过的生活感受而诱发其真切体验体验,感悟物理存在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