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管理工作计划精简版.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63290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区管理工作计划精简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区管理工作计划精简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区管理工作计划精简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区管理工作计划精简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区管理工作计划精简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定稿版)学区管理工作计划学区管理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推进教育快速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建立重工学区管理制度,提高重工学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缩小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学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本方案: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突出地位,坚持“调整布局、壮强并弱、优化资源、统筹规划、创新求实、超常发展”的新区教育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落实到办好每一所

2、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工作目标科学筹划本学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使学区内每一所小学校都达到“双高普九”要求,使每一个学生享有均等的优质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公平性,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每一个学生享有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创造条件。涵盖学校本学区学校名单:雏鹰小学、工人村二校、工人村一校、轻工二校轻工一校、重工二校、重工六校、学区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学区实行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校长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制定学区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制定本学区的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学区内学校间的帮扶活动,开展中层领导和教师

3、交流,讨论组织学区内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实施学区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学区内的教育资源。总之,校长联席会议是学区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学区内的一切管理活动。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即学区长,对学区工作负全面责任,有安排协调学区内教育教学工作的权利和义务,负责组织联席会议的召开,负责制定学区发展的宏观目标,负责学区内学校间的协调工作,统筹安排学区内各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学区内学校间的硬件、课程、人力资源共享,调动学区内优质资源以解决薄弱学校的困难,监督各项教育教学制度的实施,对学区各校巡视督导,协助指导学区内各校开展工作,学区长应积极探索总结具有区域化特点的学区管理机制

4、不断组织学区内干部教师的培训学习,促进学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定期组织对学区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和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及时调整学区各方面工作,定期向教育局报告、向社会公布学区的工作状况。在校长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搭建学区教育教学的管理平台,建立学区管理联动机制。各学校按照校长联席会议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各项制度,统一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优质校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加强教师的交流,达到课程资源的共享和馆室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共享。管理网络:校联会学校班子学校各职能部门教职员工教研网络:区教研部门中心备课组学校学科教研组学校各备课组教师制度平台:学区各项制度学校的各项制度具体措施学区内教育教学实行统一管

5、理。学区内管理要达到“七个统一”:教师配置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集体备课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校本培训统一、教师待遇统一。通过学区化的统一管理,发挥学区内优质学校的中心辐射作用和带头作用,帮助薄弱学校发展,达到教育资源的全面均衡。1、实施学区教育教学联动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思考学区化的“大学校”概念,探索学区教育教学管理联动机制,实行学区校长联席例会制度。通过校长联席会议,共同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以促进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实施学区的统一管理,合理分配学区内的教育资源,做到“七个统一”。成立学区学科中心备课组制度。由学区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组成学区学科中心备课组

6、结合学区的实际指导学区的学科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备课及研究成果学区共享,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优化学区师资力量。同时,强化教研部门的指导,教研员及时对各学区进行调研和指导,使这项工作科学地开展。建立和完善学区调研监测制度。学区定期组织对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论证,研究学区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理论、思路,制定均衡发展工作的措施和发展规划。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水平、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跟踪评价,及时纠正均衡发展工作的偏差,总结经验,指导学区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2、实施管理援助,提高被帮扶学校的管理水平实施促进学校管理的“对口帮扶”制度。优质学校的各科

7、教研组每月对所扶薄弱学校进行一次教研指导,开展两次集体备课活动;优质学校要利用本校的资源优势,帮助被帮扶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实行领导干部学区听评课制度。明确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学区教学指导职责,实行以本校为主、兼顾各校的办法,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学期听评课的节数,同时规定到学区内其他学校听评课的节数,按学期检查、公布完成情况,并纳入考核管理。3、实施教师援助,推动教师整体水平提高实施提升教师素质的“支教结对子”制度。建立优质学校的优秀教师对帮扶学校的支教制度。每所优质学校每学年安排四位以上的优秀教师对帮扶学校进行对口帮扶,在帮扶学校每位优秀教师要收一名徒弟;上一

8、堂示范课,指导徒弟上两节公开课、完成一篇教学论文;每所优质学校每学期每学科至少安排一位优秀教师到帮扶学校上一堂公开示范课,开展一次公开教学活;优质学校与帮扶学校每学期开展两次以上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活动。建立学科教学指导员制度。学区内各学科聘用优秀教师作为学科教学的指导员,指导员除正常教学工作外,安排对学区内其他同科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包括听课、导课、评课、交流等,适当增加指导员的结构工资。实行学区内教学公开制度。学区内各校互相公开课堂教学,学区内教师可随时到各校听课、参加教学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4、建立学区化科研制度。结合新课改广泛开展课程内容整合研究、

9、课堂教学效率研究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每所学校都要有科研课题,针对本校、本学区教育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以学科改革为突破,以科研促创新,探索具有本校、本学区特色的发展途径,增强教科研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教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龙头作用,努力形成“校校有课题,人人在参与”的科研局面。5、学区内教育资源共享学区物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学区内各校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多功能教室及其他功能教室和专用教室共享,各校教学设备、仪器、图书等实行共享;学校在每学期做好物资资源的使用计划,对资源使用情况上报学区校长联席会议,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学校馆室对社区开放,休息日、节假日应限时对本学

10、区学生开放。学区课程资源共享制度。学校应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全学科开满课时,根据学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所有课程学区内共享,学校间实现课程互补。课程的教材、教案、辅助资料、教具等资源学区内各校共同使用。各学校在开学前将本校课程计划上交学区校联会,由学区统筹安排。鼓励学区同学科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其他教师有义务帮助完善课程、改进教学。学区人力资源共享制度。每一所学校有为其它学校提供人力资源的义务。学区内各校实行教师的合理流动,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教师指导员制度、教师跨校兼课等制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6、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创建网上“互动校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育信息交流,实现在更大的程度上

11、拓展帮扶活动的范围,做到帮扶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管理、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上资源共享,达到帮扶与交流全方位、全天候。措施保障1、成立重工学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为学区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学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区化管理的组织、实施与指导,参与学区化管理工作的开展。重工学区管理领导小组:校联会联席会议主席:于萍组织成员:潘红宾王立斌赵萍王伟王明芳赵培培教育管理组织成员:张宵越李珀陆雅丽岳启新王静赵宏伟刘丽秋教学管理组织成员:李红夏璐刘菲安庆阳刘俊峰刘美英刘丽秋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学区校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工作计划,研究解决疑难问题。成员分工负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二是建立各项教育教学制度。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区化管理工作。三是建立调研制度。对学区进行定期调研,为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指导。四是建立学区内硬件、课程、人力资源共享制度,搭建学区教育均衡的资源平台。五是建立校长、中层干部、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铁西区重工学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