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41921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农村初中物理实施创新教育学完电功电能一章后,我布置了一道习题: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特点学过电功率后,大家猜想一下,在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功率有何特点,能用你学过的知识作出证明吗?这是一道开放性习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如可以利用理论推导法,根据公式P=UI作出证明,也可以根据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作出证明;可以采用实验法证明等。检查发现,大部分学生都采用惯用的方法,利用公式PUI给出证明,采用新方法和新途径的为数极少。统计结果反映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差,女生比男生创新能力更差,但男生惰性大。纠其原因主要有:1农村学校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平时“

2、严格管理”,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加之客观条件的限制,创新活动开展少,以保证学生“学会”为目的,思维活动受阻。2受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农村女生大多“文静”、“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自然创新学习也就无从谈起。3在农村新的“读书无用”思想抬头,念书要化大钱,到时还找不到工作;念不好书,照样挣钱,所以部分“差生”对学习无兴趣,懒惰厌学的多。4农村教师素质低,师资紧缺,加之农村教师待遇低,所以教师积极性不高,进取心不强,使得教学方法停留在老套子上,课堂无生机。加强农村初中物理教学,重视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已迫在眉睫。怎样在农村初中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活教师的创

3、新精神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作为教育,既要继承前人留下的丰富人文、科学遗产,更重要是发展和创新前人所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显然,培养下一代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全社会,尤其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教师的创新素质是进行创新学习指导的重要前提,没有善于创新学习的教师自然也就培养不出善于创新学习的新一代。作为学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激励措施,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促其从靠拼体力、争时间换质量的“老黄牛精神”转变到高效率的“创新精神”上来,从“严格管理”、“整齐化一”的教学模式转变到“张扬学生个性”的“创新

4、教育”上来。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在介绍一些重要实验时,注重对科学家的设计思想作介绍物理教材中有许多以科学家的姓名命名的实验,这些实验的设计思想对启迪学生创新意识大有作用。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敢于“怀疑”权威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我在授课时,对可能出现的结论,总是先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再用理论推导或实验验证。如在做“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这相关的因素(长度、质量、体积、横截面积、硬度、颜色、形状、材料);再引导分析,除去重复的因素,验证可能的因素,从而在探索创新中解决问题。3经常举行科普讲座渗透科技前沿知识通过举

5、办科普讲座,介绍最新的科技发明和科技成果,如激光、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神州三号宇宙飞船等。通过介绍既增长了学生见识,又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创造的崇尚,启迪他们广袤的思维和想象。4物理作业的布置体现个性化以往物理作业同其它学科一样,主要是书面作业,学生感到机械、枯燥、繁难。我们现在布置作业采取多种形式,有书面的、动手操作(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的、实践性(调查、参观)的等。作业布置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拓展性。三、挖掘教材创造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教材是物理教学的凭借和载体。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并把它们和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途径

6、方法进行整合,探索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不仅优化了物理教学,也推动了物理素质教育的开展。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在演示和学生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设计步骤,认真观察,积极思考。2对讨论启发的内容,要设法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力求引起学生思考和争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3物理计算题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的思维训练。4对像“科普讲座”、“物理学史”等自学的“阅读材料”内容,要提高趣味性,指导学生阅读,并加以总结。四、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优化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

7、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积极的态度倾向,刺激积极思考、探索的需要,培养其创造能力。1“开放”物理课堂 “动”化课堂要从每一堂课入手,精心组织,更新课堂管理、新课堂结构,使课堂完全“开放”比如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放手让学生做实验,自主讨论,归纳结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设题;培养学生自己编题、自己命题考试等。将学生一步步引向“疑问设想探索创新”的思维王国。2利用“鲇鱼效应”“活”化课堂所谓“鲇鱼效应”是指挪威渔民利用鲇鱼好动的特性以增大沙丁鱼的活动频率、激发其活力,使得沙丁鱼的活期得以延续的现象。在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几个兴趣广泛、思维活跃、能力强、学习成绩突出的“鲇鱼”。如通

8、过学科竞赛赛出“小博士”,开展“三小”活动评出“小小发明家”等。利用他们出色的表现,影响全班学生,使全体学生引起强烈的反响,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发其自尊心、上进心,从而产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会打破沉闷,开创新局面。3实施STS教育“深”化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收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如中央电视台的“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等栏目,定期不定期开展“科普讲座”,并让学生举办“STS黑板报”,以扩大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经常带领学生走上社会,用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如向农民提供盐水选种,到店桥矾矿调查废水、废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提供整改的方案。学生中蕴含着

9、无限的创造力。一位学生发现人工点播费时费力,便开动脑筋,制作出了一个自动点播机,当用手牵动绳子所系的轮在地面滚动时,与轮同轴的一个凸轮就不停地启动“开”、“关”就自动点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高。五、培养创新情感健全创新人格1给学生以信心,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创新素质不可或缺少的养料与气候。只有激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情感,才能发展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表扬、多鼓励,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和老师质疑,使学生学习状态积极主动。2改革评价模式健全创新人格过去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是用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严重束缚、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在我们评价一个学生应该既要考察智力因素、又要考察非智力因素。评价从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如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平时的“发明创造”还给以奖励分。这样多方面、多角度评价出的学生成绩,就可以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身心得以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