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50202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年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假期学习问题。查字典化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了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B 解析:导电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导热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这些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熔点低和不易导电不属于所有金属的性质特点。2 B 解析:铁同时与空气、水接触容易生锈,A正确;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固态,汞为液态,故B不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面,可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C正确;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如硬度大、熔点低等,D正确。3 C 解析:错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错误,合金同样能发生化学反

2、应,但合金的机械性能优于纯金属;正确,由于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铝的性质虽然活泼,但不易被腐蚀。4 B 解析:某些铁合金 (如不锈钢等)不易被腐蚀,A错误;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一氧化碳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B正确;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错误。5 A 解析: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越剧烈其活动性越强。由甲、乙、丙三者与空气的反应可知甲与空气反应最剧烈,其活动性最强;由甲、乙、丙三者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可知丙的活动性比乙强,综合可知三者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6 A 解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会生成铁,而铁能与稀盐酸

3、反应生成氢气 ,故A正确;氧化铁呈红色,铁粉呈黑色,因此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故B错误;氧化铁的主要成分为Fe2O3,而不是FeO,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 CO2,故C错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含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D错误。7 A 解 析:在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锰失掉了氧被还原,故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锰。8 A 解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铜是纯金属,硬铝是铝的合金,故A正确;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铁、铝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故C错误;不锈钢是抗腐蚀性能好的铁的合金,并非永不生锈,

4、故D错误。9 D 解析: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强,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乙的金属活 动性比较弱,即A可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甲能与盐酸反应而乙不能,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甲排在氢前面而乙排在氢后面,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即B可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甲能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甲排在乙前面,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即C可证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金属活动性与元素化合价关系不密切,如在化合物中,铝元素为+3价,镁、锌元素为+2价,但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比镁弱 ,即不能根据不同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比较其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强弱,D不能证明甲的金

5、属活动性比乙强。10 D 解析:溶液的质量会随着镁条的溶解而增加,A图像不正确;因是和过量稀盐酸反应,镁条质量不会有剩余,B图像不正确;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减少,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C图像不正确;氢气的质量随着反应过程增加,镁条反应完全之后不再增加,D图像正确。11 C 解析:由于是稀硫酸变成了硫酸锌溶液,溶液由酸性变成中性,故A错误;每向溶液中加入65份质量的锌粒只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扩散出来,溶液的质量增加,硫酸本来就有质量,开始的质量不是零,故B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氢气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再增加,故C正确;硫酸锌的质量不会一直增加,而应该出现一段水平线,故D错误。12 A 解析:根据

6、金属活动性顺序,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把金属X放入Cu(NO3)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X能置换出铜,活动性比铜强,放入Mg(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比镁弱。13 C 解析:三种金属中只有Z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Z最不活泼;而把Y加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说明Y比X活泼,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YZ。14 B 解析:A中应生成Fe3O4;C中铁与盐酸反应得到的是+2价铁的化合物;D中没有标注气体符号。15 C 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中反应物只有一种,是分解反

7、应;B中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C是置换反应;D是化合反应。16 D 解析:A中自来水含有一些杂质,干扰实验结果;B中铁钉不生锈,不能得出结论;C中铁钉与水和空气接触,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气体;D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后生锈,是最合理的装置。17 D 解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的说法正确,因为回收的金属可以再次进行利用,还能减少环境污染;绿箱子 上的 是回收标志,表示循环使用的含义;手机中的一些重金属废弃后会污染土壤,回收后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8 A 解析:生成0.2 g氢气所需金属的质量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依次求出:锌 6.5 g;铁 5.6 g;镁 2.4 g;铝 1.8 g;铜和金与稀硫酸不反应。因是6 g 合金与稀硫酸反应产生0.2 g氢气,则所需两种元素的质量必然是一种大于6 g ,一种小于 6 g ,由此可知A选项符合题意。19 A 解析:及时擦拭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但这项措施不属于覆盖保护膜,A项符合题意;B中链条上油,C中轮圈镀铬,D中车架喷漆都属于在钢铁制品表面覆盖了一层保护膜。20 B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而不是Fe2O3。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的苏教版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