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52289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含答案)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I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以下是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练习。1.下列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比改变,生成的化合物不会改变的()A.钠与氧气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C.氧化钠与水反应D.木炭(C)和O2【答案】C【解析】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生成Na2O,加热生成Na2O2;NaOH与CO2(不足)生成Na2CO3,与CO2(过量)生成NaHCO3;C与O2(不足)生成CO,与O2(过量)生成CO2。2.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2.3 g钠与97.7 g水反

2、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4%B.钠跟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会出现暗斑,这是因为析出了金属铜C.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失去电子被氧化,作氧化剂,故Na+具有强氧化性D.钠、钾是低熔点的轻金属,所以钠、钾合金在常温时柔软似蜡【答案】A【解析】2.3 g钠与97.7 g水反应生成4 g NaOH和 0.1 g H2,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3 g+97.7 g-0.1 g=99.9 g,NaOH的质量分数大于4%,A对;钠跟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会出现暗斑,这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的缘故,B错;钠在化学反应中常常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Na+具有弱氧化性,C

3、错;钠、钾合金在常温时呈液态,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错。3.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答案】B【解析】某些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有颜色,A、D均不正确;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在形式(化合态或游离态)无关,同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相同,B正确;钠的焰色反应不需透过蓝色钴玻璃,C不正确。4.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CaCl2溶液,Na2SiO3溶液,Ca(OH)2溶液,饱和N

4、a2CO3溶液。最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析出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CO2通入CaCl2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无沉淀析出,通入Ca(OH)2溶液先沉淀后溶解,通入Na2SiO3溶液由于生成硅酸所以有沉淀析出,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由于消耗水,而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NaHCO3所以也有沉淀析出。5.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的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D.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答案】C6.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

5、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NaHCO3 Al2O3 Al(OH)3 AlA.B.C.D.全部【答案】D【解析】NaHCO3 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HCO+H+=CO2+H2O,HCO+OH-=CO+H2O;Al2O3是两性氧化物,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都能与强酸强碱反应;Al也能和强酸强碱反应:2Al+6H+=2Al3+3H22Al+2OH-+2H2O=2AlO+3H2。7.Na2O2与水反应能够产生O2,这一反应在呼吸面具、潜水艇及太空飞船中可为人体提供呼吸所用的O2。下面对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这是一个氧化还原

6、反应,Na2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C.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还原剂,水是氧化剂D.这是一个置换反应,有单质O2产生【答案】C【解析】Al(OH)3不能溶于弱碱。8.(2018南京调研)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为碳酸氢钠,乙

7、为碳酸钠,Na2CO3很稳定,加热情况下不会分解,故A烧杯中不会产生白色沉淀。9.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自然界中,钠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其中最多的是氯化钠B.应用钠蒸气放电发光的性质,制造的高压钠灯发出强烈的黄光,其射程远,透雾能力强C.钠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把钛、锆、铌、钼等金属从它们卤化物溶液中还原出来D.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灭,也不可用CO2灭火【答案】C【解析】自然界中钠的化合物最多的是NaCl;钠作为还原剂,可将金属从其熔融态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金属钠着火时,生成Na2O2,可与CO2和H2O反应且均产生O2。10.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

8、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D【解析】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会引入新的杂质气体,不能用来干燥气体;过氧化钠在与H2O、CO2的反应中都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1.(2018安徽卷)我省盛产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SO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的离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矿盐生成食盐,除去SO最合适的试剂是Ba(NO3)2B.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C.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

9、食盐中的溶解度D.用酚酞试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答案】D【解析】A项除去SO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NO,错误;B项要得到钠和氯气需要电解熔融的NaCl错误;C项增加Cl-的量,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AgCl溶解度减小,错误;D项纯碱水呈碱性,食盐水呈中性,正确。二、非选择题1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Na的金属性比Mg强,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取金属Mg()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Na2O晶体中存在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Na2O2、Na2O

10、均能吸收CO2并放出氧气()NaNa2O2NaOH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向两支分别装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试管中各加几滴水,前者温度降低,后者温度升高()用如右图所示实验制备金属钠()(2018福建卷6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2018广东卷23C)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均冒气泡,说明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说明Na2O2没有变质 ()(2018北京卷9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2018北京卷9D)Al片溶于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2Al+2OH-

11、+2H2O=2AlO+3H2()【答案】 13.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欲制取纯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大理石;B.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甲:NaOH溶液Na2CO3溶液;乙: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固体Na2CO3溶液;丙: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甲方案:_;乙方案:_。(2)若采用丙方案制取纯Na2CO3溶液,其实验的关键是_。(3)假设反应所得的Na2CO3固体中混有未分解的NaHCO3。乙同学选择用

12、澄清石灰水测定其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乙同学_(填能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若能,请说明计算所需的数据;若不能,请简要说明理由: _。【答案】(1)CO2的通入量不易控制 过程繁琐,操作复杂 (2)反应应充分进行,反应与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3)能 固体样品的质量和沉淀总质量【解析】由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知采用丙方案时,应保证所用NaOH和NaHCO3物质的量相等,即反应、取用的NaOH体积相等。14.某小组的同学对放置已久的过氧化钠的成分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Na2O2+2H2O=4NaOH+O2的还原剂是_(写名称);反应2Na2O

13、2+2CO2=2Na2CO3+O2中,每生成1 mol O2则转移了_mol电子。(2)实验探究:提出假设。假设1:全部是Na2O2;假设2:全部是Na2CO3;假设3:_。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1 molL-1H2SO4溶液、澄清石灰水、淀粉-KI溶液、酚酞溶液、火柴、试管、小烧杯。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1 molL-1H2SO4溶液至固体溶解,然后将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于试管口 若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则假设1成立;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_ 步骤2: 步骤3:【答

14、案】(1)过氧化钠 2(2)是Na2O2与Na2CO3的混合物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假设2或假设3成立(或假设1不成立) 步骤2: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再滴入酚酞溶液(或用带火星的火柴伸入试管口) 若滴入酚酞溶液后先变红后褪色(或带火星的火柴复燃),则假设3成立;若红色不褪去(或带火星的火柴不复燃),则假设2成立【解析】(1)Na2O2与H2O或CO2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 mol Na2O2转移2 mol电子。(2)样品中不可能有NaOH,因为在空气中即使吸水有NaOH生成,但时间长了也与CO2反应生成了Na2CO3,故假设3是Na2O2与Na2CO3的混合物,然后根据Na2O2与Na2CO3性质上的差异设计实验进行验证。2018届高考化学复习钠及其化合物专题提升训练和答案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化学网希望考生取得巨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