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详.doc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65240 上传时间:2025-07-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病理学基础课程标准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 录病理学根底课程标准一、 课程设置一 设置依据二 课程定位三 设计思路:1 教学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模式与方法3 教学效果评价二、 课程目标一 知识目标二 技能目标三 素质目标三、 课程容和要求四、 实施建议一 教学根本要求1 师资要求2 实训基地3 仪器设备4 课程资源二 教学建议1 教学模式2 教学方法3 教学手段三 教材选用1 教材选用2 教材开发3 参考资料五、 学生考核与评价六、 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三:教学设计四:教学设计五: / 24病理学根底课程标准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参考学时:48 学时 适用对象:护理专业三年制中职中专学生 编制团队:根

2、底教研室一、 课程设置(一) 设置依据依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核心能力要求,同时兼顾全国护士考试容,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考虑到其可持续开展需要而开设。(二) 课程定位病理学根底是研究疾病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具体是研究疾病发生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过程和转归的科学,重点是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所出现的组织形态、功能与代变化,是联系根底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疾病诊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病理学的根本理论与技能,能解释常见疾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从而具备一定的临床分析能力以与合作、沟通与协调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奠定根底。病理学根底开设于第二

3、学期,共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8学时,实训课10学时。(三) 设计思路:1 教学容的选取与组织围绕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对授课容进展重组,按照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理论课的安排是先学习总论,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病理变化的共性规律,掌握疾病的根本病变与相关的根本理论,再学习各系统疾病的病理容,联系根本规律掌握各系统代表性和重要的疾病的特性。实训课安排在理论课之后,参观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通过学习构建根底理论模块、临床应用模块与选修模块,突出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病理联系,为其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根底。2 教学模式与方法采用理实一体、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4、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模拟教学、演示法、多媒体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3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笔试与操作考试、过程评价与终末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将岗位工作标准转化为教学评价标准,强化实践技能考核。引入多元主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具实用性、客观性。二、 课程目标(一) 知识目标1.掌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根本理论、根本技能。2.掌握常见病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3.熟悉常见病变的转归、结局。4.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二) 技能目标1 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能够识别根本病理过程,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应

5、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病理学变化。2 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展独立分析,做出初步结论。3 能够应用运动开展的观点认识局部病变与整体开展的联系,疾病发生开展的普遍与特殊规律。(三) 素质目标1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形态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2 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认真、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3 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4 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人际沟通能力。三、 课程容和要求序号学习任务知识、技能、素质要求建议学时一级栏目二级栏目1绪论与疾病概论 1.绪

6、论2.疾病概论知识要求:1 掌握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的容和任务。2 掌握安康、疾病、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标准与意义。3 熟悉病理学研究方法,疾病的病因与发病的规律。4 了解病理学的地位、学习方法、开展史。5 了解传统死亡的概念与各期的特点。技能要求:1.会描述组织器官的肉眼病变与镜下改变,培养临床观察能力2.能了解尸体解剖的工作程序与临床病理意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团队合作意识。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22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适应 2.损伤3.修复知识要求:1.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概念、病变特点与后果。2.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和肉芽组织的概念和特点

7、3.熟悉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再生过程。4.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过程。5.了解影响修复的因素。6.了解调亡的概念。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坏死、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2.能用各类型损伤的形态学变化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3.能识别正常和异常肉芽组织,能运用肉芽组织的形态学特点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理论:3实训:1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2.血栓形成 3.栓塞 4.梗死知识要求:1.掌握淤血的概念与后果,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

8、栓塞、梗死类型。2.熟悉血栓形态、结局,栓塞、梗死对机体影响。3.了解出血的概念、类型。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肺淤血、肝淤血、栓塞、梗死的病变特点。2.能运用肺淤血、肝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病变特点解释其临床病理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3实训:14炎症1.原因2. 根本病 理变化3. 局部和全身表现4. 炎症类型5. 炎症结局知识要求:1.掌握炎症的概念、原因和根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类型。2.熟悉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

9、炎性假瘤的概念与病变特点。3.熟悉炎细胞的类型、作用。4.了解炎症介质的类型、作用。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会描述不同类型炎症的病变特点。2.能解释常见炎症的临床病理联系。3.能识别炎症的不同类型。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3实训:15 肿瘤1.概念2.特征3.影响4.区别 5.命名与分类 6.癌前病变等7.举例 8.原因与发病机制知识要求:1.掌握肿瘤的概念、大体形态和肿瘤镜下结构、肿瘤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良恶

10、性肿瘤的区别、癌前病变。2.熟悉常见肿瘤的特点。3.熟悉肿瘤的命名方式4.了解肿瘤的病因与其发病机理。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初步识别肿瘤,并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点。2.能说出肿瘤的生长方式,能解释常见恶性肿瘤的扩散途径。3.能说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4.能解释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3实训:16常见疾病各大系统常见疾病知识要求: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变,高血压病的各期病变特点与临床病理联系。2. 掌握大、小叶性

11、肺炎的病变特点3. 掌握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联系4. 掌握肾小球肾炎的概念、分类、临床病理联系5. 熟悉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概念、病理变化6. 熟悉风湿病的根本病理变化7.熟悉慢性萎缩性胃炎8.熟悉消化性溃疡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联系。9.熟悉肝硬化的概念与病理变化。10.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子宫颈癌、乳腺癌11.了解高血压的原因与发病机制12.了解风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风湿性心脏病的病理变化13.了解间质性肺炎14.了解慢性浅表性胃炎15.了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16.了解肝硬化的原因17.了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生殖系统疾病和分泌系统疾病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

12、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的病理变化特点。2. 能解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病理联系。3.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大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特点。4.能解释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大小叶性肺炎、肺癌的临床病理联系。5.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慢性胃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的病理变化特点。6.能解释慢性胃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联系。7.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8.能解释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

13、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与肿瘤患者的沟通能力。理论:6实训:27传染病1.病毒性肝炎2.结核病知识要求:1.掌握病毒性肝炎的根本病理变化、类型与临床联系。2.掌握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根本病理变化。3.熟悉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4.了解伤寒、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变特点与临床病理联系。实训项目1.肉眼观察大体标本2.显微镜观察各种病理切片技能要求: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肝炎、结核病、原发性、继发性肺结核病、伤寒、流脑、乙脑的病理变化特点。2.能解释肝炎、原发性、继发性肺结

14、核病的临床病理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3.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理论:2实训:18水、电解质代紊乱 1.脱水 2.水肿 3.钾代紊乱知识要求:1.掌握脱水、水肿的概念、分型。2.掌握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3、熟悉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主要特点,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4.熟悉水肿的原因与发病机制,常见水肿举例。5.了解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原因、防治原那么。6.了解水肿的病理变化特点与对机体的影响。7.了解钾的生理功能和代过程,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原因、防治原那么。技

15、能要求:1. 能分析患者是否发生水、电解质代紊乱。2. 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29酸碱平衡紊乱1.概念2.指标3.类型知识要求:1. 掌握酸碱的概念、酸碱失衡的分类、常用检测指标的意义。2. 熟悉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机体的代偿调节、常用指标的变化与对机体的影响。3. 了解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原因、机制和防治原那么。技能要求:1. 能分析患者是否发生酸碱平衡紊乱。2. 发生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联系。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

16、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210发热 1.概念 2.原因 3.过程分期 4.影响知识要求:1. 熟悉发热的概念2. 熟悉发热的原因与发病机制3. 熟悉发热时机体功能、代的变化。4.了解发热的过程与分期技能要求:1. 能判断患者是否发热2. 发热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素质要求:1.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2.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人际沟通能力。理论:211缺氧1.概念2.指标3.类型4.影响知识要求:1.掌握缺氧的概念、血氧分压PO2、血氧容量CO2max、血氧含量CO2、血氧饱和度S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和P50的概念、意义。2熟悉低性缺氧、血

17、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点;了解低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的原因。实训项目在动物身上复制缺氧,观察动物机体的变化技能要求:1.能判断患者是否缺氧2.缺氧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2实训:112弥漫性血管凝血1.概念2.原因3.分期4.影响知识要求:1.掌握DIC的概念。2.熟悉DIC的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分期、主要临床表现。3.了解DIC的分型、防治原那么。技能要求:1.能判断患者是否发生DIC2.DIC发生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素质要求

18、1.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213休克1.概念2.原因 3.微循环变化4.影响知识要求:1. 掌握休克的概念2. 掌握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3. 熟悉休克时机体功能、代的变化4. 了解休克的原因和分类实训项目在动物身上复制失血性休克技能要求:1.能判断患者是否发生休克2.休克时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素质要求: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具有实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理论:2实训:114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各器官功能衰竭知识要求:1. 掌握心衰的原因、诱因与机体功能代的变化2. 掌握呼衰时机

19、体功能代的变化3. 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4. 掌握急性肾衰竭5. 熟悉心衰的概念、发病机制6. 熟悉呼衰的原因和发病机制7. 熟悉慢性肾衰竭8. 了解心衰的分类9. 了解呼衰的概念10. 了解肝性脑病的概念、原因分类和发病机制11. 了解肾衰竭的概念实训项目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心衰时机体的变化技能要求:1.能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器官功能衰竭2.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素质要求:1. 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2.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人际沟通能力。理论:4实训:1合计 理论38学时 实训10学时 48学时四、 实施建议(一) 教学根本要求1 师资要求以班为单位,本课程组需配置

20、教师2人,其中主讲教师1人,实验教师1人。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双师素质,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教学经历和工作经历。实验教师要求专科以上学历。2 实训基地完善校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实训基地主要完成根本操作和简单仪器的操作,同时完成形态学检验的教学容,校实训室应参照检验科布局,实现与学生未来就业岗位保持一致。校外实训基地应具有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供教学使用,弥补校仪器设备更新速度慢的缺乏。3 仪器设备 本实训室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仪器名称数量实训项目计算机1实验演示投影仪1实验演示扩音设备2实验演示显微镜40观察病理切片大体标本40供学生观察病理切片 300供学生观察病理学图文工作

21、站1供学生观察微循环观察装置6休克实验观察微循环压力换能装置6休克实验将非电生理转变为电生物机能实验系统10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实验手术器械与各种插管10动物实验4 课程资源课程应具备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进度、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校本教材、理论试题库、习题与答案、实训技能库、实训指导、教学视频等根本教学资源。同时,还应开发适合网络教学的资源。(二) 教学建议1 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教学容,本课程可穿插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情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十几个教学模块所含,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开展教学的有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电解质和酸碱代障碍等容。炎症、肿

22、瘤等适宜采用项目导向开展教学。常见疾病、休克等适宜开展情景教学。另外,本课程多数教学容都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2 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教学容和学生特点,本课程以行动导向为根底,同时以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比照法、启发引导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3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建立网络课堂实现师生互动与远程教学;在线学习论坛;实物标本;病理学切片。(三) 教材选用1 教材选用2 教材开发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 参考资料1) .病理学.第6版.:人民卫生,20042)3) 丁运良.病理学根底.:人民卫生,2003五、 学生考核与

23、评价 课程考核分为阶段考核与期末考核,形式包括理论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两局部。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理论考核主要以笔答为主,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综合技能考核分为操作考核和实验报告。上述两种考核形式均包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具体评价指标如下:评价类别评价主体评价容评价方式权重评价指标平时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自评4%刻苦认真、持之以恒思维活泼、主动积极团队协作、尊师守纪互评4%教师综合素质观察4%理论知识阶段测验8%标准答案技能操作实验实训操作20%动作规、程序正确过程完整、技术熟练结果准确、保护设备期末考核教师理论知识笔试40%标准答案技能操作笔试20%六、 教学项目设计教学设计一:第三章 局部血

24、液循环障碍课题血栓形成授课教师授课类型理论课课时80分钟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人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各型血栓的形态特点熟悉血栓对机体的影响了解血栓的转归能力目标: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血栓特点与运用病变特点解释临床疾病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各型血栓的形态特点教学难点血栓形成的过程关 键解决学生难感知的问题教学方法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步骤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10分钟案例导入:男性,38岁,飞机驾驶员,有高血脂病史,飞行6小时后,自觉左小腿疼痛,肿胀,行走加剧。1、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W

25、hat?2、理由是什么?Why?一抛出问题二引导学生思考三让学生分组讨论、抽4位同学答复,暂不给出答案一感知问题,思考二讨论问题,答复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展示目标2分钟知识目标: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条件,各型血栓的形态特点熟悉血栓对机体的影响了解血栓的转归能力目标: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血栓特点与运用病变特点解释临床疾病。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在多媒体上展示目标二解读目标,使同学们明确重点难点认真学习目标,听教师解读,明确重点难点教师提出本课目标与问题,使学生带着目标上课,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复习3分钟复习相关知识提问跟随教师一起回忆

26、以前学过的知识教学过渡,培养学生严谨态度探索新 知55分钟一、概述一概念二形成条件三发病机制(15分钟)一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点二教师补充讲解其容一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认真听讲(二)根据关键词思考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通过图片观察、思考并结合教师讲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血栓形成的过程与类型一形成过程二形态类型(2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提供思考空间三、血栓的转归 (5

27、分钟)一理论讲授二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提供思考空间四、对机体的影响一有利的作用二不利的作用 (15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结合临床实践讲解三总结补充一认真听课二归纳总结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把所学容综合运用,可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回归案例5分钟回到新课开场时导入的案例与问题一引导学生思考二让学生按原分组简单讨论、抽另4位同学答复,纠正或补充原4位同学的答案一感知、讨论问题,思考二通过课堂学习知识答复,对课前答案进展修正或补充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学习后回到

28、相关病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总结反应3分钟总结本次课容,练习题强化。一按学习目标总结二给出习题一思考二做练习题巩固知识,加强练习,增加能力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相关练习展示作业学生记录催促学生课后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设计二:第四章 炎症课题炎症授课教师授课类型理论课课时80分钟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人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炎症的概念、掌握炎症的概念、原因和根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类型2.熟悉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与病变特点3.熟悉炎细胞的类型、作用4.了解炎症介质的类型、作。能力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各种炎细胞的形态特点,会描述不同类型炎症的病

29、变特点2.能解释常见炎症的临床病理联系3.能识别炎症的不同类型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炎症的根本病理变化炎症的病理学类型、病变特点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组成成分与病变特点教学难点白细胞渗出的机制。炎症介质关 键区分炎症类型教学方法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步骤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案例导入:男性,12岁,面部长一脓胞,其母用针扎穿挤出脓液。以后发生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经治疗未见好转,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What?2、理由是什么?Why?3、从病例中吸取了什么教训?How?)一抛出问题二引导学生思考三让学生分

30、组讨论、抽4位同学答复,暂不给出答案一感知问题,思考二讨论问题,答复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展示目标2分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在多媒体上展示目标二解读目标,使同学们明确重点难点认真学习目标,听教师解读,明确重点难点教师提出本课目标与问题,使学生带着目标上课,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复习3分钟复习相关知识提问跟随教师一起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教学过渡,培养学生严谨态度探索新 知60分钟一、概述一概念二原因(10分钟)一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相关知识点。二教师补充讲解其容。一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认真听讲(二)根据关键词思考教师展

31、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通过图片观察、思考并结合教师讲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炎症的根本病理变化1、 变质2、 渗出3、 增生(2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提供思考空间三、 炎症的类型一炎症的临床分类二炎症的病理分类 (25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

32、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提供思考空间四、炎症的结局1、痊愈2、迁延不愈3、蔓延扩散 (5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结合临床实践讲解三总结补充一认真听课二归纳总结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把所学容综合运用,可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回归案例5分钟回到新课开场时导入的案例与问题一引导学生思考。二让学生按原分组简单讨论、抽另4位同学答复,纠正或补充原4位同学的答案一感知、讨论问题,思考二通过课堂学习知识答复,对课前答案进展修正或补充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学习后回到相关病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总结反应3分钟总结本次课容练习题强化一按学习目标总结二给出习题一思考二做练习题

33、巩固知识,加强练习,增加能力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相关练习展示作业学生记录催促学生课后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设计三:第五章 肿瘤课题第五章肿瘤授课教师授课类型理论课课时120分钟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人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肿瘤的概念、大体形态和肿瘤镜下结构、肿瘤的异型性、生长与扩散、良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前病变2.熟悉常见肿瘤的特点3.熟悉肿瘤的命名方式4.了解肿瘤的病因与其发病机理能力目标:1.能初步识别肿瘤,并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其形态特点2.能说出肿瘤的生长方式,能解释常见恶性肿瘤的扩散途径3.能说出良、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4.能解释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5.具备小组协作能力、与肿瘤患者沟

34、通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肿瘤的概念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命名的原那么肿瘤扩散和转移的途径教学难点肿瘤的发生机制关 键分清良恶性肿瘤教学方法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步骤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案例导入:男性,68岁,咳嗽、胸痛2个月,痰中带血1周。有吸烟史50年,胸片检查右肺门处有一密度增高阴影。1、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What?2、理由是什么?Why?3、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How?)一抛出问题二引导学生思考三让学生分组讨论、抽4位同学答复,暂不给出答案一感知问题,思考二讨论问题,答复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

35、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展示目标2分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在多媒体上展示目标二解读目标,使同学们明确重点难点认真学习目标,听教师解读,明确重点难点教师提出本课目标与问题,使学生带着目标上课,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复习3分钟复习相关知识提问跟随教师一起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教学过渡,培养学生严谨态度探索新 知100分钟一、概述一概念二特征(30分钟)一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相关知识点二教师补充讲解其容一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认真听讲(二)根据关键词思考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通过图片观察、思考并结合教师讲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36、能力二、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与区别一良性肿瘤的影响二恶性肿瘤的影响三区别(2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提供思考空间三、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一命名原那么二肿瘤的分类三癌前病变、原位癌、早期浸润癌 (2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

37、提供思考空间四、常见肿瘤举例一上皮组织肿瘤二间叶组织肿瘤 (2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生听课。二根据相关知识点思考三结合教师的讲解,在课本上做好笔记一教师通过理论讲授、典型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二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便于理清学生思路,提供思考空间五、 肿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一) 肿瘤的原因(二) 肿瘤的发生机制1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结合临床实践讲解三总结补充一认真听课二归纳总结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把所学容综合运用,可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回归案例5分钟回到新课开场时导入的案例与问题一引导学生思考。二让学生按原分组简单讨论、抽另4位同学答复,纠正或补充原4

38、位同学的答案一感知、讨论问题,思考二通过课堂学习知识答复,对课前答案进展修正或补充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学习后回到相关病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总结反应3分钟总结本次课容练习题强化一按学习目标总结二给出习题一思考二做练习题巩固知识,加强练习,增加能力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相关练习展示作业学生记录催促学生课后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设计四:第六章 常见疾病课题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授课教师授课类型理论课课时80分钟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人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变,高血压病的各期病变特点与临床病理联系2.熟悉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概念3.熟悉风湿病的根本病

39、理变化4.了解高血压的原因与发病机制5.了解风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能力目标:1.能利用显微镜观察和描述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的病理变化特点2.能解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风湿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病理联系3.具备小组协作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理变化2高血压的类型、病理变化3风湿病的根本病变教学难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风湿病的发病机制关 键知晓每种病的病理变化特点教学方法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步骤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案例导入:男性,40岁,因劳累突发心前区疼痛,持续

40、数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1、病人出现了什么情况?What?2、理由是什么?Why?3、需与哪些疾病鉴别?How?)一抛出问题二引导学生思考三让学生分组讨论、抽4位同学答复,暂不给出答案一感知问题,思考二讨论问题,答复通过实际案例、提升兴趣开启思维、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展示目标2分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在多媒体上展示目标二解读目标,使同学们明确重点难点认真学习目标,听教师解读,明确重点难点教师提出本课目标与问题,使学生带着目标上课,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复习3分钟复习相关知识提问跟随教师一起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教学过渡,培养学生严谨态度探索新 知60分钟一、概述一概念二原因和发病机制(15分钟)一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相关知识点二教师补充讲解其容一学生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认真听讲(二)根据关键词思考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己通过图片观察、思考并结合教师讲解,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 根本病理变化(一) 动脉粥样硬化(二) 高血压(三) 风湿病(20分钟)一理论讲授二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重要知识点三辅以典型图片以增加学生印象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