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52482 上传时间:2018-12-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物质的溶解性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的内容。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8乐山)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 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2.(2018鄂州)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

2、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3.(2018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4.(2018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3、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B.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5.(2018扬州)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6.(2018济宁)碳酸钠从溶液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

4、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7.(2018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M表

5、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8.(2018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9.(2018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6、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10.(2018哈尔滨)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C.t2时,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11.(2018眉山

7、)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40时的溶解度为36.6gB.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D.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12.(2018玉林)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向烧杯中加入NH4

8、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13.(2018南宁)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CAB.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C.将A、B、C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溶液中均有固体析出D.若要将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在恒温条件下采用蒸发溶剂法14.(2018南昌)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

9、t2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图中的甲相似15.(2018茂名)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和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者仍是饱和溶液C.t2时在A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水,A的溶解度变小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 A,可形成不饱和溶液16.(2018烟台)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如图1)

10、,此时对相应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溶液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B.盛乙的试管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少C.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17.(2018咸宁)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B.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C.t2时,等质量水分别配成甲、乙、丙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是乙丙D.t3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丙18.(2018恩施州)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丙甲B.t2时,甲和

11、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当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冷却其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19.(2018漳州)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10时,65.5g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充分溶解后将温度升高到40,得到70g氯化钾饱和溶液C.50g水中加入20g氯化钾充分溶解,形成氯化钾饱和溶液D.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20.(2018黄冈)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

12、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二.解答题(共10小题)21.(2018遵义)溶解度是解决溶液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图1解决下列问题:(M,N均不含结晶水)(1)温度为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1时,将20gM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g.保持温度不变,向该溶液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t2时,将25gN加入50g水中,完全溶解后要提高该溶液的

13、溶解质量分数,其操作方法是.根据表格解决实际问题:温度/ 2030 50 60 80溶解度/g KNO331.6 45.885.5 100 169K2CO3110 114 121 126 139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图2:(1)图2中溶液C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g(结果保留整数).22.(2018临沂)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氯化钠3535.53636.537碳酸钠6101836.550(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

14、B).(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M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3)40时,把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生活在盐湖(主要成分是NaCl和Na2CO3)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23.(2018长沙)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D点表示的意义是.(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选填AB或C).24.(2018揭阳)如图一是A和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70

15、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图中P点的含义是.(3)将40时的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之一是.(4)某同学配制了20的A的饱和溶液,利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左边的试管中没有晶体析出.甲物质为(填序号).浓硫酸 氢氧化钠 水 氧化钙.25.(2018遂宁)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a的物质的溶解度为:(2)t1时,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变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可采用.(任填一种方法即可)(3)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溫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置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ac B.ba=c C.bc.26

16、.(2018长春)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g;(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27.(2018娄底)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是物质;(2)P点的意义是.(3)t2时,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g.28.(2018丹东)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时,A、B两种物质在10

17、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的方法提纯B;(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入C物质;恒温蒸发溶剂;(4)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9.(2018东营)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的方法提纯甲.(3)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

18、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蒸发 ),溶液中变化的是(选填序号).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一条).30.(2018泸州)根据下列坐标图回答:(1)图一表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2)某学习小组模拟海水,以测定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取模拟海水(含NaCl、MgCl2)2000g,向溶液中滴加10%的硝酸银溶液,其沉淀质量变化如图二.沉淀的化学式为.模拟海水中氯的质量分数是.6.3 物质的溶解

19、性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18乐山)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物 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C.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D.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乙溶液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来分析;C.乙已经完全溶解,改变温度后可能不会对溶质产生影响;D.根据溶解

20、度是指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和丙中均有不溶解的溶质存在,说明二者均已饱和,根据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B.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中,所溶解的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所以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故正确;C.乙物质已经完全溶解在水中,如改变温度可能不会对溶质的质量产生影响,故错误;D.由溶解度的概念可知,20时,在100g水所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小(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解度越小,故正确.2.(2018鄂州)取四份20时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

21、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硝酸钾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蒸发10g水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D.降温至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分析;B、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分析;C、根据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分析;D、根据硝酸钾的容积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解答:解:A、饱和硝酸钾溶液减少溶剂,会析出晶体,仍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A结论不正确;B、饱和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不再溶解,溶液中溶

22、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结论不正确;C、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与溶剂的多少无关.故C结论不正确;D、由于硝 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故D结论正确.3.(2018泰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

23、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在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液的组成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故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D、T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4.(2018连云港)如图表示的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时,KNO3溶液的浓度一定等于NaNO3溶液的浓度B.T1时,在

24、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可得到65g溶液C.T1时,往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加入620g水可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NaNO3溶液D.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的意义分析;B、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分析;C、根据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分析;D、根据KNO3、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解答:解:A、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KNO3、NaNO3的溶解度相同,此温度下KNO3、NaNO

25、3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如不是饱和溶液,无法确定.故A错误;B、由K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KNO3固体的溶解度是2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在50g水里加入15gKNO3固体,只能溶解10g,可得到60g溶液.故B错误;C、由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 时,NaNO3固体的溶解度是80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T1时,180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80g,加入620g水可配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故C正确;D、由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Na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NaNO3,可用

26、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故D错误.5.(2018扬州)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B.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D.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室温)时的溶解度来划分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B、根据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C、由溶解度曲线,

27、可以比较t3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大小.D、根据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0时NH4Cl的溶解度为29g,则20NH4Cl的溶解度大于29g,则NH4Cl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t2,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C、t3,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正确.D、KNO3与NH4Cl的溶解度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均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6.(2018济宁)碳酸钠从溶液

28、里结晶析出时,晶体里总是结合着一定数目的水分子(结晶水),随温度变化可分别得到Na2CO310H2O、Na2CO37H2O和Na2CO3H2O三种晶体.分析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见图)得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逐渐增大B.碳酸钠从溶液结晶析出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D.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7H2O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碳酸钠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

29、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的溶解度先是增大,当大约40时开始减小,错误;B、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与水结合形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错误;C、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是Na2CO3H2O,正确;D、根据图象可以看出,碳酸钠溶液在低温条件下结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Na2CO310H2O,错误;7.(2018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C.图乙中a、b溶液一定

30、是不饱和溶液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液中是否含有固体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根据溶解度曲线结合物质的溶解随温度的变化确定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解答.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B、图甲中,a中溶解的固体质量小于b中溶解的固体质量,故a的质量分数小于b,错误;C、图乙中,ab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正确;D、30时,a、b的溶解度相等,若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1、,错误;8.(2018滨州)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饱和溶

32、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溶质质量分数比较解答即可.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正确;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恰好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质量分数大于a的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时相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c,错误;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9.(2

33、018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 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确定物质能否全部

34、溶解,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解答即可.解答:解:A、t1时,相同质量的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此处没有提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错误;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25g,故溶液质量是75g,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正确;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故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2相同,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错误;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错误;这篇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试题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