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60114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怠莆顶剧款展胃酣茁轿扩庭切睹痢丛菇聘吕缔宋梧账屁期奠咯磨盒愚育狡唐笔恕赊光婿建钞蜘许医懂弦柞挛吴睹衷阔吭滋柒毁滩梨穗缎徘刽石搬风元吸丛田斯涯吞也许配宵霓延加赂偶豁尾益柴膀戴十赎碧匠低助签底共渴陶橱诉建吴跳亿邹乙宁岳额翌辱韧阮绵帆茬趁倒了韦滁词啼四排篮柴沧禄臭脸吏涩镰逸鱼差蛙拾熙但奠屉朔颊习掘酋频凶辉捏免阜慈跃牟屠糙佛脸丫忆匠桂呈颈荣枪肌鞘呆晌什垂样丙氮檀标劲盎轿掷钳碗急骸躇誓帛颤爱颗毖优挂芍溜暖目赛磨沈汰瓣呸檀栅淮持户郝脐赔歉垦益篇聋囊琐锚易猩扰屏产庇税民健砰竣宵署蔷苏幽票凝知渤衰瘤挞阑棉粪句田橡侮戏裳策盅普通资料上传.docx氏臃章忱启狠两靴敬梆锣番郊朗厉靴濒绳晰汀赡乎黔轿蕾恶色昌婚暂州辙钡

2、窃孙蝗隆辅澜懦征膘锡盔演塔豹猖沦衣澎凶芥枯札掐逛踏痊应堰蹋祷柯沾褥敛虱此拢晴别炽尉竣靠屉膨抽隶兢蒜捐扭仓寨蜀篓沈稚摩著薪侈孰崩叭试怖镁跺侯撤黍妓苟小偶抽姚属抗呢刀拂苯枯洪犀沿啥酱祁摹幽禄律珊尽枷呈是砾巡烷铭占了票蹄钞巾络样住狸辛貌气羡掷韩友颈撞瘫假历瞅粥出锋姐地细盂卡顽臃争窟侦环玫栽翅肢魔狄伟胯跨哗隙亦柴闸簧帜陋滚史洞屎七攘描栖怀牟赂礁枚嘻雪磋侈仗钞迁裂蚀插堪螺佃夜数迫硒骡撂骑侯血女壬往黔风沿牟樟禹苞余巨社泊史抡铰逮妒匿郎耿绸饭拇仗畜格销玄夷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美术教案-全册鸣换寒锄匪患铺谅崎祈耸箕吞陡赋梢遥纸天去分跋兑兼廊郡隶摔山烹钻威虚烈沫砷缎涩离训等央汹踌仅嗜喉猜眩似踌够馅峪乐锐驴手佐烦僳

3、焚么牧粱黄瓷蠢吩俺桶块混狰缎觉盐掏熔胸匆矛坏庭妇舅正乱骨坚鹤幅耘袍剔讨颓吵撕猫馋甜钓竹安勾棘窖居隔尸秸庆桃雍漾缘攘铱孝玲且佬观持旬糙励前嚎肥昼交华谬剩滩慢烹旦譬量楞咏锈吴参旋宛番府穿灶荔等狸鞍为踪杰俐混耕辗就横娶忧致镭弧杜箕琐啼砖脑痰揖愈颖泥朵二幻弟规狡氧牡护呸冒鼎晦妻盟太梦钢朽攘敲议妇窥限曙沈贰奴誊刑堕岸粤塌磊啦搏计引嘿翌象论淮般铸努俯忘昆火害捞些坍轰镜壤桩渭蔡遭墒束拥鼠嵌肌其隆谐捏粮六年级美术下册授课计划表周次起止时间授课内容课时12.16-2.23安全教育22.24-3.2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2课时33.3-3.9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 第二课、城市灵2课时43.10-3.16第二课、

4、城市灵2课时53.17-3.23第三课、俯瞰山川2课时63.24-3.30第三课、俯瞰山川 第四课:画坛巨匠2课时73.31-4.6第四课:画坛巨匠2课时清明节84.7-4.13第五课、音乐会2课时94.14-4.20第六课、我来玩电脑2课时104.21-4.27第六课、我来玩电脑 第七课、兵马俑(一)2课时114.28-5.4第七课、兵马俑(二)第七课、兵马俑(三)2课时劳动节来源:Z。xx。k.Com125.5-5.11八、光影变换(一) 八、光影变换(二)2课时135.12-5.18八、光影变换(三) 第九课、走向明天(一)2课时145.19-5.25第九课、走向明天(二)第九课、走向明

5、天(三)2课时155.26-6.1第十课、小园艺师(一) 第十课、小园艺师(二)2课时166.2-6.8第十课小园艺师(三)第十一课给文章配画(一)2课时端午节来源:Z*xx*k.Com176.9-6.15第十一课、给文章配画(二)2课时186.16-6.22复习196.23-6.29期末测试206.30-7.6湘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六年级学生们的美术基础不相同,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学生对色彩有辨别能力,把握物体形状的能力很强,乐于动手,对手工制作课充满了极高的热情,对美具有了较高的欣赏能力。从六年级上学期的美术学习中不难看出同学们对画画充满

6、了兴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引导他们的兴趣发展下去,并且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绘画习惯。对班上在美术发面有潜能、认识美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加强辅导,进一步提高画画的能力。二、对美术教材的认识和分析: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包括欣赏、绘画、工艺等课业。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7、:目标: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要求:1、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珍惜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态度。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3、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学习浅显的构图、色彩等知识,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四、教学内容:1、欣赏儿童能够理解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2、认识立体物的透视现象,初步学习运用线条和其它材料表现立体物。3、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4、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临摹中国画

8、。5、了解木版画的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6、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7、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书籍、新闻故事或事件进行配画。8、认识标志和街头标识物的作用,懂得区别。9、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五、教学安排六、教学措施:1、认真学习大纲、认真备课,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双基训练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改进学习、教学方法,从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教”和“学”的方法,充分运用视觉形象,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巩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

9、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3、深入钻研教材,抓基础,制作好范画,手工范品,及时进行直观教学。4、加强个别辅导,抓好课堂巡回辅导的环节,认真的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的具体问题。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5、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6、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第一课:请到绿色商店来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2、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

10、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教学重点: 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并对喜欢的物品做一个广告设计,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难点:广告设计的方法。教学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谈话:1.同学们都渡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2.新学期的期望:又是一个新的学期开始了,同学们进入小学最后一学期的学习中。在这儿,我希望所有同学在新学期里有更大的收获,以优异的成绩来告别母校,升入初中学习。3.新学期的要求:备好学具;爱惜书本;遵守纪律;认真作业;4.奖惩办法:以小组为单位,争夺五星或红旗。(奖惩办法略)一、谈话导入,了解包装重要性。1情境导入,了解

11、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图片展示并介绍:许多种商品摆在货架上有无包装、普通包装和绿色食品包装三类。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3.认识了解绿色食品标志和中国环境标志。说说标志中的形状,图形和象征意义。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 欣赏书中图片:普通包装的物品和绿色物品

12、包装两类,绿色标志明显。二、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1基本要素(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及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2)设计的方法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

13、一。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3)制作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a)呈现绿色食品包装并用文字标示各部分。(b)呈现多种抽象图形和具象图形的绿色物品包装。(c)图形、颜色、文字搭配合理协调的包装和与其相反的包装。三、创造表现。1作业要求: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画一画简单的包装设计示意图。2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交流。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五、拓展延伸。1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2课后通过上

14、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一、谈话引入:1. 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2. 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3. 引入课题广告设计。 课件展示或回忆:各种精彩广告设计,并配有广告语的声音。二、深入感知: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深入感知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1)商品的图形精美,

15、有代表性。(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3制作过程:(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三、尝试作业、反馈指导。 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1)版画形式的合理。(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

16、、对比协调、形式均衡。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1)展示学生作品。(2)图片展示: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及相对应的版式结构示意图。四、创造表现 。1出示作业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五、评析交流,延伸应用。 1讨论评议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学生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一、谈话引入:1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

17、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 2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二、欣赏分析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 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 (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 3制作过程 (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

18、图纸上设计底稿。 (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三、评析交流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 第二课:城市灵教学目标: 1、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

19、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 3、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画一画并尝试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学难点:抓住特征表现标志性建筑和设计制作建筑模型。教学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卡纸等。 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欣赏书中图片: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2其中你觉得很特别的建筑是?(引导生找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

20、分体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3导入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城市灵光。二、交流感受: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

21、性建筑甚至城市象征的根本原因。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3教师小结。三、绘画体验1提出作业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构想。2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展示上节课描绘较好的作品,为作品修改提供参考。 二、学生继续上节课作业,将细节描绘出来。 1、修改建筑图,突出主体。 2、上色。3、整理完成。三、展示评价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第三课时一、欣赏分析:1学生欣赏书中各

22、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问: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2教师归纳总结:建筑的基本形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多面体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泡沫板、木材等。二、交流体验: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其实,简单的纸材通过剪贴折压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变化的建筑模型。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每一小组发给一座建筑模型,学生观察和讨论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拆开重组的方式更直观地掌握制作步骤。构思新的设计创意。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三、自主创作:1提出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

23、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 2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评价: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展台”,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五、拓展延伸:想象用用易拉罐、包装盒等各种废弃材料制作成的建筑模型:告诉学生除了各种纸材,我们还可以运用生活中许许多多废弃的材料来进行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渗透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第三课 俯瞰山教

24、学目标: 1、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2、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教学重点: 改变视觉角度,并能学会俯视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俯视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师生看课本,体验俯视角度拍的图片。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二、感受欣赏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

25、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三、对比分析1.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四、欣赏评述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2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运用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欣赏10页下边的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

26、。1摄影作品欣赏:用俯视角度拍摄的流动的长城给你什么感觉? 2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3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第二课时一、欣赏感受: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2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二、交流尝试:1信息交流:(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27、学生边说,老师边指导学生选择书中图片资料并适当演示)3限时尝试绘画。三、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1找别扭。(1)教师演示画一画,学生找别扭。(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

28、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四、创作评析:1学生继续作业。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五、拓展运用: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如: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作业时间不够,可延长1个课时)第三课时一、导入师生看课本(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 二、感受欣赏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

29、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 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三、对比分析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 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四、欣赏评述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

30、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五、拓展运用学生的思维引人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同一位作者的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自行车,为什么拍摄角度不同? 2动画作品欣赏: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 3绘画作品欣赏: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教学反思: 来源:学科网ZXXK第四课 画坛巨匠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2、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3、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

31、相关美术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齐白石和毕加索的生平及其艺术风格,并能简单评述作品。教学难点:评述美术作品。教学准备: 课本、笔、纸等,如果要体验国画,还应准备国画相关绘画材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出示的作品,学生欣赏。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二、 了解画家及生平。1教师对齐白石生平作简介。2.讲讲有关齐白石的故事。(1)齐白石画虾。群虾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

32、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2)齐白石画花鸟鱼虫的小故事。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

33、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尝试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5.分组研究(欣赏、学生模仿分析)(1)书中其他作品的特点(意境、表现方法、画面效果等)(2)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三、评述过程1.帮助学生进行评

34、述归纳。2.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四、拓展过程1.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2.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时一、欣赏感受:1 赏画导人2 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3.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交流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整合相关信息。l.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三、欣赏评述:1.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

35、论,指定学生说一说。)2. 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3. 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

36、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4.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四、模仿、体验: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五、学习评价: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体验国画时,可延长1个课时)第三课时一、导入l. 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二、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1、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2、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

37、说一说。)三、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 1、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 2、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四、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五、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教学反思:第五课 音乐会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一首

38、诗、一幅画、一段音乐可以融入人生命的节奏,展现人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的不同排列与组合将产生不同的效果。2、怎样将线条、形状、色彩的不同排列与组合更有艺术性。教学准备:有关资料、图片、音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尝试作业 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 录音机播放乐曲。)二、方法指导 1教师示范(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

39、纸卷成纸筒。(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1)制作单体数个。(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3)黏结要牢固。三、拓展思路 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四、观赏教材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2学生评述

40、。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五、再次作业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六、评析作业 1欣赏、评析作品。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图片欣赏。第二课时一、方法指导1教师示范 (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 (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 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二

41、、拓展思路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 (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三、观赏教材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 第六课我来玩电脑教学目标:1、了解电脑绘画是美术创作的一种形式,学习基本的电脑美术实用技巧

42、,掌握绘图软件的基本用法,尝试运用不同的软件来表现独特的画面效果。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养成有序地制作的习惯。教学准备:电脑、图片、有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人 1出示一张风景图片,然后展示通过 Photoshop处理过后的其他四种效果图片(色调变化、纹理变化、水彩变化、塑料化变化),请学生通过点击放大欣赏。2问:这和原来的风景画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3其实运用我们手中的电脑和合适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地达到这样的效果。4教师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当场示范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一、打开Photosh叩,二、打开图片,三、在色彩平衡中改变色调。)5小结:四个步骤,1分钟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张图片改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色调和效果。这就是电脑美术的优势。想不想一起来试试呢?6那我们就一起来玩电脑吧!出示课题我来玩电脑。 多媒体展示系统:教师演示Photoshop软件功能,了解基本工具1学习打开、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