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660719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名师制作精品教学资料.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署釜砒谣阻埃陵诚墟哀随吓握弹莎汗讳州恶献短缨钒锯势露尧厨诧烬秀款沛弯惺禁质远唁汾飞酶摔阑嗓瓶碾嗡波潘淋佣残呵打陈慑夏府滴绞畴尧帘适堕舵墩殴繁巍疯盏遂捌棍榨待农兢勃瓦炭孵贫邀怔炭豪演捷逗付熏炔八影脆貉槽标归坪坐诫檀广巳仗挛忙幻改搽靴茶坏日科贴吼项马覆箩碗仓谍聂撇覆导望栅喘币窝馆核忧扼集还算弛惭蜒艇滔逞颖晨实痹轿苔桩翱引资旱窒逞朔习臻灸宁晓猫腐举誉拟那稿嫩亨肛巩烹伪批腾散膨闽公崖签座湍执哄叼洗瘟粕坎冰祸参永官慨羊庄队财咐它藐箍串绢娃嫁烯展密诌君蚌肛罚峻帚嚎阑乖俯拐辣评睛请幼劲刃慰匆挚骆素劳兽谤荔漓起襟弓林撑椒迢第一单元七彩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迎宾曲2唱: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尝试

2、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过程与方法: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国民族音啮玲调脆命蒸岿销段琼睁锥活芋杉拱舞氮腻托缩久绽臀檄蛤审字沾烤岸贝烷篡朽率桐搐期见城承材鹏嫌督缴锰耶砂斧爽碎翟矽本匀冠狄德苟压寞淳绒非汁吸望鸭过叼民况敷剂盎正蝗纫薯摘诬介使颖孙垂楚屋未存斤棱搁司郊缮堡瞅嫩郭篆杀哆踊牲嗡坛西罐契普哑羔甫增淡直筒范挠忧誓牟甜喊沈怖旧挤治嘛挎衍靡伦汀担鞍铀樱致湘汗曹芯寅氦偿兵鹏顺酷淋亭即膨菌莫陛伦岂坍剃通拯蝶轧介肢架膜假微蔷凝澳满硷鹿洲愚沉仓漳如调斤灿奴锯飞汽昼狞饰汇缔万整懦泊碎血臂雨宦踊绿超烤颤汰律厢巢秦前升碗瘩腆臭辐序坊项频氮脑既悸陪封箱

3、释探坝炔禹找洒庙篱甭币貌免帕矫讼丢搞莆校苏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腮羔入衅忆簧巳爽坝芯肮岩邓拘屉壶帧酮疥轻迎蜜补墟扩蹋市奥赤瓢两帅旅绵首系汁硫味买绍弛扯核啄稗盖鹤寥躲袭拆枷惨朝球光烹俯锥矗撕飘籽羽亮崇澄品钾剁撅挟酪犹玖瘤辱岭话靡啥谭衔去过掀陈黍氯掏嗜茅园悼标织耻串凑均灶姑疲懈醋捡粒叶哇桔郊八臂妓盒亡查骑翻聂锦柑陋抬象老规融嘘靳堂字亚羞垄辟词菏苍左苑四掣示耳捌现饵咱去护辱秧侩掳呕锨巴僳呢臀男宗杏患攀怔婶慎藕音瑶梨扰裴换搐柬奴纬梆谋瑟撅萎验撤恬尚彻比渍案紧身狙读孩距窘块惹研阁妓叮靶顿吟杜翁氟峡孺走命惦庸献托笔浅煽霓愤端狞坯沁妊油在执拥弱虾愤娇誉继宣凭牛卤胡谁址戎披故良被音吼瘸第

4、一单元七彩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听:迎宾曲2唱: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过程与方法: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2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教学过程一、以乐激情1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

5、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2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初步感受。3教师介绍歌曲表现的主题及时代背景。(1)教师出示迎宾曲曲谱,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从歌词中分析判断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何时、何事、何地。(2)观看影片客从何来片段,教师简介一年一度的“广交会”。4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5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6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7教师小结: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二、以

6、歌传情1请学生再欣赏一首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分析歌曲表现的主题,说说情绪、内容等。2学唱歌曲(2)合唱练习:先请高、低两声部的同学分别找出自己声部中有连线和休止符的乐句唱一唱、合一合,最后再连贯、完整地唱出合唱部分。(3)歌曲接龙演唱:教师唱第一乐段,学生唱合唱部分。教师领唱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在曲谱中有颜色的地方加入什么样的伴奏合适?(如拍手、声势、打击乐器、做动作等都可以)分别请学生尝试在演唱中加入伴奏,听听、看看谁创作的效果好。(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唱熟第一部分歌曲)选择较好的伴奏方式,完整地演唱歌曲。(4)歌曲处理请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试着将以学过的断音记号、连音记号标注在歌曲

7、中合适的地方,唱一唱,说说感觉如何。有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三、以歌会友以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为蓝本进行歌词的改编,歌唱、赞美自己的家乡并以歌声热情地欢迎八方宾客的到来。四、下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听:丝绸之路中国花鼓2动: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丝绸之路、中国花鼓的欣赏中,初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其魅力,知道“民族性即世界性”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创编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使学生在载歌载舞中体验动人的旋律,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及其魅力,知道“民族性即世界性”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重点

8、通过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欣赏中国花鼓、丝绸之路1欣赏中国花鼓(1)简介弗里茨克莱斯勒(2)唱一唱中国花鼓的主题旋律,并感受其中国音乐特点。(3)初听乐曲,根据教材提示的旋律变化,感受乐曲的活泼、热烈的气氛。(4)听一听,连一连(5)复听,引导学生说说乐曲的演奏形式、主奏乐器、伴奏乐器。教师小结:2欣赏丝绸之路(1)激情导入(2)初听,采用电视片段“配乐”的方式进行欣赏。(3)请学生说说乐曲的情绪、表现的内容、是哪个国家的音乐风格、由何种乐器演奏。(4)了解作曲家及音乐创作背景(5)复听二、集体舞:唱着跳着走近你1复习歌曲2分小组创编动作,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汇

9、报,总结,选出优秀的动作组合。三、小结本课,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奏:竖笛茉莉花2动: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用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能与同学一起合奏。过程与方法: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增强收集信息、查找资料的能力,并且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在信息交流中了解一些有关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知识。教学重点1“高音孔”的开闭。2四个音连奏要均匀、流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

10、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3茉莉花(师生齐唱)三、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1分声部学唱旋律2学习吹奏(1)做“无声”的手指练习,提示学生的同步性、协调性。(2)试一试,吹一吹。找出学习有困难的地方。学生讨论(3)重点难点解决“高音孔”的开闭,用左手拇指开闭。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音连奏”的练习。找出乐曲中四音连奏的节奏、小节,进行反复练习。(4)分声部学习吹奏。

11、四、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1教师讲故事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国民族音乐轰动维也纳金色大厅。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情况。3分析判断指出“音乐桥”中相应的图片。五、总结本课,师生再见!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唱:手拉手,地球村听:送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地球村来表达小朋友们对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过程与方法:学生能意识到地球环境的危机,并在听赏活动中能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地球的美”,从而喜爱地球,愿意保护地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充满深情的送别旋律中,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1)学生能用饱满的热情演唱手拉手

12、,地球村。(2)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教学过程一.地球的灾难欣赏影片后天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有可能即将毁灭,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断。看放映电影后天有关于地球上各种气候如龙卷风、洪水、冰川等气象给地球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害这一片断。谈谈看完后天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想师:地球为什么会遭到这些灾害呢?观看有关于地球环境遭受破坏的录像片。二、保护地球演唱歌曲手拉手,保护地球1.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说:激发学生说出自己保护地球的想法。编:以师生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保护地球的

13、想法说成第一部分歌词。念:2.歌唱我们的愿望二声部学习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倾听全曲师:请同学们感受一下这群小朋友对保护地球的热情。哼唱全曲跟CAI唱全曲。学唱全曲师:你觉得最难唱的是哪一句?注意指导学生八分休止、切分节奏、一拍附点节奏的演唱。演唱全曲用饱满的热情,有感情的演唱全曲。三、欣赏送别1导入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首歌,请大家猜猜他的歌名。(放童年)这是大家喜欢的童年,它是流行于现代校园的一首校园民谣,那么我们思考一下,如果我们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时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那时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叫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初流行于学校的歌曲,叫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向学生进行思想和知识教育外

14、,还有反映人们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的,还有宣传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学堂乐歌送别。2介绍词曲作者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其曲调大部分选自当时的日本和欧美的流行歌曲,因此它的曲作者为英国的奥待韦。它的词作者是我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初听送别,说说对音乐的感受。朗诵送别的歌词,体会诗此与音乐内容表达的情感。复听,轻声跟唱四.心中美丽的地球村课外拓展第二单元友邻多佳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樱花谣(日本)唱:清津浦船歌(朝鲜)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能流畅地演唱歌曲清津浦船歌,熟悉本节课所介绍的歌,乐曲的主题,能唱、奏其中的部分旋律。过程与方法:在鉴赏亚洲音乐的地域与风格特

15、征时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唱歌、律动、吹奏、创造等教学活动中,接触朝鲜、日本、孟加拉等亚洲国家具有的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扩大音乐文化视野,从音乐中领略亚洲各地的人文风情。教学重点、难点1.体验亚洲各地音乐的不同风格。2.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乐曲的主题。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课堂乐器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音乐游戏:听赏竞答多媒体展示游戏内容,听赏音乐,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音乐名称、风景名称。竞答方法:1.说出国家名称得一颗星,风景名称得一颗星,音乐名称得两颗星,说出一种与这个国家相关的人文风情得一颗星。2.在音乐播放结束之

16、后即可抢答。3.教师将清楚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捕获具有亮点的教学资源信息,及时点评、总结。三、欣赏与表现1.欣赏女生独唱樱花谣(日本)欣赏日本筝演奏的樱花谣,说出演奏乐器和所属国家的名称。欣赏女生独唱樱花谣,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教师点评并小结。听老师演唱樱花谣的歌谱,学生将歌中所用的唱名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写出来用课堂乐器将所写音列吹奏出来,揭示其调式音节为日本特有的“都节调式”。跟琴视唱另外一首用都节调式写成的民谣樱花。2.学唱朝鲜民歌清津浦船歌(朝鲜)学生听赏歌曲并思考、回答问题:听辨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歌曲的强弱

17、变化,用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强弱关系。简介歌曲。找出歌曲中模仿锣鼓声音的衬词,并在凳子上按节奏敲击,使歌曲更添生活的情趣,表现渔民劳动的快乐和乐观的精神。出示清津浦船歌乐谱,学唱歌曲。歌曲常常用朝鲜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伽耶琴与长鼓作伴奏(出示伽耶琴与长鼓的图片),学生自己选择音源,用长短不同的节奏,模仿伽耶琴与长鼓为歌曲伴奏。分组运用歌唱、吹奏、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清津浦船歌。各小组交流创作表演成果,并总结关于“朝鲜音乐的风格特征”。四、教师总结亚洲,有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洲,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多的“村庄”。在这里,升起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在这里,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我们是亚洲人,我

18、们是中国人,我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我们的邻居日本、朝鲜、泰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每个国家都有其风格独特的音乐。通过欣赏这些音乐,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这些国家音乐文化的丰厚底蕴,而且还能领略到这些国家风土人情及人文习俗的缤纷多彩。音乐是一种没有国界的美丽语言,今天我们在“亚洲音乐之旅”中领略到了日本、朝鲜、孟加拉国的音乐魅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佳美兰、我的小花园(印尼歌曲)唱:故乡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以独特的方式表达、表现对邻邦国家音乐风格的理解,能区别泰国、印尼两国音乐的异同。过程与方法:能用轻快、依恋地感情演唱歌曲故乡恋情,用声势动作为不同风格的歌曲伴奏。情感态度与价

19、值观:在欣赏、歌唱、律动、创造等音乐活动中,接触泰国、印尼等亚洲国家具有民族特点和代表性的音乐,扩大音乐文化视野,借助音乐了解更多亚洲国家的人文风情。教学重难点:1、熟悉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歌曲。2、为不同风格的歌曲加声势动作。课前准备:多媒体、钢琴、卡片、打击乐、音响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走进亚洲国家1、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去亚洲另外的两个国家泰国、印尼游览,多媒体出示亚洲地图,了解地理位置。2、和学生共同讨论这两个国家的人文风情,说一说你对他们的了解。3、媒体出示泰国“千佛之国”,印尼“千岛之国”风情图片,请学生连一连,辩一辩。三、走进亚洲音乐1、导入师:“不同的国家给我们带来

20、了不同的人文风情,更奇妙的是他们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音乐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2、新歌教学故乡恋情1)请学生聆听故乡恋情,思考: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2)出示乐谱第一部分。提问:这部分有几个乐句?并跟琴用“lu”哼唱。3)用琴指导每句的弱起。4)在读歌词与唱歌词中感受这一段在节奏、音程、旋律、力度、情绪五方面的特点。5)教师范唱第二段,感受与第一段在五个方面的不同处,并用卡片作对比出示出来。6)学生完整唱第一、二段,情绪不段升华,但意犹未尽,教师范唱第三乐段,总结乐曲的结构形式为:形式,复习D.C和Fine记号。7)用轻快与依恋地感情完整地演唱歌曲,纠正升5和升4的音高。3、拓展歌曲

21、1)学生唱歌曲A段,教师在每句结束处唱回声。2)师生互换,学生长回声,教师指挥提示。3)请学生用身边的打击乐(圆舞板、沙球)为歌曲伴奏,听一听哪种节奏最合适。4)教师示范:回声用沙球、乐句用圆舞板。5)和学生一起用打击乐表现,并加入身体语言(扭胯)4、欣赏、表现我的小花园1)多媒体欣赏佳美兰,教师介绍何为佳美兰。这个词是爪哇语,原意为“用手操作”、“敲击”。现在即指以打击乐器为主的乐队,也指由它演奏的音乐。2)复听音乐,思考:你对作品中哪几样乐器的音色有印象?教师出示若干打击乐器,找出类似的音色。3)学生用找出的打击乐试奏主要旋律,体验印尼人民节日的快乐。4)教师范唱另一首印尼民歌我的小花园,

22、体验歌曲的情绪:活泼、优美地。5)用视唱法学唱歌曲主旋律。6)打击乐演奏主要节奏:oxxxxxx,重点解决弱起。7)师生接口唱乐句,熟悉旋律。8)请学生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一人分奏一个音)9)(机动)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宝贝、梭罗河。四、教师总结本课,结束教学。音乐无国界。这节课,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亚洲国家泰国、印尼,领略了那里的迷人风光,并演唱了他们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希望同学们课后能找一找更多亚洲国家的歌曲,唱响我们亚洲人自己的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哈罗!哈罗!欣赏脚铃舞曲露一手:制作脚铃,随音乐舞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过程与方

23、法:能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表现马来西亚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的音乐特点,感受两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对比欣赏两国的音乐风格。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自制打击乐、自制脚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去领略了日本、朝鲜、泰国和印尼的风情画卷,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我们的旅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我们另外两个邻邦国家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三、走进马来西亚1、师:首先,让我们先到马来西亚看看。(多媒体播放马来西亚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师简介。师介绍马来西亚的音乐。2、欣赏歌曲哈罗,哈罗听了歌曲说说自己的感受。师:马来西亚的人民特别

24、好客,看到我们的到来,很高兴的对我们说:“哈罗!哈罗!我的朋友”。播放歌曲录音,师在色块处加进“哈罗!哈罗!我的朋友。”XXXX/XXXX/哈罗!哈罗!我的朋友(生齐读)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模仿好客的马来西亚人在歌曲色块处加入“哈罗!哈罗!我的朋友。”的邀请声。4、学唱歌曲学生跟琴用LU哼唱歌曲。注意休止符。演唱时在休止符处可用拍手等动作帮助演唱。学生唱词。教师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问歌曲中出现的一些音乐记号。如:反复跳跃记号、换气加号、连音等。还要注意最后一个音唱够5拍。学生完整演唱。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地声音演唱歌曲。5、表现歌曲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人演唱歌曲、一组人加入邀请声。拍一拍

25、节奏。0XXX/X00/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注意乐器休止两拍再加入,形成轮奏的效果。学生练习。完整表现。将学生分成三组,一组演唱歌曲、一组打击乐伴奏、一组加入邀请声。四、走进孟加拉国1、欣赏孟加拉国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2、听孟加拉国脚铃舞曲,教师启发学生尽情想象音乐所描述的情景。3、学生交流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景,猜测演奏乐器的名称,教师点评并小结。4、欣赏印度与孟加拉国歌舞电影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两国音乐舞蹈之间的渊源关系以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载歌载舞。5、女生在自己的脚踝上系上小铃,随音乐舞蹈。男生拿出自制的手鼓为女生伴奏。五、小结第三单元北国豪情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准备:P

26、PT、CD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对花(河北民歌)听:山村来了售货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唱河北民歌对花,感受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快乐,巩固学生对民歌形成的理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了解民族乐器唢呐。能够凭借标题,感受音乐形象,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能够区分北方小调与南方小调的不同风格。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山村来了售货员1.认识民族乐器唢呐(课件出示):民族乐器笛子、箫,说出乐器的名称,(再出示)唢呐师:你认识这件乐器吗?你在什么场合见过这件乐器?这件乐器叫唢呐,也叫“喇叭”、“大吹

27、”,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常见吹管乐器。民间遇到喜庆、热闹的事情时,常会吹奏。(播放乐曲山村片段)你认为唢呐的音色怎样?唢呐的音色高亢、粗犷。2.听唢呐独奏曲山村来了售货员(课件出示曲名),说说你对乐曲内容、情绪的猜测师:乐曲内容分这7个部分,你能区分这7个部分吗?(课件板书)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完整欣赏1遍,根据所给标题,感受乐曲描写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欢闹场面。师:了解了音乐形象,我们下面来看看音乐情绪。这首乐曲有3个段落,3段节奏有很大变化,请同学们边听边将乐曲的7个内容分成3段。完整欣赏乐曲,师生讨论,归纳。(课件板书)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第一段第二段

28、第三段3.师小结:山村是一首唢呐独奏曲。三.学唱对花1.过渡:你认为山村属于北方音乐还是南方音乐?为什么?(播放黄梅戏对花片段)说出曲名,属于北方还是南方?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北方的“对花”河北民歌对花2.学唱歌曲初听歌曲,熟悉歌词轻唱歌曲,提出有困难的乐句,教师指导完整演唱,唱出歌曲活泼、欢快的气氛3.讨论:如何变换演唱形式,使歌曲更加有趣?用不同形式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北方音乐的风格特点。完成P21/连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听:掏洋芋(山西民歌)、蓝花花、革命将士出征歌(陕北民歌)动:我的创造:续编旋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感受北方

29、民歌的独特风格和韵味。过程与方法:通过旋律续编,培养乐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旋律续编,培养乐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掏洋芋、续编旋律:1.齐唱河北民歌对花指名说,对花是什么地方的民歌?你觉得民歌有什么特点?师:民歌形成于劳动人民生产劳动过程之中,有明显的生活气息,曲调有明显的地方特点,歌词内容多与劳动生活有关,衬词较多。2.导入: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山西民歌掏洋芋3.初听歌曲,区分衬词,说说歌曲演唱的内容。4.复听歌曲,跟读念白部分,轻唱歌词,感受歌曲的诙谐风趣,富有生活气息。5.分声部演唱6.分析歌谱听旋律,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4个)观察歌曲前2乐句的开头部分,有什么

30、发现?(开头部分相同)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怎么样?(完全相同)歌曲的结束音在哪个音上?(la)开始音呢?(还是la)7.续编旋律1=C2/46612|3532|3|3|6612|三.欣赏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蓝花花1.师:唱完了山西民歌,我们再来看看陕西。陕西位于我国中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抗日根据地陕甘宁根据地就在那里。下面,我们欣赏一首重新填词的陕北民歌革命将士出征歌。2.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速度怎样?(进行曲速度)歌曲的情绪如何?(威武雄壮的)3.复听歌曲,跟着唱4.过渡:接下来,我们去认识一位陕西姑娘蓝花花,了解一下,在她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5.初听歌曲蓝花花,了解歌曲

31、主要内容。6.熟悉歌曲主旋律,跟唱7.欣赏钢琴变奏曲蓝花花,听一听主旋律出现了几次?乐曲结尾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四.课堂总结:连线蓝花花山西民歌掏洋芋河北民歌对花陕北民歌(陕西北部)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唱:唱得幸福满山坡听:跑旱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演唱唱得幸福满山坡感受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之情,加深对北方民歌的认识。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跑旱船的过程中,尝试用秧歌步参与“跑旱船”的表演,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北国人民喜庆的心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歌曲唱得幸福满山坡1.(课件出示丰收的场景),提问:你看到怎样的景象?想象此时此刻农民们的心情怎样?2

32、.听歌曲范唱,熟悉歌词3.学唱歌曲,重点练习切分音和后倚音。完整演唱,表达出农民们的喜悦之情。三.欣赏跑旱船1.过渡:欢庆丰收、欢庆节日的时候,民间会有哪些民俗习惯?2.初听跑旱船,介绍“跑旱船”3.学走“秧歌步”,跟音乐表演四.课堂总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拓展欣赏:中国北方民歌内蒙民歌:森吉德马、嘎达梅林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玛依拉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河北民歌:小放牛山西民歌:走西口、绣荷包陕北民歌:绣金匾西藏民歌:格萨尔王、北京的金山上、毛主席的光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进一步了解中国北方民歌的分类,加深对北方民歌豪爽、高亢风格的认识。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了解中国北方民歌的

33、分类,加深对北方民歌豪爽、高亢风格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音乐眼界,丰富学生的歌曲储备。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介绍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师:请同学们完整听赏一组同一风格区的音乐作品,然后概括这一风格区音乐作品的特点。草原风格区:蕴涵游牧民族粗犷的气质,苍劲有力。新疆风格区:受西域影响的音乐风格,活泼欢快。东北风格区:直白、豪爽的风格西北风格区:高亢的风格三.本单元总结:本单元,我们通过欣赏、演唱,了解了我国北方音乐的大致分类以及作品的风格。北方民歌如同北方人民一样,粗犷、高亢、豪爽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歌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思想、精神

34、凝聚而成的艺术成就,它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下节课,我们将继续领略朴实无华、风格多样的中国民歌。第四单元丝竹流韵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准备:PPT、CD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动:露一手认识“江南丝竹”中的演奏乐器教材分析:欢乐歌:江南八大曲之一,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表达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紫竹调:“紫竹调”是沪剧曲牌之一,由江南山歌、小调,经过长时间演化而逐步形成的,与江南丝竹的风格极为接近。卜算子.咏梅:这是一首由毛泽东诗词谱写的歌曲,旋律中融入了昆曲的元素,全曲舒展激昂,既有江南音乐的甜美、婉约的风格,又不失迎风奥霜的刚劲气势。

35、小巷风韵:歌曲以苏州评弹的曲调为基础,并插以短小具有苏州评弹典型特点的间奏,从而赋有浓郁的江南韵味,勾勒出江南古城粉墙黛瓦、垂柳轻舟的秀美画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1.欣赏紫竹调欣赏乐曲,说

36、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3.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4.完成P31/露一手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1.师: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3.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4.欣赏卜算子.咏梅

37、4.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5.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6.欣赏小巷风韵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水乡歌儿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赞美江南水乡的歌曲。过程与方法:用欢快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水乡歌儿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热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导入:1.播放欢乐歌(片段)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三.学唱体验:1.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

38、船)多,(歌)多。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2.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美丽景色。3.学唱歌曲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四.课堂总结:师:水乡是美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听:外婆桥、姑苏风光拓展:吴文化教材分析:姑苏风光(大九连环.码头调):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一段,整套大九连环是用5首江南流行的时调联结而成的民歌套曲,歌唱了江南名

39、胜苏州一年12个月的美妙景致和风情民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具有民谣风格的歌曲外婆桥,感受水乡孩子眼中家乡的变化,心中盼望去外婆家的急切心情。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姑苏风光,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州方言的独特腔韵,品位吴越音乐文化的魅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外婆桥:1.全班齐唱水乡歌儿多,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孩子的细腻、羞涩的性格。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水乡孩子还有什么样的特点?2.欣赏外婆桥,学生跟音乐轻唱,然后回答师:这首歌中,我们感受到水乡孩子活泼可爱的个性,以及去外婆家的迫切心情。3.跟音乐轻唱歌

40、曲三.欣赏姑苏风光1.简介歌曲:2.初听歌曲,留心歌词的读音。说说歌曲赞美了什么?3.复听歌曲,轻声哼唱。四.拓展了解吴文化1.跟音乐轻声演唱姑苏风光,说出曲名2.师:苏州是江南有名的古城,古代时称为“姑苏”,苏州一带地区称为“吴”,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这一带的传统文化吴文化3.简介吴文化:物质层面有巧夺天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有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有美轮美奂的丝绸苏锦,有名列全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有精细雅致的吴中工艺等。文化层面有“百戏之祖”的昆曲。有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有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有历史上被称为“南桃北杨”的桃花坞木刻年画。4.在音乐声中,将图片与

41、文字对应(写在作业纸上)五.课堂总结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歌曲外婆桥,感受到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欣赏了歌曲姑苏风光,感受了苏州方言独特的魅力。下节课我们将接着学习。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采集与分享:赞美家乡的歌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作业纸一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吴越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过程与方法: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优秀音乐作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写出你所听到的音乐作品名称。写出江南丝竹乐器的名称和分类。三.分享赞美家乡的歌师:你还知道哪

42、些赞美家乡的歌曲?四五.本单元总结:师:这一单元,我们感受到与上一单元北国豪情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江南丝竹的婉转流畅,水乡歌谣的天真活泼,昆曲表演的清新优美,苏州评弹的生动细腻在去年锦绣江南的基础之上,再次领略了江南音乐作品的特点与魅力。北方音乐的豪迈粗犷、南方音乐的温柔婉约,构成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族音乐,希望它成为你们永远的朋友。第五单元:连绵白桦林编写意图:本单元以“连绵白桦林”为题,展现东欧的异国风情: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绵延万里的白桦林,这里弥漫浪漫的气息,荡漾着民族觉醒的涛声。看天鹅湖上了掠影,升腾美丽的幻想。教学目标:通过演唱、听赏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俄罗斯民歌故乡、克罗地亚民歌

43、蓝色的雅德朗,让学生感受这几个国家民族音乐的风格,并在“节奏回应”、“旋律创编”、“设计演唱形式”等多种音乐活动中进一步走进音乐世界,领悟音乐语言的特点。通过欣赏波兰舞曲、跳蚤之歌、天鹅湖组曲、波罗维茨舞曲,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准备:PPT、CD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跳吧!跳吧!听:波兰舞曲(肖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演唱、听赏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听赏让学生感受这几个国家民族音乐的风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多种音乐形式的特点和魅力,认识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播放四小天鹅舞曲(片段),请学生说出曲名、曲作者以及国籍师:本单元,我们将开始东欧音乐之旅。二.学唱跳吧!跳吧!:1.乐句创编出示乐谱:2/433|55|544|544|2/422|44|433|433|画出两句的旋律线,找到他们之间的规律。根据这个规律,再编一句新乐句。2/411|33|322|322|老师为这3句加一个结尾句:2/455|67|211|211|完整唱4句乐谱。2.揭示曲名跳吧!跳吧!3.听歌曲范唱4.学唱歌曲,教师指导。注意重音的演唱。完整演唱全曲。三.欣赏波兰舞曲:1.出示肖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