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65303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高中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有答案)化学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 64 O 16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s)+ 12 O2(g)=CO(g) H=-110.5kJmol-1 (燃烧热)B.2H2O(g)=2H2(g)+O2(g) H=+483.6 kJmol-1(反应热)C.C2H5OH+3O2

2、=2CO2+3H2O H=-1368.8 kJmol-1(反应热)D.2NaOH(aq)+H2SO4(aq)=Na2SO4 (aq)+2H2O(l) H=-114.6 kJmol-1(中和热)2.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B.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C.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3.25时,下列溶液中微粒存在情况合理的是A.Fe2+、Mg2+、ClO-、Cl-能大量共存B.含Br-、K+、Na+、HSO3-的溶液,通入SO2后这些离子仍能大量共存C.含K+、Na+、NO3-、CH3COO-的溶液中

3、c(H+)D.硝酸钠和碘化钡混合溶液中,溶质离子浓度为c(Ba2+)=0.2m olL-1,c(Na+)=0.2molL-1,c(NO3-)=0.3molL-1,c(I-)=0.1molL-14.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B.由于Ksp(ZnS)Ksp(CuS),所以ZnS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CuS沉淀C.其他条件不变,离子浓度改变时, Ksp不变D.两种难溶电解质作比较时, Ksp小的,溶解度一定小6.图中a曲

4、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2Z(g)+W(s),H0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 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 D. 缩小体积7. 常温下,在pH都等于9的NaOH溶液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OH-浓度分别为amolL-1和bmolL-1,则a和b的关系是:A.a B.a=10-4b C .b=10- 4a D.a=b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催化剂不参与反应,但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C.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

5、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 子的百分数9. 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的pH分别为m和n(1下列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pH相同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前者pH变化小B.等温下,等浓度的CH3COONa和NaCN溶液pH,后者大C.HCN溶液和NaOH溶液不等体积混合后一定存在C(H+)C(OH-)=C(CN-)C(Na+)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是后者的10m-n倍10.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

6、2e-=2H2O;NiO(OH)+H2O+e-=Ni(OH)2+OH-当 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 H2O的还原 B. NiO(OH)的还原 C. H2的氧化 D. Ni(OH)2的氧化11.常温下,将100 mL的0.02 molL-1的Ba(OH)2溶液和100 mL的0.02 molL-1的NaHSO4溶液混合,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混合后的溶液A.pH=2 B.pH=12 C.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2molL-1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L-112. 25 、101 kPa下:2Na(s)+12O2(g)=Na2O(s) H1=

7、-414 kJmol-12Na(s)+O2(g)=Na2O2(s) H2=-51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Na2O的速率逐渐加快D.25 、101 kPa下,Na2O2(s)+2Na(s)=2Na2O(s) H=-317 kJmol-113. 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 Mg2+(aq)+2OH-(aq),若使固体Mg(OH)2的量减少,而且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MgCl2 B.加H2

8、O C.加NaOH D.加HCl14.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移向负极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13O2 =8CO2+10H2O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 =2O2-D.通入丁烷的一极 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26e-+13O2-=4CO2+5H2O15. 常温时,将pH=13的强碱溶液和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11,则强碱溶液和强酸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 1:9 B. 9

9、:1 C. 10:1 D. 1:1016.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C.0.2molL-1 CH3COOH溶液与0.1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D.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17. 常温时,将500 mLpH=a的CuSO4和K2SO4的混合溶

10、液用石墨电极电解一段时间,测得溶液的pH变为b(假设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整个电解过程中始终发现只有一个电极有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可以向溶液中加20(10-b-10-a)g CuOB.bC.阳极电极反应:4OH-4e-=2O2+4H+D.整个过程中是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铜单质18.在373K 时,把0.5 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 2NO2(g)。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化学平衡常

11、数K=1.8B.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C.前2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D.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19.现用p H=3的CH3COOH溶液和pH=11的NaOH溶液各V mL,进行中和滴定,当滴定到pH=7时,锥形瓶内溶液的体积为(滴定前后溶液未稀释、总体积不变):A.等于2V mL B.小于2V mL C.大于2V mL D.无法确定20.25时,pH=3的盐酸a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c(NH3H2O)=10-3molL-1的氨水bL,c(OH-)=10-3molL-1的氨水cL,c(OH-)=10-3molL-

12、1的Ba(OH)2溶液dL。试判断a、b、c、d的数量大小关系为:x k b 1A.a=bd B.bc C.bd D.cb21.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电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两极质量变化相同均为m(阴极)增=m(阳极)减B.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均伴随有电流产生C.氯碱工业和工业冶炼钠:所用原料、反应条件均相同D.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均有电子流向被保护设备并在其上发生还原反应22.有如下实验: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向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

13、浑浊;向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滤液b中不含有Ag+B.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g) Ag+(aq)+Cl-(aq)C.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2018高中生寒假专题】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23. 下列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2H+达平衡状态溶液呈橙黄色,滴加少量的浓硝酸,溶液变橙色,氢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一B.可逆反应Co(H2O)62+(粉红色)+4Cl- CoCl42- (蓝色)+6H2O达平衡状态溶液呈紫色,

14、升高温度,溶液变蓝色,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二C.可逆反应:2NO2 N2O4达平衡状态呈红棕色,加压红棕色变深,NO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三D.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0达平衡状态,升高温度,NH3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上图四24.下图是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盐酸(酚酞做指示剂)的滴定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ab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0 molL-1C.指示剂变色时,说明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当滴加NaOH溶液10.00 mL时,该混合液的pH=1+lg3

15、25.用石墨电极 电解500mLNa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阴、阳两极逸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分别为11.2L和8.4L,求原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A.1.25 molL-1 B.2.5 molL-1 C.0.50 molL-1 D.1.0 molL-1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填空题26.(6分)写出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或结构简式(1)2,2-二甲基-3-乙基己烷 ;(2)CH3CH(CH3)C(CH3)2CH2CH3 ;(3) 。27.(8分)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用0.

16、100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测定盐酸的浓度的实验。取20.00 mL待测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请完成下列填空:实验编号待测盐酸的体积(mL)NaOH溶液的浓度(molL-1)滴定完成时,NaOH溶液滴入的体积(mL)120.000.1024.18220.000.1023.06320.000.1022.96(1) 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2) 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约为 (保留小数点后叁位)。(3) 若滴定结束时,碱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终点读数为 mL。(4) 在上

17、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 。A.用酸式滴定管取20.00 mL待测盐酸,使用前,水洗后未用待测盐酸润洗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称量NaOH固体时,有小部分 NaOH 潮解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 E.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28. (12分)已知二元酸H2A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H2A=H+HA-,HA- H+A2-。试回答下列问题:(1)NaHA溶液呈_ _(填酸碱或中)性,理由是 。(2)某温度下,向10 mL、0.1 molL-1 NaHA溶液中加入0.1 molL-1 KOH溶液V mL至中性,此时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填字母)。A.

18、溶液pH=7 B.水的离子积Kw=c2(OH-) C.V D.c(K+) =c(Na+)(3)已知难溶物CaA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aA(s) Ca2+(aq)+A2-(aq) 0。一定温度下向浊液中通入HCl气体,c(Ca2+)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原因是 。(4)测得25时,CaA的Ksp为2.010-11。常温下将10gCaA固体投入110mLCaCl2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仍有固体剩余,测得溶液中c(Ca2+)=0.08 molL-1,则溶液中c(A2-)= 。29.(10分)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

19、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Al2O3(s)+ 2AlCl3(g)+ 6C(s)=6AlCl(g)+ 6CO(g) H=a kJmol-13AlCl(g)= 2Al(l)+ AlCl3(g) H=b kJmol-1反应Al2O3(s)+ 3C(s)=2Al(l)+ 3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C(s)+ 2NO(g) N2(g)+ 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时间(min)浓度(mol/L)010203040

20、50NO1.000.680.500.500.600.60N200.160.250.250.300.30CO200.16 0.250.250.300.30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 2、CO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在恒容绝热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g)的同时消耗nmolCO2

21、(g)b.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30.(14分)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1)装置A中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装置B中C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3)当铁电极的质量变化为19.2g时,a极上消耗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4)当 装置A中消耗0.05mol氢气时,装置B中溶液的pH为 。(溶液体积为100mL不变)(5)若将装置B改为电解精炼铜,则粗铜作 极,另一极反应为 。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12345678910BABCDDBDAD11121314151617181920BDBDACCABB2122232425DACDC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年级化学寒假作业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