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67583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2018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一、课程标准【主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组成的表示】内容标准:1. 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 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活动与探究建议: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二、学习内容与学情分析1.本课题的学习价值:一是通过学习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知道认识物质有三大领域:宏观组成符号表征(化学式)

2、微观结构,理解其内在联系。二是学会用化学的语言描述物质的组成。2. 本课题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核心内容:纯净物的三重表征。重点:(1)用什么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用化学式来科学简洁地表示。什么是化学式)(2)为什么要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意义,或这种表示方法有什么优点?)(3)怎样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怎样书写化学式,书写规则和方法)难点:(1)化合价的含义及化合价跟化学式的关系。(2)初步建立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本课题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3.学情分析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经知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任何纯净物都固定的元素组成。那么化学上是如何描述物

3、质的组成?这就是本课题的学习主题、前后内容的内在逻辑、以及学生学习的起点物质组成的表示。本课时学生始终围绕上面3个核心问题通过阅读、交流、讨论、练习,顺利、效达成学习目标。三、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科书,知道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并写出简单物质的化学式。2.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知道化学式中数字的由来,即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的关系。3.在教师引导下理解化合价的含义,并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知道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4.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同学们练习,能根据化合价写出简单物质的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化合价。5.通过交流讨论。能用化学的眼光从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化学符号(即化学式)三个角度认识物

4、质,从而深刻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四、评价设计1.通过学生参与小组交流和班级集体展示,教师课堂观察学生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和表达化学式的意义。2.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之后,教师通过课堂观察,看学生是否能独立、正确书写简单的、典型物质的化学式。3.通过教师的讲解,观察学生是否明白化合价的含义及化合价跟化学式的关系,是否初步建立“宏观物质微粒构成化学式”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4.通过设计课堂达标检测题,检测学习目标达成。五、学习过程学习主题一:化学上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教科书:一、化学式)【活动导入】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物质都是由元

5、素组成的,那么,化学上是用什么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为什么用这些符号表示?这些符号是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生:阅读课本阅读课本87页-89页有关内容。师:投放学习目标【交流已知】生依据学习目标,交流阅读、自学的所知、想知和困惑。【总结归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学习主题进行进行总结、归纳出: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用“H2O”表示“水”、用“NaCl”表示“氯化钠”。过度:为什么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而不是“Na2Cl或NaCl2 ”?学习主题二:怎样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教科书:二、化合价的含义,怎样依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交流已知】生小组交流、讨论。【活动探究1】师生共同分析H

6、、Na、Mg、O、Cl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通过分析形成化合物时电子得失或共用,理解化合价的含义,了解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总结化合价的基本规律。1.化合价决定了化合物中各原子间的数目关系2.化合价规则: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元素在相互化合时,是等价交换的。3. 【活动探究2】根据化合价规则书写化学式已知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过渡:为什么用要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学习主题三:为什么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教科书:化学式的意义)通过上面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式不仅能反应物质的宏观组成,而且还能体现物质的微观构成,因此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7、的组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化学式是怎样表示物质的组成的呢?【活动探究3】分析氯化钠、水、铜的化学式所能承载的意义。【总结归纳】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初步建立三重表征的思维方式。宏观: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1.表示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2.表示分子的构成【巩固练习】请说出化学式MgCl2 、CO2所表示的意义。【课堂小结】1.对照本节学习目标和本学习内容,检查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独立完成。2.请尝试用概念图或其它适当的的方式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课堂检测】(根据课时学习目标和内容重点设置合理的课堂检测题。)1、说出下列化学

8、式的意义CO2 O2 Cu2、请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H2 MgO NaCl3、根据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写出氯化钙、氧化铝的化学式。【作业】归纳并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拓展作业】回忆前面学过的内容,看看教科书中已经出现了哪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说出所表示的意义。注:此案例来自2018年12月威海市初中化学名师人选课堂教学研讨会,由荣成实验中学王华妮老师执教。本教案是在教学实录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在本次研讨过程中、教师先自主备课、上课。然后观课、研讨、重构,重点研讨如何基于课标进行课时教学设计、优化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通过不同教师、不同思路的同课异构,最后的施教效果非常好。主要体现在

9、:1.依据课标而不是依据教科书确定目标、内容和活动,没有按照教科书的线索设计教学方案,而是大胆对教材内容重整。2.教学主线清晰,单元目标与课标、课时学习目标与单元目标的一致性很好,课时学习目标、内容、评价的一致性也非常好。3.虽然本节课堂容量大(常规的要上2课时),但本节课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虽然是农村学校学生,但多化学生学的轻松、顺利、目标达成度非常高,极大改变与会教师对这节课的认识:对施教这节课有畏难情绪,化合价知识点难于突破。原因是教师不能从课标出发备课,不能从整体上深度把握教学内容,不理解本节知识的内涵,没有用观念来引领化学式的学习,而只是机械训练学生如何记忆化合价、如何书写化学式、如何记忆化学式的意义。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计划模板,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