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68532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1.4教学资源准备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锥形瓶、瓶塞、小松枝、樟脑丸粉末、火柴、放大镜、小烧杯、碘、光屏、玻璃片、课件(人工降雨动画等)、投影设备、教科书等.2教学过程实况摘录2.1复习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师:从前面的学习知道,物质一般以哪3种状态存在?生:固态、液态、气态.师:这3种状态之间可进行哪些物态变化呢?吸、放热情况如何呢?生:液态与气态之间有: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固态与液态之间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投影物质的三态变化图(略)2.2提出猜想(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师: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呢?不妨可以猜想一下.板书课题:

2、升华和凝华生猜想:能。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证实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生:用实验探究.2.3实验探究(教师启发下确定探究内容)师:实验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呢?生:探究固态和气态能否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师生共同讨论实验方案)师:请大家根据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交流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各小组交流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评估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通过适当的补充、修正和完善,最后确定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固态和气态能否直接发生物态变化.(2)实验器材:樟脑丸粉、锥形瓶、石棉网、酒精灯、小树枝、火柴、三角架、

3、放大镜等.(3)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4)实验步骤:在锥形瓶内放入适量的樟脑丸粉,并平铺在瓶底;将小松枝插入锥形瓶内,并加上盖子;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图1(5)实验中注意观察的现象:缓慢加热过程中,观察锥形瓶底部樟脑丸粉的状态变化;观察瓶内有何现象发生?停止加热冷却时,仔细观察锥形瓶壁及松枝上有何现象发生?学生实验:学生分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束后,交流各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最后达成共识,得出结论:固态和气态可以不经过液态直接相互转化.2.4分析论证(建立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师: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板书

4、(揭示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的物理本质.)师: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生:在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说明升华过程要吸热.师: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生:升华过程结束后,把酒精灯撤去,气态物质向外放热后凝华成固态物质,所以凝华过程要放热.师:可见,升华和凝华是一个互逆的过程.(拓展思路:物质转变为固态的途径,并结合实例分析区分变化途径的方法.)师:固态物质可以由哪些状态的物质、通过哪些变化而来?生:可以由液态凝固而成,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凝华而成.师:那么,由凝固而成的固态物质与凝华而成的固态物质在结构形式上是否相同?生猜想:有的说可能相同,有的说可能

5、不同.师:请大家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刚才探究实验中凝华在小松枝上的固态物质有怎样的特点?生观察后答:具有结晶状.师媒体投影图片(1)屋檐下的冰凌;(2)窗玻璃上的冰花.学生观察其结构特征,与同桌的同学讨论,得出区分的方法:具有结晶状的固态物质是经过凝华而成的.2.5知识应用(STS)(教师提供实例让学生判断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作出解释.)师:投影图片:(1)生产玻璃;(2)花瓣上的露珠;(3)冰袋降温;(4)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灯泡发黑.问:在这些图片中,哪些图片所反映的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生: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灯泡发黑是凝华现象.师:那其余图片中的现象各反映了哪些物态变化?吸热和

6、放热情况如何?生:(1)生产玻璃是凝固现象,要放热;(2)花瓣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要放热;(3)冰袋降温是熔化现象,要吸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师: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列举说出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举的例子最多?学生小组讨论,各小组交流列举的现象.教师启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各种物理现象,做一个有心人.2.6课堂练习(用口答方式解答并评价)A组:媒体投影(答案略)(1)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据北京晚报报道:2018年5月,阴天,气温约为一15,在新疆

7、罗布泊沙漠上覆盖着约510 c/n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 ra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 请你推测一下,这可能是什么现象?说出你的推测依据.古书千字文曾记载露结为霜,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B组:看动画解答问题师: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的不发达,古人遇到久旱不雨通常采用什么办法呢?你能想出解决的好方法吗?生:古人用拜神、求佛、祭天等方法求雨,但毫无效果.现在可用人工降雨来解决.师:播放动画人工降雨,要求学生找出在人工降雨过程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并完成下面的练习题: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

8、冰进入云层,很快 为气体,并在周围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云中的温度急 (选填上升或下降),加速了水蒸气的 和 ,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在下降过程中,小冰晶吸热熔化成水与小水滴一起下落到地上,少数大冰晶来不及熔化成水的,则以冰晶形式落到地上.(答案:升华,吸收,下降,液化,凝华)2.7实践活动(用信息快递的方式,教师作介绍,学生做实验)教师介绍碘与指纹破案(投影):在侦破案件时,常常需要从现场提取指纹,下面请大家模仿做一个实验,用酒精灯加热(宜小火以减缓碘升华的速度)烧杯(先用玻璃片盖住)中的碘颗粒,待烧杯中出现紫色气体时,将玻璃片拿去,用按有指纹(但看不

9、见)的白屏靠近烧杯口并不断来回移动,注意观察白屏上有否指纹显现出来.下面就请同学们动手做这个实验,当一回小小侦探家.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动手实验.不少学生惊呼指纹显示出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那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教师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解释提取指纹的道理.)2.8教学小结(师生共同归纳)本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和分析论证,学习了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规律及其应用,大家不仅学到了物理知识本身,还学到了一些科学研究方法,感受了物理知识的科学价值.2.9教学评价(利用师生间建立的互动连心驿站,利用投影展开教学评价)(1)学生自我和相互评价请你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A)掌握得很好

10、.(B)大部分掌握.(C)基本掌握.(D)没有掌握.你在与其他同学合作的过程中,觉得哪些同学的表现特别好(2)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表情来评价这节课的话,你会选择以下的哪一种(A)表示很满意,(B)表示比较满意,(C)表示不满意)呢?并说出理由.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最让你欣赏的是哪些方面?(A)教师能赏识学生,恰当给我们肯定与鼓励.(B)教师授课能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循序渐进,突出知识形成过程.(C)新课的导人设计.(D)教师提出的问题富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能引领学生自主学习.(E)其他方面.(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在大家的积极配合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学习得非常主动,积极动脑思维和动手实验,团结合作,融洽交流,大家成了课堂的主人,老师为学生们出色的表现感到欣慰.但是,学习知识不仅仅限于课堂,还要利用课外去拓展.2.10课外延伸(教师提供或学生自找课题进行课题研究)教师提供课题:冰箱中的霜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冰箱的制冷效果有什么影响?无霜冰箱是如何自动除霜的?请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写一篇小论文,一星期内发送至物理学习交流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