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68914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二、学生认知分析

2、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

3、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

4、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倾听 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阅读、分

5、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1)分子的体积很小;(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演示实验】教材P49“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生? 【问题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 【演示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问题6】请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观察,并描

6、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1A烧杯中无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2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3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B烧杯中的氨分子进入到了A烧杯中。 思考,得出结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思考,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对比实验的意义。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 【问题6】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观察,发现实验结果“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竟然不是10050mL”。思考,总结出:分子之间

7、是有间隔的。 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并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3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学生整理,记录。 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条理。环节三、学以致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请你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3.为什么物质可以由固态→液态→气态?4.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会上升?思考,交流表达。一是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