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肠癌术后的护理直肠癌 直肠癌直肠癌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部的肿块。界部的肿块。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由粘膜和粘膜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生长迅速下层发生,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肠癌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概概 述述p年龄中位数为年龄中位数为4545岁左右岁左右p低位大肠癌多见,直肠癌占低位大肠癌多见,直肠癌占60%70%60%70%p合并血吸虫虫病者多见合并血吸虫虫病者多见国内流行病学特点国内流行病学特
2、点病因病因直肠慢性直肠慢性直肠慢性直肠慢性炎症刺激炎症刺激炎症刺激炎症刺激直肠癌慢直肠癌慢直肠癌慢直肠癌慢性炎症刺性炎症刺性炎症刺性炎症刺激、息肉激、息肉激、息肉激、息肉饮食因素:饮食因素:饮食因素:饮食因素:高脂低纤高脂低纤高脂低纤高脂低纤维维维维遗传遗传遗传遗传因素因素因素因素大体分型大体分型 1 1、溃疡、溃疡型型 2 2、肿块、肿块型型 3 3、浸润型、浸润型组织分型组织分型 1 1、腺癌、腺癌 :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癌 2 2、腺、腺鳞鳞癌癌恶性程度恶性程度 1 1级级:高分化癌高分化癌,低度恶性低度恶
3、性.2 2级级:中度分化癌中度分化癌,中度恶性中度恶性 3 3级级:低分化癌低分化癌,高度恶性高度恶性 4 4级级:未分化癌未分化癌,恶性程度最高恶性程度最高浸润型浸润型肿块型肿块型溃疡型溃疡型分分 型型直接侵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直接侵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直接侵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直接侵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扩散与转移扩散与转移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至癌肿增大并有溃疡时,症状方明显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至癌肿增大并有溃疡时,症状方明显直肠刺激症状:癌肿刺激直肠产生频繁便意,致排便习惯改变,便直肠刺激症状:癌肿刺激直肠产生频繁便意,致排便习惯改变,便 前感
4、肛门下坠,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前感肛门下坠,有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晚期有下腹痛。粘液血便:癌肿破溃时,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血便是直肠癌病人粘液血便:癌肿破溃时,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血便是直肠癌病人 最常见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85%病例早期出现便血。病例早期出现便血。肠腔狭窄症状:随肿瘤增大,肠腔变窄,粪便逐渐变细,癌肿造成肠腔狭窄症状:随肿瘤增大,肠腔变窄,粪便逐渐变细,癌肿造成 肠管部分梗阻时可有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排便困难。肠管部分梗阻时可有腹胀,痛或阵发性绞痛,排便困难。晚期症状: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发生尿频、尿痛;侵犯骶前晚期症状: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发生尿
5、频、尿痛;侵犯骶前 神经则发生持续性剧烈疼痛,出现肝转移时有腹水、肝神经则发生持续性剧烈疼痛,出现肝转移时有腹水、肝 肿大、黄疸等恶病质。肿大、黄疸等恶病质。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大便潜血检查:高危人群普查手段大便潜血检查:高危人群普查手段 直肠指诊:直肠指诊:75%75%通过指诊即可诊断,通过指诊即可诊断,最主要和直接的方法最主要和直接的方法 直肠镜检:最有效可靠的方法直肠镜检:最有效可靠的方法 X X光钡灌肠光钡灌肠 其他其他“B”“B”超、超、CTCT等等 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CEA诊诊 断断u直肠指检:诊断直肠癌的最直接和主要的方法。约90%的直肠癌,尤其是直肠下
6、段癌、仅靠指检即可发现。直肠指检可触 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脓血。u直肠镜检:是诊断肠癌最有效、可靠的方法。可窥见肿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取介入组织作病检。u影像学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腔内B超;CT检查等。因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u大便隐血试验:是高危人群的初筛方法及普查手段。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一)手术治疗:(一)手术治疗:1、直直肠肠癌癌根根治治术术:切切除除范范围围包包括括癌癌肿肿,足足够够的的两两端端肠肠段段,以以侵侵犯犯器器官官的的全全部部或或部部分分,四四周周可可能
7、能被被浸浸润润的的组组织织及及全全直直肠肠系系膜膜和和淋淋巴巴结结。根根据据癌癌肿肿在在直直肠肠的的位位置置不不同同,有有以以下下几几种种术术式式:(1)局局部部切切除除术术;(2)腹腹会会阴阴联联合合直直肠肠癌癌根根治治术术(Miles手手术术);(3)经经腹腹腔腔直直肠肠癌癌切切除除术术(Dixon手手术术);(4)经经腹腹直直肠肠癌癌切切除除、近近端端造造口口、远远端封闭手术(端封闭手术(Hartman手术)。手术)。2、姑姑息息性性手手术术:晚晚期期直直肠肠癌癌病病人人发发生生排排便便困困难难或或肠肠梗梗阻时,可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阻时,可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处理原则处理原则(二)非手
8、术治疗:(二)非手术治疗:(1)化疗和放疗)化疗和放疗 (2)局局部部治治疗疗:对对低低位位直直肠肠癌癌造造成成肠肠管管狭狭窄窄且且不不能能手手术术者者,可可电电灼灼、液液氮氮冷冷冻冻、激激光光烧烧灼灼等等治疗治疗 (3)其其他他治治疗疗:基基因因治治疗疗、导导向向治治疗疗,免免疫疫治疗等治疗等 处理原则处理原则术后护理诊断术后护理诊断l 排便改变:排便改变:与疾病和化疗放疗有关。与疾病和化疗放疗有关。l 营养失调:营养失调: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排便摄入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排便次次 数增多、放疗后胃纳数增多、放疗后胃纳差有关。差有关。l 潜在并发症:潜在并发症:感染,放疗副反应等。感染,放疗副
9、反应等。l 焦焦 虑:虑:担心疾病预后,放疗的副反担心疾病预后,放疗的副反应和应和 家庭经家庭经 济过重有关。济过重有关。l 知识缺乏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护理缺乏疾病相关知识与自我护理的的 知识。知识。l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观察伤口渗血情况。l 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饮食应循序渐进。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后可进食。饮食应循序渐进。l 保持引流通畅,并遵医嘱定时冲洗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并遵医嘱定时冲洗引流管。l 长期置尿管者,应每日清洗尿道口,预防尿路感染。长期置尿管者,应每日清洗尿道口,预防尿路
10、感染。l 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可涂用氧化锌软膏或紫草油。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可涂用氧化锌软膏或紫草油。l 作好作好人工肛门人工肛门的护理。的护理。术后护理术后护理结肠造瘘口是低位直肠癌和晚期结肠癌病人行结、直结肠造瘘口是低位直肠癌和晚期结肠癌病人行结、直肠切除术后,在左下腹壁作一永久性乙状结肠或横结肠切除术后,在左下腹壁作一永久性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口,也称人工肛门。肠造瘘口,也称人工肛门。l结肠造瘘结肠造瘘口口:低低位直肠癌和晚期结肠癌病人行位直肠癌和晚期结肠癌病人行结、直肠切除术后,在左下腹壁作一永久性乙结、直肠切除术后,在左下腹壁作一永久性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口,也称人工
11、肛门。状结肠或横结肠造瘘口,也称人工肛门。l造口定位:造口定位:于术前于术前1 1天,协助医师进行腹部造天,协助医师进行腹部造口定位,结肠造口位置一般位于左下腹,一般口定位,结肠造口位置一般位于左下腹,一般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突出腹壁约为降结肠或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突出腹壁约1-1.5cm1-1.5cm,直径约,直径约3-5cm3-5cm。结肠造瘘口结肠造瘘口在左下腹壁做瘘造口在左下腹壁做瘘造口从造瘘口拉出结肠断端从造瘘口拉出结肠断端人工肛门术中人工肛门术中l造口的造口的活力活力:呈呈牛肉红或粉红色牛肉红或粉红色,表面,表面平坦且湿润平坦且湿润。l造口的造口的高度和直径高度和直径:造
12、口高度可以记录为造口高度可以记录为平坦、突出、回缩或脱垂平坦、突出、回缩或脱垂。一。一般般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突出腹壁突出腹壁1-1.5cm1-1.5cm,直径约,直径约3-5cm3-5cm。l造口的造口的形状及大小形状及大小:可记录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性,理想的造口为可记录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性,理想的造口为圆形。圆形。(一)结肠造口护理(一)结肠造口护理v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外层外层外层外层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
13、止感染。防止感染。防止感染。防止感染。(二)造口的开放前护理(二)造口的开放前护理 指导患者指导患者指导患者指导患者用温开水清洗用温开水清洗用温开水清洗用温开水清洗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皮肤,造口周围皮肤,用湿纱布或棉用湿纱布或棉用湿纱布或棉用湿纱布或棉球由内向外清球由内向外清球由内向外清球由内向外清洁。并在造口洁。并在造口洁。并在造口洁。并在造口周围涂以氧化周围涂以氧化周围涂以氧化周围涂以氧化锌油加以保护。锌油加以保护。锌油加以保护。锌油加以保护。(三)造口周围皮肤护理(三)造口周围皮肤护理(四)造口开放后的护理(四)造口开放后的护理l观察造口有无异常,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观察造
14、口有无异常,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观察造口有无异常,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观察造口有无异常,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 2 2 23 3 3 3天,天,天,天,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l保持造口清洁,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等清洁结肠造保持造口清洁,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等清洁结肠造保持造口清洁,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等清洁结肠造保持造口清洁,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等清洁结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口黏膜及周围皮肤。l造口扩张:造口开放后,即开始扩张,戴上手套,用造口扩张:造口开放后,即开始扩张,戴上手套,用造口扩张:造口开放后,
15、即开始扩张,戴上手套,用造口扩张:造口开放后,即开始扩张,戴上手套,用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示指涂以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 2 2 23 3 3 3指的关节处,指的关节处,指的关节处,指的关节处,在造口内停留在造口内停留在造口内停留在造口内停留3 3 3 35 5 5 5分钟,开始时每日分钟,开始时每日分钟,开始时每日分钟,开始时每日1 1 1 1次,次,次,次,7 7 7 710101010天后天后天后天后改为隔日改为隔日改为隔日改为隔日1 1 1 1次。次。次。次。(五)教会患者使用人工肛袋(五)教会患者使用人工肛袋使用
16、前清洁造瘘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除去胶片外面的使用前清洁造瘘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除去胶片外面的使用前清洁造瘘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除去胶片外面的使用前清洁造瘘口及周围皮肤并用软纸擦干,除去胶片外面的黏纸贴于造瘘口位置,轻压胶片环及其周围。黏纸贴于造瘘口位置,轻压胶片环及其周围。黏纸贴于造瘘口位置,轻压胶片环及其周围。黏纸贴于造瘘口位置,轻压胶片环及其周围。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一端,便袋关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一端,便袋关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一端,便袋关将便袋尾端包住夹子再与外夹相扣,再关闭夹子一端,便袋关闭完毕。闭完
17、毕。闭完毕。闭完毕。将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袋扣上,稳固便袋。将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袋扣上,稳固便袋。将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袋扣上,稳固便袋。将便袋两旁的扣洞用腰袋扣上,稳固便袋。便袋内容物超过便袋内容物超过便袋内容物超过便袋内容物超过1 1 1 1/3 3 3 3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时应将便袋取下清洗,替换另一便袋。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凉干备用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凉干备用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凉干备用便袋取下后拔开便袋夹,使便流入马桶,清洗凉干备用。l进食清淡易
18、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硬、粗糙、辛辣、油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硬、粗糙、辛辣、油腻的食物。腻的食物。l 腹泻时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番薯等产气的食物,避免腹泻时避免进食牛奶、豆浆、番薯等产气的食物,避免增加肠蠕动和增加排便的次数,并按医生嘱咐服止泻药增加肠蠕动和增加排便的次数,并按医生嘱咐服止泻药 l 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时少量多餐进食,注意休息。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时少量多餐进食,注意休息。饮食护理饮食护理l向向患者介绍造口产品的特点,指导选择合适的造口患者介绍造口产品的特点,指导选择合适的造口袋。袋。l指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包括少量多餐,均衡膳食;避免产生气、难消化、易产生导患者合理饮食
19、包括少量多餐,均衡膳食;避免产生气、难消化、易产生异味、容易导致腹泻或阻塞造口的食物;增加水分的摄异味、容易导致腹泻或阻塞造口的食物;增加水分的摄入。入。l指指导如何保护造瘘口,包括避免衣服和皮带过紧压迫造口;避免长期慢性咳嗽、导如何保护造瘘口,包括避免衣服和皮带过紧压迫造口;避免长期慢性咳嗽、提举重物;避免近距离接触性运动;避免弄湿、摩擦、碰撞造口部位;提举重物;避免近距离接触性运动;避免弄湿、摩擦、碰撞造口部位;2-32-3月月内每内每1-21-2周扩造口一周扩造口一次。次。l鼓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0、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外出时准备足够造口用外出时准备足够造口用品。品。l交交待患者定期门诊复查,注意观察造口情况。如果发现造口及周围皮肤任何不待患者定期门诊复查,注意观察造口情况。如果发现造口及周围皮肤任何不适或异常,立即赴医院就适或异常,立即赴医院就诊诊6 6.坚持完成各疗程的放疗、化疗等巩固性治疗,预坚持完成各疗程的放疗、化疗等巩固性治疗,预防复发。防复发。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腹部腹部/盆腔盆腔CTCT术后术后2 2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3-53-5年内每年复查年内每年复查如果临床提示异常则随时复查如果临床提示异常则随时复查 B B超、胸片超、胸片术后术后2 2年内每年内每3 3个月复查一次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结肠镜结肠镜术后术后2 2年内每年复查年内每年复查如果如果2 2次均阴性,以后每次均阴性,以后每3 3年复查年复查如果发现息肉每年复查如果发现息肉每年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