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23148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 和()2、()与()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课程目标按()整体设计,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和(),掌握最基本的()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 导()、()、()的学习方式。6、语文课程应致于学生()的形成和发展。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 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

2、叙文为主” 改成了 “能写(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资源和()资源。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和()的重要方式, 写作能力是()的综合体现。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 社会统,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 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 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 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

3、是他在教师对 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 德思想的核心。()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 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 就是案例研究。()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 把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 道自己在哪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 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 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10,每节课中

4、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 时训练全部智能。()三、单选题。(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2、()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3、阅读是学生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 学生的阅读实践。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卜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

5、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 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 略D

6、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0、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 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 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四、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A、B、C、D、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12年级要多认少 写。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A、B、C、D、3、各个学段的阅

7、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分角色读。表演读。默读A、B、 C、D、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参与程度探究精神A、 B、C、D、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 文态度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B、 C、D、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4.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六、案例分析题(20分)以某一学段或某种能力目标为重点,设计一个教学案 例。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答案、填空题。1、(知识与能力)、(过程

8、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2、(工具性)(人文性)3、(九年一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4、(自信心)(良好习惯)(语文学习方法)。5、(合作)、(自主)、(探究)6、(语文素养)7、(主人)(引导者)和(组织者)。8、(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9、(课堂教学)(课外学习)10、(表达)和(交流)(语文素养)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 . V2. V3. X4 V5. V6. V7. X8. V9. X10. X三、单选题。2 .C 2.A 3.A 4.B 5.B 6.A 7.D 8.C 9.D 10.D四、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9、3 .D2.A3.B4.C5.D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5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 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6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7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

10、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 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 意量的问题4、答:(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2 )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 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六、案例分析题(20分)以某一学段或某一种能力目标为重点,设计个教学 案例。语文新课标试题答案、填空题。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2、(工具性)(人文性)3、(九年一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和

11、价值观)4、(自信心)(良好习惯)(语文学习方法)。5、(合作)、(自主)、(探究)6、(语文素养)7、(主人)(引导者)和(组织者)。8、(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9、(课堂教学)(课外学习)10、(表达)和(交流)(语文素养)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 V 2, V 3. X 4 V 5. V 6. V 7. X 8. V 9.X 10. X三、单选题。1 . C 2. A 3. A 4. B 5. B 6. A 7. D 8. C 9. D 10. D四、多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 . D2.A3. B4. C 5. D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 .答

12、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4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 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 活5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 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 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6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

13、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 意量的问题4、答:(1 )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3 )双向 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二)、填空。(40分,每空2分)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与()的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 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

14、识汉字()个, 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 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 个左右会写。7 、 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 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8 、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 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 评价的核心是()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 置

15、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 一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 段一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一反思阶 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 一反思阶段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 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 神;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

16、展。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单纯 抽象的学习者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B、C、D、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C能够找到统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10、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 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

17、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 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 内打或打X, 20分)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 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 民族性。()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 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 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6、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 识、解答问题。()7、教学应注重思

18、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 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四、简答(10分,每小题5分)1、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五、论述(10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答案1、交际工具性 人文性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 文素养3、1600 800 2500 1600 3000 25004、自己想说的想象中的认识感想5、见闻感受想象- B、C、B、2、D、A D、C、D、D

19、三、vvvxxxxvxx四、1、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 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 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 断地学习生活2、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 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 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第五,团团围坐成摆 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 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 习失去依托

20、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座位设置老套, 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五、语文 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 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 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 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篇篇 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 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 为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 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 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 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 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 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