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75790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溶液为了帮助大家在考前对知识点有更深的掌握,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章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临沂中考)将家庭生活中的四种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白醋 C.味精 D.花生油【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溶液指的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选项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而蔗糖、白醋、味精都能溶于水,能形成溶液。2.下列关于溶质类属和溶液的名称正确的是()A.混合物、碘酒 B.单质、液态氢C.化合物、生理盐水

2、 D.氧化物、白酒【解析】选C。碘酒中溶质是碘,属于单质;液态氢不属于溶液;生理盐水中溶质是氯化钠,属于化合物;白酒中溶质是酒精,不属于氧化物,因为它由三种元素组成。故选C。3.(2018?大连中考)用下列物质清洗油污时,发生乳化现象的是()A.汽油 B.氢氧化钠溶液C.加洗涤剂的水 D.热水【解析】选C。加入洗涤剂的水清洗油污时,可以使油污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叫乳化,故C正确。4.下列方法一定能使20时,200 g很稀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降低温度接近0B.恒温蒸发足量水分C.加入足量2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D.加热使溶液温度升高,但不蒸发水分【

3、解析】选B。把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或改变溶液的温度等方法。由于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很稀,降低温度接近0也不能达到饱和;加入足量同温度的氯化钠饱和溶液,溶液中由于有多余的水,不能达到饱和;加热升高温度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不饱和。故选B。5.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水),下列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选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说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由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6.如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

4、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A.氯化钠 B.氢氧化钠C.冰块 D.硝酸钾【解析】选B。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使其晶体溶解应升温,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使其晶体析出也要升温,因此要达到效果需要加入溶于水放热的物质,在提供的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B是正确选项。7.(2018?烟台中考)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解

5、析】选D。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不正确;固体溶解度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B不正确;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C不正确;融雪剂的原理是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小于0,D正确。8.将80 g 10%的NaOH溶液与20 g 15%的NaOH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3% B.12% C.11% D.16%【解析】选C。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乳化作用的结果D.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解析】选A。一种溶液

6、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如海水等;固、液共存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用汽油除油渍,是利用了汽油的溶解作用;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和气体压强的影响,故选A。10.(2018?德州中考)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物质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C.将t2时物质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浓度不发生变化D.将t2时物质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两溶液的浓度AB【解析】选D。由曲线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25 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g/(25 g+100 g)100%=

7、20%;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因为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A和B溶液中均会析出晶体,溶液仍饱和,由于t1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小,所以降温后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D。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7分)11.(6分)请你各举一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溶液不是无色的。(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3)溶液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可做溶质,但不是

8、固体。【解析】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我们接触过的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等;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纯净物不是溶液,例如水、无水乙醇不属于溶液;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医用酒精溶质为酒精,其为液体,盐酸溶液溶质为氯化氢气体,其为气体。答案:(1)硫酸铜(或氯化亚铁等) (2)水(或无水乙醇等) (3)酒精(或氯化氢气体等)12.(6分)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述理由_。(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上

9、浮,你准备采取的方法是(要求写两点):_。_。【解析】(1)由于饱和食盐水中再加入食盐,食盐不会溶解,溶液的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故小球沉浮情况不变。(2)若使小球上浮,需通过增大饱和食盐水的密度,增大小球受到的浮力。答案:(1)沉浮情况不变。因为将食盐晶体投入饱和食盐水中,不会继续溶解,溶液密度不变,小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2)可升高温度后加入食盐晶体可加入硝酸钾晶体(其他答案合理也可)13.(8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10、 0 2.0 4.5 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填序号)。升温 降温 加溶质M 加水加另一种固体N 恒温蒸发水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解析】不饱和溶液改变温度时析出晶体的过程是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而65析出晶体为零,6550之间析出晶体多少却是未知的,所以无法判断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了加溶质、恒温蒸发水外,再就是降温,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时,仍然为不饱和溶液。答案

11、:(1)无法判断 (2)14.(12分)(2018?福州中考)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填“甲”或“乙”)。(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

12、是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判断和掌握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1)溶解度曲线的意义;(2)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t1时,乙的溶解度等于甲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故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使其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因为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甲析出晶体仍然饱和,乙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只要比较出t1甲的溶解度与t2时乙的溶解度大小即可,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解度的概念,t1时,甲的溶解度为65 g,故5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65 g2=32.5 g,因此加入20 g甲时,所得溶液不饱和,再加入30 g时不能完全溶解,此时溶液达到饱和,升温至t2时,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90 g,故5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90 g2=45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