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76530 上传时间:2019-01-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教科书是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本教材特别注重以探究学习为主线,精心设计主题内容呈现,实施功能性栏目的内在组合,促进知识迁移和运用。其显著特点是功能栏目普遍加强,围绕章的课题设有:章导学、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活动与探究、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交流与讨论、你已经知道什么、整理与归纳、本章作业及某些隐性栏目如科学方法介绍、实验安全操作规则、化学史实等。这些特定功能性栏目根据相关主题或课题内容,灵活运用,优化组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推进自主性、合作性、体验性、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体现了人的建构性学习方式

2、与真实的本质、知识的本质、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以及科学的本质的联系。二、教学建议: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颁布和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推行,中考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考核的重点已不再是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而是力求将化学问题摆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注重探究、体现开放。面对新形势下2018年的中考教师们应如何组织有效甚至高效的教学与复习呢?新授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如让学生通过

3、资料查询并结合生活实际,撰写小论文)、合作学习(如在复习过程中给各学习小组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班级交流)。2、积极发挥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作用化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积极发挥科学探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但是鉴于目前我市初中实验室建设还不完善的现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要积极发挥广大师生自身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探究教学的任务,例如,“对酸碱指示剂的探究”等简单的探究实验,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用品和器材,以减轻学校实验室的压力。3、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4、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达成共识,来完成教学目标。4、处理好学与练的关系初三化学处于启蒙阶段,知识浅、易听懂,如果教师不适时适当地安排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基础就会变得非常薄弱。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就可以为下学期的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复习1、明确方向,制定目标,选好资料首先要认真研究扬州市2018年中考化学指要。每年的指要对本学科的考试性质、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都有清楚的说明,特别从指要的修订内容,我们可以获得许多重要的信息,它反映了当年中考的新要求,因此必须

5、仔细的研究它,确定复习的目标,把握中考的重点和方向。另外,选择好复习资料也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个方面。2、紧扣课本、巩固“双基”,限量用题中考试题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突出“双基”的考查,是中考永恒的主题,只有落实基础,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复习选题上,精选历年各地中考试题,可纵横展开,也可多步设问,逆向思维等,这样,同学们才能真正透彻的理解这些典型试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推,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切忌因为开放性试题的出现,盲目搞“题海战术”。3、重视实验、科学训练、提高能力近几年中考化学关于实验知识的考核力度明显加强,分值有所增加,其试题的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强调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

6、用,另外,实验考核中还涉及对基本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以及“处理有关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实验能力考查的要求,因此,在实验复习时要多总结和多思考。同时,对中考中出现的新题型要适当的训练,讲究方法,用心体会,反思总结,提高能力。三.教学进度:(第一学期)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19.1-9.2第一章第一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2课时)9月1日上课29.3-9.9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2课时) 实验基本操作(2课时)39.10-9.16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1课时)第一章复习测试(2课时)49.17-9.23第二章第一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2课时)第二节

7、性质活泼的氧气(2课时)59.24-9.30第三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2课时)第四节 自然界中的水(2课时)610.1-10.7第二章复习测试(2课时)国庆节放假710.8-10.14第三章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2课时)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1-2课时)810.15-10.21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3-4课时)第三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2课时)910.2211.28第三章复习测试(1课时)第四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3课时)1010.29-11.4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2课时)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2课时)1111.5-11.11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

8、3-4课时)第三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2课时)1211.12-11.18期中复习考试、试卷讲评期中考试1311.19-11.25第五章第一节金属与金属矿物(2课时)第二节 铁的冶炼 合金(2课时)1411.26-12.2第三节 金属的防护和回收(2课时)第四节 石灰石的利用(2课时)1512.3-12.9第五章复习测试(1课时)第六章第一节物质的溶解(3课时)1612.10-12.16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2课时)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2课时)1712.17-12.23第六章复习测试(2课时)第七章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2课时)1812.24-12.30第二节 常见的酸和碱(4课时)1912.

9、31-1.6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3课时)第四节酸碱盐的应用(第1课时)元旦放假201.7-1.13第四节酸碱盐的应用(第2-3课时)第七章复习测试(2课时)211.14-1.20第七章测试(2课时) 期终复习221.21-1.27期终复习231.28-2.3期终复习考试期终考试242.4-2.9期终考试(第17章)2月9日放寒假(第二学期)周次日 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 注13.1-3.3第八章第一节 什么是有机物(1课时)第二节 淀粉与油脂(1课时)3月1日上课23.4-3.10第三节 蛋白质与维生素(2课时)第八章复习测试(2课时)33.11-3.17第九章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1课时)第二

10、节 化学与材料(2课时)第三节化学与环境(第1课时)43.18-3.24第三节化学与环境(第2课时) 第九章复习测试(2课时)53.25-3.31复习一二章64.1-4.7复习三四章74.8-4.14复习五六章84.15-4.21复习第七章94.22-4.28复习八九章期中考试104.29-5.5综合测试专题一 基本概念和原理劳动节放假115.6-5.12专题二 元素化合物125.13-5.19专题三 化学计算专题四 化学实验135.20-5.26专题五 化学选择题专题训练专题六 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145.27-6.2专题七 开放探究题综合复习156.3-6.9中考模拟训练166.10-6.16学生自主复习176.17-6.23中考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