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45周年心得体会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978-2023,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2012-2023,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强调“深化重
2、点领域改革,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要求“全方位大力度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在各地考察时对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充分彰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
3、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只有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我们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既扩大开放之门,又将改革之路走稳,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
4、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推进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奋进新征程,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准改革方向,明确目标任务,以科学的谋划、创新的魄力推进改革,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一定能推动改革开放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要求“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协同
5、高效,巩固和深化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创新性政策方面的改革成果,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强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只有牵住改革“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才能以重点带动全局,把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统筹全局、把握重点,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大问题谋划推进改革,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努力在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上再攻下一些难点。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
6、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要求“大兴调查研究,总结用好我国开放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开放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把国际经贸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摸准吃透,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力”。新时代以来,号召深圳“先行示范”,推动上海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赋予雄安更大改革自主权谋划改革全局、推动改革实践,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用好“传家宝”、做足“基本功“。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加强改革调查研究,多到矛盾问题集中的地方和部门去,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体察实情、解剖麻雀,既深入
7、研究具体问题,又善于综合各方面情况,在总体思路和全局工作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练就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过硬本领,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改革抓落实,强调“凡是议定的事要分头落实,不折不扣抓出成效”,要求“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指出“要有钉钉子精神,落实落细改革主体责任”。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示范引领下,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主动担责,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形成以上率下、协调联动抓改革落实的大格局。奋进新征程,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完善上下协同、
8、条块结合、精准高效的改革落实机制,下更大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我们就一定能推动改革开放新举措落地见效,更好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四十五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前进道路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谱写时代华章。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四十年沧桑巨变,四十载春华
9、秋实。从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贫困国家,到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阔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从“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到“包干制”鼓励多劳多得,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有了质的变化和根本性的变化,一幅生机勃勃的中国画卷正徐徐展开。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深刻地指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四十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始终坚决破除思维定势、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新时代催生了新使命,新矛盾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5周年的先进经验,升华为方法论,从而指导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论在变,但理念不能变。任何时候
10、都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植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但同时,还必须拥有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国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人心动荡,发展就是一句空谈。因此,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把“最大公约数”找出来,兼顾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肩负着更
11、重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改革开放45周年心得体会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1978-2023,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2012-2023,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把“坚持深化改
12、革开放”明确为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1978年12月18日,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就此拉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45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
13、巨变。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22年达到1210207亿元。过去10年间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自2017年起,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2022年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4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45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71元增长至2022年的368
14、83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纵观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走出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从北京中关村到上海张江,再到深圳南山;从杭州的互联网到武汉的光电子信息,再到常州的新能源当前,一个个创新高地正在崛起,一个个新兴产业集群蓬勃生长,创新正逐渐成为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首要驱动力。45年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早期的改革红利已经充
15、分释放,容易啃的“骨头”基本啃完,改革真正进入了“深水区”。史所罕见的世纪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保护主义的浪潮抬头,令全球化陷入空前危机,也让中国面临重重考验。45载波澜壮阔,新征程催人奋进。前进道路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谱写时代华章。在12月18号上午
16、有幸观看庆祝改革开放45周年的直播,观看此直播过后让我更加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今后发展的目标。让我受益良多,也让我感悟颇多。在此次直播中,介绍了许多对国家发展具有促进意义的人。他们有许多都已逝世,但我相信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必定为人们所熟知且不忘。还有部分都已为老者,他们的头发已花白,身躯也已佝偻,但仍坚持为祖国奉献,光这份精神就足以让人们学习与敬佩。期间还介绍了几名军人,当我们看到他们身上的奖章时,所有人都发出来惊叹,可见他们为祖国建设做了多少事。这些功勋也代表了他们的付出与心血,更是他们的骄傲。其中也出现了非常熟悉的面孔,譬如李谷一以及袁隆平老师,相信人们对他们都是非常了解与熟悉的。看过
17、春晚的应该不会忘记李谷一老师的歌声,她见证了新祖国每一年的成长。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是为全球所熟知的,因为他的发现与发明养活了全球各地多少万人,没有他可能就没有现在的中国。随后习近平主席还为各位颁发证书,以及进行演讲,习总书记讲明了新中国发展近45年的发展历程,并点明了当代中发展中适应方法与策略。当代中国新青年也需要学习当代新思想新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更为全球所熟知,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已逐步提升,在世界的舞台上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相信只要有着坚定的目标与信念,我国定会发展得更好。改革开放45周年心得体会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
18、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978-2023,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2012-2023,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45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之路,汇聚起新时代共创美好未来的澎湃动力。改革开放的历程中,上海尽显发展硬实力。诸多成果的背后是一系列新变化、新故事。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自贸试验区改革,上海正以“不破不立”的决心,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
19、动求变,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宝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收益增长,企业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引领钢铁业转型升级。政府职能转变,是上海自贸区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上海自贸区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改革创新成果。得益于2014年修订的负面清单,上海自贸区挂牌后的第一家外商检测认证机构一一美安康仅用半个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之路上,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从未停歇: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年一笔一画勾勒的改革蓝图,已化作大
20、潮涌动、千帆竞发、云卷云舒的壮美画卷。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是观察中国的窗口。今天,我们要通过这个政治中心窗口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改革领域迈向的新高度。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我们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推进内容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展现出了勃勃生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权益的重要保障。完善司法权力的运行机制,加强对人权的司法保障,以及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等一项项扎实的改革举措,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通过“晒账本”也可以让群众“看得见”政府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同时,让人
21、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之路上,一项项政治领域改革措施的“点”汇聚成了不断显现成效的“面”。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深圳,改革开放前沿。勇立潮头、披荆斩棘,深圳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伴随大开发、大建设,这里也成为了全面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一个优秀典型。为提升基层治理效率,深圳光明区创新体制,赋权31个社区党委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指挥
22、中枢,打造“社区大网格+小分格”,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新模式。透过社区这扇窗、迈进社区这扇门,听民声、解民忧,感知百姓的酸甜苦辣,成为检验制定和落实政策成效的“试金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社区考察调研。“神经末梢”“最后一公里”等生动比喻描绘了小小社区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如总书记所说:“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之路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今天,越来越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光明模式”不断涌现,在各地“平安员”对“实”与“质”的不懈追求与奋斗中,人民迎来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
23、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改革的力量引领社会的巨变,改革的步伐也将永不停歇。文化是国家与民族的灵魂,而改革则为文化赋予不断前行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一幅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宏阔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院团大胆改革,尝试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改革解放和发展了艺术生产力,打造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市场主体。传统与创新的融合碰撞,让更多的年轻人被成功圈粉,成为“新票友”。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在北京,一些文物空间变身为公共文化空间,展现出独特而旺盛的活力。在800多年前修筑的古塔下品读北京风貌,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中感受书籍
24、的魅力。书香的浸润,令文物建筑再度焕发生机,也激活了古都的文化记忆。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国推出了一系列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文化治理能力,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并不断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设计,发挥顶层政策的引导效应,正在撬动文艺生态从细微处发生改变,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站在新时代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
25、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凝聚起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在海南,曾经的公司白领佟烁创办了一家以咖啡为主题的创意工坊。佟烁说,建设海南自贸港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吸引了很多像他一样的创业者来到海南发展事业、寻求机会。甘肃临沈县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立的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2022年5月,黄河保护法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向临跳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当地提出的19条意见建议中,有5条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2017年开始,湖南省重点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建设了10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并统一命名为“芙蓉学校”。“芙蓉学校
26、全部投入使用后,10万余名农村孩子因此而受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在四川永丰村,从医20多年的周良伦见证了乡村医疗的变迁。如今,村里有了新诊所,医疗设施设备大大改善。新一轮医保改革后,村民医疗费用也进一步降低。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在江苏南京,退捕渔民周敞民成为了一名长江巡护员,为保护长江江豚等珍稀物种做贡献。根据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比五年前增长23.42%。中国的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的成果,由所有人分享,改革的伟大历程,也由
27、每一个人参与和见证。改革开放45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史是一部当代史,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新中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战胜了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也正是由于改革开放,我们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旗帜举住了、举稳To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的伟大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使国家走向了富强,人民实现了富裕。从1978年到2020年,我
28、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提高到超过100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从226美元上升到100Oo美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基本为零,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8岁。所以,45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了,踏入中等发达国家的门槛,使我们的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
29、新时期。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国情,在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这期间改革开放每前进和深入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明确和清晰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逐渐形成,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当然,改革开放也是有成本和代价的,没有不付出成本的
30、改革。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过程,从长期看改革会让所有人受益,但短期可能会让一部分人承担代价。改革是一场试验,凡试验都可能有对有错,有成功有失败。每一阶段改革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突出的矛盾,但同时可能引出新的矛盾,因此,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与时俱进的过程。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作为,作为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
31、我要把“改革开放史”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契机。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史,融会贯通,学思践悟,切实把“四史”学习教育融入到纪检监察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厚植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建设,时刻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敢于迎难而上,突破攻坚,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以改革开放精神,为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改革开放45周年心得体会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32、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1978-2023,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造就了蓬勃发展的今日中国。2012-2023,更高举起的改革大旗,推动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把“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明确为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
33、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
34、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工作部署,并多次在重要场合强调“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
35、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60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改革精神,亲自挂帅出征,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带领全党奋力突破、攻坚克难。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
36、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进入新时代,我们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夯实“中国之治”基石,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风雷激荡的新时代改革开放大潮中,一系列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改革为先导、向改革要动力,亿万中华儿女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谈谈切身感受.一、衣着方面的变迁:五、六十
37、年代,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衣衫破烂不堪,春夏秋冬就一身衣服,根本无法更换,记得七三年上师范,全家都为我高兴,可是上学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妈妈非常为难,只好与嫂嫂子商量,把她的结婚的衣服让给我穿上.当时我特别激动,对嫂子倍感谢意.体面的来到师范学校,同学们都很羡慕.冬季学校举行越野赛,我也报了名.可是自己连秋裤都没有,怎么能轻松完成任务呢?当时我只能舍脸和最好的同学借了一条补丁摞补丁的破秋裤参加比赛.回想起来十分寒酸,而现在,自己的内衣也有十几套,外衣各式各样,应有尽有,上到千元,下到几百元不等,皮衣、羊绒大衣、高档流行时装任意穿着,真是冬有棉,夏有单,穿着舒适,美观大方.二、饮食方
38、面以前我们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饿得哇哇哭,到了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噜噜直叫,根本睡不着觉.白天饿得双眼冒金星,一片漆黑.整天盼望着过春节,因为到春节才能吃上顿饺子,吃上顿保饱饭.而现在,天天大米、白面,顿顿有肉、鸡、鸭、鱼不断.天天像过年一样,吃喝不愁,餐桌食物丰富多样.随着季节,吃着时令的新鲜疏菜、水果,就连做饭都发愁不知道吃什么啦.因为过年都不觉新鲜啦.三、住房方面的变化记得我和爱人恋恋爱时,他家四口人,只住一间半小平房,还是职工宿舍.公婆住一间、爱人和小叔子住一间,二上下床,偶尔我去一次,都没地方住,爱人只好到哥嫂家挤住一夜.我们结婚时,公爹从服装厂争取一间不到十平米的房子.家具也很简
39、单,一个大衣柜、一个小衣柜,一个三屉桌,两把椅子,一张床,这就是全部家当.1980年公爹单位分一套三居室,全家人喜气洋洋搬进了楼房.1990年我爱人单位也分到一套三居室,我们把房子进行装修,帖上了壁纸,买了全套家具,什么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连作梦也没有想到,1990年爱人单位为了改变职工住房条件,又在良乡西潞园购买了楼房,我们又分到近九十平米的三居室.再次装修,上了档次,居室宽敞明亮,更换全套家具家电,一家四世同堂,幸福美满,齐乐融融,生活无忧无虑,我感到非常称心如意,同时我还给儿子在市里购买了一居的楼房,这都托共产党的福,子女工作顺心,安居乐业,我们老俩尽享天伦之乐.四
40、出行方面的变迁过去人们出行全靠两条腿,无论多远都是步行.记得上小学时,离家五十多里地,每天同学们都三一群两一伙结伴步行回家吃午饭.当时乘坐公交车只需伍角钱,但是都舍不得花,因为根本就没有钱.而现存我们出行非常方便,各种各样的公交车四通八达,而且车费打折,百姓得到了实惠,出行的人们越来越多.上街购物还需打的,三轮人力车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达到家家有汽车,无论大街大小巷到处都看行驶的私家车,我家也先后购买了两辆汽车,有事一踩油门,想到哪就到哪!出行特别便利.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家的巨大变化,是党政策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挥自己的光
41、和热.望我们祖国更加强大.我为生长在这样的国家里深感骄傲和自豪.使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家的巨大变迁。改革开放45周年心得体会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5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1978年是个不平凡的年份。那一年,中华大地吹拂起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1978年12月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闭幕。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就此实行。今年是全面贯彻党
42、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10周年。45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和全面深化改革10周年。过去45年间,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新矛盾新挑战,以
43、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11月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就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等进一步作出部署。而类似这样的会议,一直贯穿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改革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一个国家在发展中会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党中央都要去识别问题、判断问题,以及想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改革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一招。中国为什么一定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时间回到2012年秋,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此时的中国,再次走到了事关前途命运的历史关口。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经济长期高速增长
44、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不断积聚。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剩下的那些难啃的“硬骨头”,改不改、怎么改,成为摆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一道时代课题。改革从1978年开始到2013年已经进行了35年,当时在改革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中国改革改得差不太多了,但实际上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包括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市场体系仍然不完善,必须通过全方位深化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为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来开辟道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当年12月,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深化改革的
45、大幕由此拉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最重要的一个经验,或者一个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加强党的领导,而加强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成立了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总书记担任组长。从十九大开始以后,把这个领导小组改成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委员会。深改组一共开了40次会,深改委开了30次会,根据这70次会议最后推出的各种改革方案和举措有2485项。全面深化改革要“怎么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涉及的改革举措全面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靠某个部门单兵突进行不通,不能再“头痛医头”,更不能九龙治水”,各领域改革必须统筹推进、重点突破。而对这项极为宏大的工程来说,要做到这一
46、点必须有强有力的顶层设计作为支撑。全面深改的领导机制是1+6的组合,也就是说由深化改革办公室加上6个专项小组所组成,在每一个领域都出台了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及具体细化分工实施方案。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十年前的中国经济,正在遭遇一场“倒春寒”,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让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人们心中有了疑虑。是否要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守住GDP的高增速呢?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杰”的重大论断。“新常杰”,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经济结构需要升级,发展动力需要转换。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改变过去以GDP论英雄的认识,要摆脱传
47、统的GDP焦虑,要把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提高发展质量上面来,真正着眼到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问题上来,从而切实去增强中国经济面向未来长远发展的竞争力。发展方式的改革要从何做起?问题的症结出在哪儿呢?2015年前后,在钢铁大省河北,由于钢材市场需求回落,价格不断下降,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行业的寒冬。不仅仅是钢铁,当时,煤炭、水泥等多个行业也都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与产能过剩同时存在的还有供给不足,一些中高端产品,包括家庭日用品,很多人都会选择从国外购买。如何让供给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变化?2015年,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思路,以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为切入点,让过剩的产能退烧,同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经
48、过多年改革,我国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升。以钢铁为例,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过程中,完成了多项世界前沿技术的研发并投入使用,带动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一大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我们要通过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各项改革举措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被形容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特殊的收藏品一一被封存的109枚公章,来自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早年间,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办事要跑很多部门,可能要盖几十甚至上百个章,十分不便。2014年
49、5月,滨海新区成立全国首个“行政审批局”,将分散在多个单位的数百项审批职责归并到一个部门,由1枚公章取代了109枚公章。这些废弃的公章,成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个生动见证。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简政放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我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大大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L81亿户,是2012年的3倍多。大大削减了政府一些没有必要的行政审批事项,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带来生活的便利、服务质量的提升,反过来也会作用到经济上面,使得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各种各样的阻力,更好地享受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从而使得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被摆在国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