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为何多洞府.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98171 上传时间:2019-0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为何多洞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桂林为何多洞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林为何多洞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为何多洞府.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桂林为何多洞府咏桂林(宋)陈藻桂林多洞府,疑是馆群仙。四野皆平地,千峰直上天。石灰岩分布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洞穴。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天下山水甲桂林。请看无山不有洞,可知山水贵虚心。是啊,在这里“无山不有洞”,里面都是空空的,原来外表看着很完整的山头,里面都是“虚心”呢?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桂林的洞穴特别多?有人说:这是地下水和石灰岩作用,慢慢溶蚀的结果。请问,这个说法对吗?这样解释很对,也不全对。说它对,因为水和石灰岩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随水流走就能形成空穴,在外界条件改变时,如温度升高等碳酸氢钙就会分解,生成碳酸氢钙,这样石灰岩就搬家了,会就是说的溶蚀作用。我们看见的各种各样的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都是这种作用形成的。说它不对,是由于这个答案还不完整。只靠水一点一滴溶蚀周围的岩石,要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洞穴是不行的。仔细分析一下地下洞穴的形成过程,还有别的作用参与呢。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地下水从裂隙里渗流出来,逐渐溶蚀扩大了缝隙。当空洞顶部的岩石缝隙扩大后,就会发生岩块崩落,跌成无数碎屑。后来这些碎屑被地下水流冲带走了,空洞也就慢慢扩大了,最后形成了巨大的地下洞穴。原来石灰岩溶洞是以地下水溶蚀为主,加上重力崩塌和地下水冲刷等许多作用,共同完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