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12369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教案:无机推断常见突破口教案【考点分析】无机化学推断题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的题型之一。该题型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考容量大,逻辑推理严密,综合性强等特点;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转化型、图表型等。这类题一方面考查中学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考查考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其解题思路一般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正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换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无机化学推断题中学阶段常见的可作为突破口的主要有以下六类。方法一:根据物质的特殊颜色推断知识准备:物质颜色1.白色固体Fe(O

2、H)2、CaCO3、BaSO4、AgCl、BaSO3、铵盐,白色。黄色腊状固体:白磷淡黄色或黄色:S 黄或浅黄、FeS2 黄、AgI 黄、Au 黄、Na2O2 浅黄、AgBr 浅黄、红色或红棕色:Cu 紫红、 Cu2O 红、Fe2O3 红、Fe(OH)3红褐色黑色:C、CuS、Cu2S 、FeS 、MnO2、FeO、Fe3O4(磁性物质)、CuO、PbS 、Ag2O棕黑紫黑色:I2 紫黑、KMnO4 紫黑2.有色溶液: Cu2+蓝、 MnO4-紫红、Fe2+ 浅绿、Fe3+ 棕黄、Fe(SCN)3 血红、NO2-浅黄。氯水浅黄绿色、溴水橙黄色、碘水棕黄色、溴的有机溶液 橙红红棕、I2的有机溶液

3、 紫红3.有色气体: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NO2、(红棕色)、I2(紫色)O3(淡蓝色)4.物质的状态、气味硬度等:呈液态的金属单质:Hg 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Br2常温呈气态的单质:H2、O2、Cl2、N2、F2、稀有气体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NH3、HCl、Cl2、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地壳中元素的含量:O、Si、A、Fe、硬度最大的单质:C(金刚石)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C方法二、根据特征反应现象推断知识准备:特征反应现象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加热恢复原颜色的是SO2,不恢复的是Cl2、NaClO

4、、Ca(ClO)2等次氯酸盐、氯水、过氧化钠、过氧化氢、活性碳等3. (由白色灰绿红褐色)4.能在空气中自燃:P4 5.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NO6.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O2、O27.通CO2变浑浊:石灰水(过量变清)、Na2SiO3、饱和Na2CO3、浓苯酚钠、NaAlO28.气体燃烧呈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呈蓝色:CO、H2、CH49.遇酚酞显红色或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碱性气体)10.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l2、Br2、FeCl3、碘水等。11.加苯酚显紫色或加SCN-显血红色或加碱产生红褐色沉淀,必有Fe3+12.遇BaCl2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

5、淀,可能是:SO42、Ag+、 SO3213.遇HCl生成沉淀,可能是: Ag+、 SiO32、AlO2、S2O3214.遇H2SO4生成沉淀,可能是:Ba2+、Ca2+、S2O32、SiO32、AlO215.与H2S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的气体有Cl2、O2、SO2、NO216.电解时阳极产生的气体一般是:Cl2、O2,阴极产生的气体是:H217.两种气体通入水中有沉淀的是2H2S+SO2=3S+2H2O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NH4NO3)18.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是Ba(OH)2与(NH4)2SO4或(NH4)2CO3或

6、(NH4)2SO3Na2S2O3溶液与强酸 强烈双水解可溶性铁盐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19.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H2S和SO2及它们的盐、活泼金属、不饱和烃、醛、酚、碱20.两物质反应先沉淀后溶解的有:CO2与Ca(OH)2或Ba(OH)2、NaOH与铝盐、氨水与AgNO3、强酸与偏铝酸盐知识准备:依据特征结构1.正四面体型分子:CH4、SiH4、CCl4、SiCl4、P4等。2.直线型分子:乙炔、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等。3.平面型分子: 苯、乙烯等。4.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过氧化钠(Na2O2)、二硫化亚铁(FeS2)等。5.10个电子的离子:O2 、F、Ne、Na+、Mg2+、A

7、l3+、NH4+、H3O+、OH、 NH210个电子的分子:CH4、NH3、H2O、HF6.18个电子的分子:Ar、F2、SiH4、PH3、H2S、HCl、H2O2、C2H6、CH3OH、CH3NH2、CH3F、 NH2 OH、 NH2NH2 等; 18个电子的离子:K+、Ca2+、HS、S2、Cl、O227.9个电子的粒子:OH、CH3、NH2、F方法三、根据特殊反应条件推断知识准备:熟悉具有特殊反应条件的反应,多数是重要工业生产反应1、高温条件C+H2O H2+CO,4FeS2+11O2 2Fe2O3+8SO2,3Fe+4H2O Fe3O4+4H2,CaCO3 CaO+CO2,SiO2+C

8、aCO3 CaSiO3+CO2,SiO2+2C Si+2CO,SiO2+CaO CaSiO3,C+2H2O CO2+2H2,SiO2+Na2CO3 Na2SiO3+CO22、高温高压催化剂:N2+3H2 2NH33、催化剂、加热:4NH3+5O2 4NO+6H2O 2SO2+O2 2SO3 2KClO3 2KCl+3O24、放电:N2+O2 2NO 3O2 2O3 (放电或电弧)5、电解2NaCl+2H2O 2NaOH+H2+Cl2 2H2O 2H2+O2方法四、根据特征转化关系推断知识准备:1、一般思路是找出特别的变化关系,用可能的几种情况试探,得出合理答案.2、掌握一些特别的连续变化关系(

9、2)AA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NH4)2S或NH4HS;(NH4)2SO3、NH4HSO3(3)形如 的反应,中学化学里常见的有:3、注意几个典型转化关系三角转化:4、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2)金属非金属(3)非金属非金属(4)非金属金属5、与碱反应产生气体铵盐: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NaHS等) 、弱酸的氨盐NH4HCO3、(NH4)2CO3、NH4HSO3、 (NH4)2SO3、 (NH4)2S、NH4HS等、氨基酸等;7、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8、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单质 (

10、2)化合物9、气体反应特征(1)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2)蓝色:CO在空气中燃烧;(3)淡蓝色:H2S、H2、CH4、CH3CH2OH、S等在空气中燃烧;(4)明亮的蓝紫色:S在纯氧中燃烧; (5)金属的焰色反应烟、雾在空气中形成白雾的:HCl、HBr、HI、NH3等气体及浓盐酸、浓硝酸;相遇形成白烟或固体的:NH3+HCl、NH3+HBr、NH3+HNO3、H2S+SO2、H2S+Cl2;燃烧时出现白色烟雾的:(P+Cl2);燃烧时出现棕黄色烟的:(CuCl2)。10、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1)铵盐(2)硝酸盐(3)硝酸:4HNO3=2H2O+4NO2+O2(4)碱式碳

11、酸铜:Cu(OH)2(CO3)2= CuO + 2CO2 + H2O(5)碳酸氢盐:2NaHCO3 Na2CO3+H2O+CO2;Ca(HCO3)2 CaO+H2O+2CO2方法五、根据特殊工业生产推断知识准备:重要工业生产反应1、煅烧石灰石2、煅烧黄铁矿3、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4、氨的催化氧化5、合成氨6、电解饱和食盐水7、工业制盐酸8、高炉炼铁9、工业制取漂粉精10、工业制水煤气11、硅酸盐工业方法六、根据特征数据推断知识准备:近两年计算型推断题成为高考热点之一,解这类题时要善于抓住物质转化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例COCO2,NO NO2,SO2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原子,相对分子质

12、量变化均为16 );放出气体的体积或生成沉淀的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含量;气体的相对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比;电子总数;质子总数等重要数据。【07-08高考再现】图中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I的化学式为_;J的电子式为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F的水溶液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

13、程式_。【解析】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可考虑是H2O,由于B为固体单质,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气体单质K,可知B为活泼金属,K为H2。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产生,说明I中含有氯离子,可考虑是NH4Cl,由此可说明E可能为NH3或HCl,若E为HCl,则A为Cl2,则Cl2和金属B反应后生成物的金属氯化物不会和水发生反应,可知E不是HCl,E应为NH3,H为HCl,则A为N2。考虑到H和F反应生成J和水,说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F是碱,J是氯化物,而题中描述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因此可考虑是CaCl2,由此可推知金属B为钙,钙和氮气反应后的产物

14、氮化钙的性质类似于氮化镁,能在水中发生强烈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钙和氨气。答案:(1)NH4Cl; 。 (2)Ca3N2+6H2O = 3Ca(OH)2+2NH3。 (3)2OH-+Cl2 = Cl-+ClO-+H2O。2.(13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b.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_。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

15、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_。(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_。【解析】根据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可知单质X为N2,因此其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再根据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可知单质Y为H2,单质Z为Cl2,离子化合物丙为NH4Cl。(2)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通常用排空气法收集,而考虑到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同时本题中烧瓶需倒置,因此导气管应长进短出

16、。制备氨气常采用三种方法,本题中采用固固加热法制备,因此试管中的试剂常用NH4Cl和Ca(OH)2。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因此使得溶液变红。(3)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物有PCl3和PCl5,其中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全是8电子结构,PCl5分子中的磷原子周围已超过8个电子,因此丁的化学为PCl5。(4)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PCl5+NH4Cl = 4HCl+x(另一化合物),根据质量定恒守恒和另一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48可得x等于1/3,化合物的化学式为P3N3Cl6。答案:(1) 。 (2) 。NH4Cl、Ca(OH)2(合理答案均给分)。NH3H2O NH4+ +OH-。(

17、3)PCl5。 (4)P3N3Cl6。3.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周期第_族。(2)在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在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填写序号)。(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将化合物D与KNO3、KOH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解析】本题的突破点是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

18、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和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可先确定I为Al,K为NO2; 第一条线索由反应入手可知:A是SO2、B是SO3、C是H2SO4,D是Fe2O3,反应为铝热反应,则产物G是Fe。第二条线索是由K 是NO2入手,推出L是NO,J为HNO3,M是Fe和HNO3反应得到的产物,可能是Fe(NO3)3或Fe(NO3)2,而根据M与C溶液反应可生成NO气体,可断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M只能为Fe(NO3)2溶液;第三条线索是Fe(NO3)2(M)与H2SO4(C)反应得F为Fe(NO3)3,E为Fe(OH)3,到此框图中的物质全部推出。答案:(1)四(或4);。(2)1:2。(3)。(4)3F

19、e2+NO3- +4H+ = 3Fe3+NO+2H2O。(5)Fe2O3+3KNO3+4KOH 2K2FeO4+3KNO2+2H2O。4.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 I2+Z+H2O常作为Y的临定反应。(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4)气体(CN)2与X化学

20、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原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 1g,MmRn质量为 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用含 和a的代数式表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元素周期表确定元素和元素组成物质的性质。本题属于推断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知识,要求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同时,对常见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大胆猜测,仔细验证,即能得出正确

21、答案。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Cl2,根据反应式:Y+2I-+2H+=I2+Z+H2O,可知Y中必含有O,其为气体单质,只能是O3,故Z是O2,据此可知Y和Z是同素异形体;O3的漂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是不可逆的,而SO2的漂白具有可逆性,受热能恢复原色,故可以加热区分;证明Cl2比S的氧化性强,可以从其单质的置换,氧化变价金属呈现的价态不同等多方面体现;HCN的结构简式为:H-CN,KCN溶液呈碱性,是由于其中的CN-水解的缘故;足量的Z与盐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根据原子守恒,可知R为O,据此反应式可写为:O2+MCO3= CO2+1/mMmRnw1 w244 1

22、/m(am+16n),列比例式整理得:m:n=16答案: (1)c(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3)2Fe+3Cl2 2FeCl3 Fe+S FeS(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4)H-C=N CN-+H2O HCN+OH-(5)165. V、W、X、Y、Z是由周期表中120号部分元素组成的5倍化合物,其中V、W、X、Z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上述5种化合物涉及的所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1)5种化合物分别是V 、W 、X 、Y 、Z :(填化学式)(2)由上述5种化合物中2种化合物反应可生成一种新化合物,

23、它包含了5种化合物中的所有元素,生成该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3)V的电子式是 。【解析】抓住信息Z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即Z一定含有H元素;X为无色无味气体,且有两种元素组成,说明X为一种氧化物,无色无味可推测X为碳的氧化物,由此推测Z是碳氢化合物,X二氧化碳(注最好限制,否则填写一氧化碳也合理)。V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根据V +H2O-Y +Z (含C和H),说明V中含有碳和另一种元素,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可以确定五种化合物所涉及的元素只有四种,其中有C、H、O三种元素,根据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5,可以确定另一种元素为钙。由于v只有两种元素,这样就可以可以确定V是CaC2 、由此推测Y是Ca

24、(OH)2 、Z是C2H2。W只有两种元素,且W与水反应生成Ca(OH)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确定W是CaO。答案:(1)CaC2 CaO CO2 Ca(OH)2 C2H2(2)Ca(OH)2+2CO2= Ca(HCO3)2,(3)Ca2+ C C6.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

25、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反应后溶液的pH 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_;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解析】固态单质A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为SO2,C为SO3,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80=4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不是C),则D为H2SO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E为H2SO3。答案:(1)H2+S 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2)H2SO3 + 2H2S=3S + 3H2O。(3)C+2H2SO4(浓) CO2

26、 +2SO2 +2H2O或Cu+ 2H2SO4(浓) CuSO4 +SO2 + 2H2O等。(4)H2SO3 +2OH = SO32 + 2H2O。大于;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增大;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7.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

27、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3)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4)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解析】根据题给物质,包括Fe2O3,Fe,CuO,C,Al,根据(1)中现象,可知不含Al,Y为亚铁盐溶液,固体为Cu和Fe;Z为一种气体时

28、,浓酸为硫酸,其:C+2H2SO4(浓) CO2+2SO2+2H2O,通过碳酸氢钠后,气体只有CO2, 若是两种气体时,浓酸为硝酸,C+4HNO3=CO2+4NO2+2H2O,通过水后,气体为CO2和NO;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生成的FeCl3逐渐与铁粉和铜粉反应生成CuCl2和FeCl3,溶液阳离子为Cu2+,Fe3+和H+;氯化亚铁溶液中加淀粉碘化钾和H2O2时,其反应为:2Fe2+3H2O2+4I-=2Fe(OH)3原样品中加足量稀硫酸,Y溶液中不出现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不存在铁和铝,故其可能组合为:CuO和C或CuO、C和Fe2O3。【答案】【模拟组合】1.有一种白色粉末由等质量的两种物

29、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实验。(1)逐滴加入6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3)逐滴加入6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下列混合物中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 )A.NaHCO3、AgNO3 B.BaCl2、MgCO3C.NH4HCO3、MgCl2 D.CaCl26H2O、Na2CO3【解析】根据实验(1)可排除A组。根据实验(2)可排除B组。根据(3)分析C和D组,只有D组中的氯化钙可以跟硫酸反应留下的白色不溶物硫酸钙(硫酸钙微溶)

30、。所以选D。要注意,作为选择型推断题,也可以从选择项入手进行验证,逐项判断跟题干中各个条件是否吻合。答案:D。2. A、B、C是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甲、乙两种化合物中,不含有组成A元素的化合物是_,不含组成B元素的化合物是_(用甲、乙填写)。(2)单质A是_(填金属、非金属或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3)若单质A是_,则单质B、C分别是_;若单质A是_,则单B、C分别是_;若单质A是_,则单质B、C分别是_。【解析】(1)从图中可发现下列反应关系:单质B+单质C化合物甲,故甲中不含A元素;单质A+单质

31、C化合物乙,故乙中不含有B元素。(2)从图示信息进行转换,可提炼出单质A+ 化合物甲单质B+化合物乙该反应属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有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结合铝热反应可获得下列各种可能:(a)A为铝、B为铁、C为氧气等(铝与金属氧化物如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铜、二氧化锰、五氧化二钒等多种氧化物进行的反应,因而可得出多组答案。但由于题中限定了是短周期元素,可排除这些可能性)。第二种情况: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结合一些反应实例可获得答案(b)A、B、C依次为(下同)Cl2、S、H2;(c)O2、S、H2;(d)F2、O2、H2。(还可进一步分析:反应中单质表现了

32、何种性质?总结出:氧化性AB。)这样,就可进而获得更多答案(e)Cl2、Br2、H2;(f)Cl2、I2、H2;(g)Br2、I2、H2;(h)I2、S、H2;(I)C、H2、O2(制水煤气);(j)C、Si、O2(工业上制硅);(k)Br2、S、H2;(l)Cl2、N2、H2;(m)Si、H2、F2。第三种情况: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n)4)Mg、C、O2。第四种情况: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o)H2、Cu、O2;(p)H2、Fe、O2;(q)C、Cu、O2(由于铁、铜等不是短周期元素,所以不合题意)。答案:(1)甲;乙。(2)单质A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3)可以有多组答案(

33、见思路精析)。3.阅读下列信息:.表中为短周期元素及相应氢化物沸点的数据:元素性质 元素编号 氢化物的沸点() -60.7 -33.4 100 -87.7 19.54 -84.9最高化合价 +6 +5 +5 +7最低化合价 -2 -3 -2 -3 -1 -1A、B、Y均为上表中的元素。.X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金属元素。.X与Y可形成化合物XY、XY2,二者可用于接触法制备强酸甲;.A与B可形成化合物AB、AB2,二者可用于制备强酸乙。请回答:(1)写出一个表中所含电子数不同的两种氢化物之间的反应方程式 。(2)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于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原因是 。(3)下列有关强酸甲、乙说法正确

34、的是 。a.二者的浓溶液在常温时均可用铁或铝制成的容器贮运b.二者的浓溶液在敞口容器中放置,质量都会变化c.工业生产强酸甲、乙时,都是用水来吸收相应的氧化物d.二者的稀溶液均是强氧化剂(4)工业生产强酸甲时可用浓氨水处理尾气,并获得某种正盐,其化学方程式为 。(5)写出工业生产强酸乙的过程中获得AB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据题意,X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金属元素,即Fe;X与Y可形成化合物XY、XY2,二者可用接触法制强酸甲,即Y是S,甲是硫酸;A与B可形成化合物AB、AB2,二者可用于制备强酸乙,即A是N,B是O,乙是硝酸。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是S,是N,是O,是P,是F,是Cl;其他结

35、果可推得。【答案】(1)NH3+HCl= NH4Cl或PH3+HF= PH4F或NH3+H2S= NH4HS 或2NH3+H2S= (NH4)2HS(2)H2O中存在氢键(3)a b(4)2NH3H2O+SO2 =(NH4)2SO3+H2O(5)4NH3+5O2 4NO+6H2O4.物质AE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气体单质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是实验室制单质D的常用方法之一,反应是实验室制黄绿色气体E的重要反应,(部分生成物未列出)。依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 。(2)从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看,以上写出反应四种方法的共同点是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利用反应

36、的变化,不写化学方程式比较A、C、D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解析】本题以氧气、氯气的实验室制备为素材,注意两者制备方法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二者都以高锰酸钾为反应物,这是解题的突破口。很显然,黄绿色气体单质为氯气,单质D为氧气,A为高锰酸钾。框图的终点物质为氯气,都是和盐酸反应,所以,四个反应的共同点为用不同的氧化剂均将浓盐酸氧化为氯气,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三个反应中反应条件的差异(常温反应、加热、加热催化剂),得出A、C、D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KMnO4O2。【答案】(1)KMnO4(2)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3)4HCl+O2 2Cl2+2H2O(4)KM

37、nO4O25.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D、E、N为单质。为工业生产中常见反应,O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P易潮解,I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L是一种直线型的非极性气体分子。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M的化学式 ,L的结构简式 。b g的A物质与m gSiO2在高温煅烧后,能得到 mol C(用含b或m的表达式表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写出电解溶液K的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解析】本题一个看是比较容易,但是做起来比较难的。难点设计在三个方面:题眼设计比较隐蔽、问答中含有技巧性计算、电极反应考查了电解质的影响。即使推断出来了物质也难得到高分。O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

38、,P易潮解,推测是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则O是Ca(ClO)2,P是CaCl2,所以N是Cl2,M是Ca(OH)2,I是水,看反应,G和水反应生成Ca(OH)2和一种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联想到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所以G是CaC2,L是C2H2,根据A高温煅烧,可知C是CO2,和Ca(OH)2反应生成了A,A是CaCO3,煅烧后得到B是CaO,C是CO2,满足题意,D和E是单质,反应是CO2参加的置换反应,于是可知是Mg和CO2反应生成了MgO和C,E是碳,F是氧化镁,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MgCl2和水,MgCl2电解得到Cl2,满足前面的推测;对于反应是CaO和C反应生成CaC2,则副产物H是

39、CO,方程式是:CaO+3C=CaC2+CO。(2)此问可以不要考虑过量问题,虽然b和m的关系没有给出,但是生成的CO2的量仅和CaCO3有关,利用碳的守恒,CO2的物质的量即为CaCO3的物质的量为b/100mol。(3)反应是CaO和C的反应,生成CaC2和CO,方程式是:CaO+3C CaC2+CO。(4)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5)电解MgCl2溶液,阴极是阳离子H+放电,阳极是Cl-放电,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区域留下了大量的OH-,和溶液中的Mg2+反应生成沉淀,总方程式是:Mg

40、Cl2+2H2O=Mg(OH)2+H2+Cl2,总方程式减去阳极反应式即为阴极反应式:Mg2+2H2O+2e-=Mg(OH)2+H2。【答案】(1)Ca(OH)2 ;HCCH(2)b/100(3)CaO+3C CaC2+CO(4)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5)Mg2+2H2O+2e-=Mg(OH)2+H26.下图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D、L为单质,其他为化合物。其中化合物I、J、K中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G和I的反应是一种重要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反应之一。B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F是一种直线型的非极性气体分子。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41、以上7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与还原剂是同一物质的是 (用编号填写)(2)在G、J、H中含有相同的元素是_;(3)J的水溶液和F (填写能或否)发生反应,其理由是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写出电解溶液H的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是 。【解析】此题没有明显的突破口,需综合分析题给条件。本题可以采用试探法。当通过题中文字说明和框图中的变化无法找到相应物质时,此时,可通过题中规律,将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代入试探,如发现试探的物质不符合时,再代入其它物质,直至获得结果。G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B+F,说明G为一种的弱酸的含氧盐。结合由B常温下为液态化合物,推出B为是水。J与盐酸反应生成H

42、+K,则J可能是一种不易分解的弱酸的盐。再综合考虑G和I的反应是在高温下进行的一种重要的化工生产中的主要反应,可联想玻璃工业(SiO2+Na2CO3 Na2SiO3+CO2和SiO2+CaCO3 CaSiO3+CO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物质,可知G:Na2CO3 、I:SiO2 、J:Na2SiO3、F:CO2、K:H2SiO3或H3SiO4、H:NaCl。G:Na2CO3是CO2和NaOH反应生成,A是Na。逆推反应,得到E是Na2O2,D是O2,满足题意,E和D是单质。 (5)电解NaCl溶液,阴极是阳离子H+放电,阳极是Cl-放电,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阴极区域留下了大量的OH-,总方程式是:2NaCl+2H2O NaOH+H2+Cl2,总方程式减去阳极反应式即为阴极反应式:2H2O+2e-=2OH-+H2。【答案】(1) (2)Na (3)能,较强酸制较弱的酸(4) SiO2+Na2CO3 Na2SiO3+CO2 (5) 2H2O+2e-=2OH-+H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