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15387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查字典化学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1.下列关于电解池工作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B.电解池中使用的液体只能是电解质溶液C.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D.与原电池不同,电解池放电时,电极本身不会参加电极反应答案:BD2.如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

2、是()a极板 b极板 X电极 Y电极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C 银 铁 正极 AgNO3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解析:a极板质量增加,说明X为负极,排除C。且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不活泼金属离子。又排除B。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说明溶液中无Cl-,排除D。答案:A3.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能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物理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通过电解的原理实现;任何物质被电解时,必导致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这五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B.C. D.解析:电解即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对错,在电解过程中,

3、电解质导电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这一过程需要有外加电源,金属导电时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属物理变化,故正确。答案:A4.电解100 mL含c(H+)=0.30 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 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A.0.10 mol/L Ag+ B.0.20 mol/L Zn2+C.0.20 mol/L Cu2+ D.0.20 mol/L Pb2+解析:本题考查电解基本原理及计算。选项A,根据离子放电能力,首先是Ag+在阴极获得电子产生0.01 mol Ag,即1.08 g Ag。选项B,首先是H+在阴极获得电子产生0.015 mol H2,然后Zn2+获得0

4、.01 mol电子,产生0.005 mol Zn,即0.325 g。选项C,首先是Cu2+在阴极获得电子产生0.02 mol Cu,即1.28 g。选项D,首先是H+在阴极获得电子产生H2,然后析出0.005 mol Pb,即 1.035 g。答案:C5.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稀硫酸,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B.电解稀NaOH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C.电解Na2SO4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电解CuCl2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解析:A项错误,电解水后H+浓度增大,pH减小;B项错误,电解NaO

5、H溶液相当于电解水,OH-浓度增大,pH增大;C项错误,电解Na2SO4溶液相当于电解水,阴极上的H2和阳极上的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正确,电解CuCl2溶液,阴极上析出Cu和阳极上析出的Cl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D6.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定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64 g(设电解时该电极无氢气析出,且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A.410-3 mol/L B.210-3 mol/LC.110-3 mol/L D.110-7 mol/L解析:解法一:根据电解规律可知阴极反应:Cu2+2e-=Cu,增重0.064

6、 g,应是Cu的质量,根据总反应式:2CuSO4+2H2O=电解 2Cu+O2+2H2SO44H+264 g4 mol0.064 g xx=0.002 mol,c(H+)=0.002 mol0.5 L=410-3 mol/L。解法二:n(Cu)=0.064 g64 g/mol=0.001 mol,电解过程中转移e-的物质的量为n(e-)=2n(Cu2+)=0.002 mol,放电的n(OH-)=0.002 mol,所以溶液中n(H+)=0.002 mol,c(H+)=410-3 mol/L。答案:A7.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用惰性材料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

7、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3 B.321C.631 D.632解析:本题是氧化还原与电解原理的应用问题。应用的原则就是串联电路导线上电流相等,其实就是各电极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相等。设转移3 mol电子,生成钾3 mol,生成镁32 mol,生成铝1 mol,则比值为632。答案:D8.如图所示,在一U形管中装入含有紫色石蕊的Na2SO4试液,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内会形成一个倒立的三色彩虹,从左到右颜色的依次是()A.蓝、紫、红 B.红、蓝、紫C.红、紫、蓝 D.紫、红、蓝解析:用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实际上就是电解水,其两极反应式为:阴极:4H+4e-=2

8、H2阳极:4OH-4e-=2H2O+O2故阴极区域富集OH-,溶液呈碱性,使石蕊试液变蓝;阳极区域富集H+,溶液中c(H+)增大,使石蕊试液变红。答案:C9.在相同温度下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或碱性减弱的是()A.HCl B.NaOHC.Na2SO4 D.CuSO4解析:A实质电解HCl,溶液酸性变弱,B实质电解水,NaOH浓度增大,碱性变强,C实质电解水,溶液始终呈中性,D中阳极上水电离出的OH-放电,使c(H+)增大,酸性增强,符合题意。答案:D10.(2018梅州高二质检)复习电化学知识后,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彩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某混合溶液浸湿,然后

9、平铺在一块铂片上,右端是C、Cu两电极浸入氯化铁溶液中,电路接通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彩色字迹。据此判断电极材料与反应现象均正确的是()滤纸混合溶液 d极反应产物 阴极反应产物 字体颜色A 氯化钠、无色酚酞 Fe2+ 氢气 红色B 碘化钾、淀粉 Cu2+ 氢气 紫色C 硫酸钠、无色酚酞 Fe2+ 氧气 红色D 碘化钾、淀粉 Cu2+ 氢气 蓝色解析:A项电解NaCl可在阴极使酚酞显红色,则a为阴极产生H2,d极为正极,产物为Fe2+;B、D项电解KI可在阳极产生I2使淀粉显蓝色,则a端为阳极产生I2,阴极产生H2,d极为负极生成Cu2+;C项电解Na2SO4溶液实质为电解H2O,则a端

10、显红色,说明a端为阴极产生H2,d端为正极生成Fe2+。答案:AD11.如图为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的串联电解装置图(1)写出A、B、C、D各电极上的电极方程式。A_;B_;C_D_。(2)在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解析:由图可知:B、D两极为阳极,A、C两极为阴极,然后根据电解的原理即可写出电极反应式,根据电子守恒法可计算,A、B、C、D各电极上析出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答案:(1)Cu2+2e-=Cu 2Cl-2e-=Cl2Ag+e-=Ag 4OH-4e-=2H2O+O2(2)2241能力提升12.(2018榆林高二调研)从NO-3、SO2-4、H+、Cu2+、Ba2

11、+、Ag+、Cl-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采用惰性电极对其溶液进行电解。(1)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时,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3)两极分别放出气体,且体积比为11,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解析:题中提供的电解质离子是七种,其实还包括OH-,即八种。这些离子放电的顺序是:阳极:Cl-(NO-3、SO2-4)阴极:Ag+H+Ba2+(1)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即H+和OH-放电,实质是电解H2O,水中的溶质应是起导电作用而又不改变H+和OH-放电的顺序,它可以是HNO3、H2SO4、Ba(NO3)2、Ba(OH)2中的任意

12、一种,但不是BaSO4。(2)阴极析出金属,即Ag+和Cu2+放电;阳极放出O2,即OH-放电。水中的溶质可以是AgNO3、Cu(NO3)2、Ag2SO4、CuSO4中的任意一种。(3)两极都生成气体,且气体体积比为11,则放电的离子应是Cl-和H+。水中的溶质可以是HCl、BaCl2中的任意一种。答案:(1)HNO3、H2SO4、Ba(NO3)2、Ba(OH)2中任意一种(2)AgNO3、Cu(NO3)2、Ag2SO4、CuSO4中的任意一种(3)HCl、BaCl2中的任意一种13.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反应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用如图所示

13、电解装置可以制得白色纯净的Fe(OH)2沉淀。两电极的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1)a极材料应为_,电极反应式为_。(2)电解液c可以是()A.纯水 B.NaCl溶液C.NaOH溶液 D.CuCl2(3)d为苯,其作用为_,在加入苯之前对c应作何简单处理_。(4)为了较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采取的措施是()A.改用稀硫酸作电解液B.适当增大电源的电压C.适当减小两极间的距离D.适当降低电解液的温度解析:由于制取Fe(OH)2,必须有Fe2+和OH-,而题中提供的为铁单质,所以铁作电解池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OH-可以反应前加入,也可以电解后使电解液显碱性,电解NaCl溶液也能实现;有机

14、物苯起隔绝空气的作用,而加热c则是为了除去溶解的O2,目的均为阻止Fe(OH)2与O2接触;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也就是加快Fe(OH)2的生成速率,B、C可以实现。答案:(1)Fe Fe-2e-=Fe2+ (2)BC(3)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生成Fe(OH)3 加热除去溶解的O2 (4)BC14.如图所示,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有红色物质析出的是甲池中的_棒,乙池中的_棒。乙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若两池中均匀饱和NaCl溶液: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甲池中碳极的电极反应

15、式是_,乙池碳极的电极反应属于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验变蓝,解释其原因:。解析:甲为原电池,乙为电解池。(1)若两池中均为CuSO4溶液,则:甲负极Fe:Fe-2e-=Fe2+,正极C:Cu2+2e-=Cu。乙阳极C:4OH-4e-=O2+2H2O,阴极Fe:2Cu2+4e-=2Cu。(2)若均为NaCl溶液,则:甲负极:Fe:2Fe-4e-=2Fe2+,正极C:O2+2H2O+4e-=4OH-。乙阳极C:2Cl-2e-=Cl2,阴极Fe:2H+2e-=H2答案:(1)碳 铁 4OH-4e-=2H2O+O2(2)2Cl-+2H2O=电解Cl2+H2+2OH-2H2O+O2+4e-=4OH- 氧化反应在乙池碳棒电极上生成Cl2,Cl2与I-反应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查字典化学网高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高二化学寒假作业:化学电解池测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