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18033 上传时间:2019-01-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氨气的喷泉实验是一个有力证明氨气在常温下极易溶于水且兼有证明其水溶液显碱性的精彩实验。它新奇、有趣。现将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表述如下,仅供参考。实验装置图:实验用品:塑料瓶(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双孔两个);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试液、水。化学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气体的收集: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迅速放出氨气。实验操作及现象: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酚酞,振荡。按上

2、图一安装好实验装置,双手紧握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迅速伸入烧瓶内,重新安装好装置,观察现象。可以看到小试管中有气泡放出,烧瓶中空气由D处橡胶管排出,烧瓶中空气排完,D处用夹子夹住,多余的氨气会由尖嘴导管排入塑料瓶中,溶于水后便可观察到瓶中酚酞试液变红色。反应完毕,用一只手的食指按住瓶塞上的短玻璃管C处,另一只手挤压塑料瓶,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即可形成美丽的喷泉。通过堵住C处手指的控制,可调节塑料瓶中进气量,使之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样可控制喷泉的大小,延长喷泉持续的时间,突出了实验现象。实验优点:把气体的收集和喷泉实验的装置连成一个整体,无需事先收集氨气,操作简单、易于进行,实验成功率高。可节约时间和药品,整个实验可在5 min内完成;药品用量少,实验可向微型化方向发展。喷泉可随意控制,延长持续时间、突出了实验现象。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氨气的喷泉实验设计方案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化学实验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