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0169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亲爱小朋友们,今天为你准备了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努力做、开动脑筋,做出满意的答卷。加油啊!一、将正确答案填在( )里。1.从圆锥的( )到(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 )条高。2.圆柱的体积是( )的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圆锥体积的公式是( )。3.把4个同样大小的圆柱,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锥,能熔铸( )个。4.一个圆柱的体积是60立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5.把一段圆柱形圆木,加工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削去部分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是圆锥的( )。6.用一张长是25.12厘米,宽3.14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围成直圆

2、柱,有( )种围法;其中一种围成的圆柱的高是( )厘米,直径是( )厘米;另一种围的圆柱的高是( )厘米,直径是( )厘米。二、观察思考下面的解题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1.一根圆柱形水管,内直径20厘米,水流的速度是每秒4米,这个水管1分钟可以流过多少立方米的水?解:(1)圆柱形水管的底面积(2)圆柱形水管的容积(4米相当圆柱的高)314400=125600(立方厘米)(3)1分钟可以流过多少水12560060=7536000(立方厘米)7536000立方厘米=7.536立方米答:这个水管1分钟可以流过7.536立方米水。2.有一根长20厘米,半径为2厘米的圆钢,在它的两端各钻了一个深为4厘米

3、,底面半径为2厘米的圆锥形小孔做成一个零件,如图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解:(1)圆柱的底面积223.14=12.56(平方厘米)(2)圆柱的体积12.5620=251.2(立方厘米)(3)圆锥形小孔的体积12.564=50.24(立方厘米)(4)零件的体积251.2-50.24=200.96(立方厘米)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200.96立方厘米。3.一个高3分米,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装满水,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18厘米,高为15厘米的铁质圆锥体,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果如何?解:当这个铁质圆锥体取出后,桶内水面要降低,因为这个物体原来占据了一些空间,结

4、果怎样,就要先求圆锥体的体积,再求变化的结果。(1)圆锥的底面积(2)圆柱的底面积(3)圆锥的体积(4)水面降低的米数1271.7314=4.05(厘米)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有A、B两个容器,如图,先把A容器装满水,然后将水倒入B容器,B容器中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2.如右图,是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零件,它的上、下、左、右面上各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孔,孔深为1分米,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3.把一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沿直径把圆切开,拼成一个和它体积相等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圆柱的表面积增加8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

5、少?*4.如图,这顶帽子,帽顶部分是圆柱形,用花布做的,帽沿部分是一个圆环,也是用同样花布做,已知帽顶的半径,高和帽沿宽都是1分米,那么做这顶帽子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花布?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

6、,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

7、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5.把一个长7厘米,宽6厘米,高4.5厘米的长方体铁块和一个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熔铸成一个大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78.5平方厘米,那圆柱的高应是多少厘米?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