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8和9的认识.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0404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4 8和9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1.6.4 8和9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1.6.4 8和9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1.6.4 8和9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1.6.4 8和9的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4 8和9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4 8和9的认识.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6.4 8和9的认识1.6.4 8和9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4页。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课件、学习纸等。 教学设计 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

2、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

3、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并问学生: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教学比较7、

4、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每个学生发一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一些调整,设计了将8、9的基

5、数、序数含义糅合在一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此练习,弄清8、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此练习虽有一些难度,但由于有6、7的序数含义的认识作基础,所以一般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这个作业。 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学生每一次的奖品放入成长纪录袋。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把8、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

6、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十分吻合,因此我就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收集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

7、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另外在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我把6、7的认识和8、9的认识中的例题糅合在一起,设计了10盆花,让学生来区分基数和序数,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和拓展。 4利用小组活动,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成功的感受。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学生课前收

8、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用8(9)个学具摆图形)教学8、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8、9的序数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学生练习)。 由于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合乎逻辑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对8、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进,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如教学8、9的基数含义时,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数“8、9”的活动,对8、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长久地储存在大脑中。 教师的逻辑思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教师的这种长此

9、以往的教学中,逐渐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2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让学生有成功感。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9”符号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成功的。 3注意提出推理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

10、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

11、了一些探索性、推理性的问题。如: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又如:比较7、8、9中任两个数的大小时,教师提问:“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选出几组?”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