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0455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1.9.2 8加几教学设计|人教课标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9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和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进一步掌握“凑十法”,理解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设计教路为:基本训练 搭桥铺路创设情境 造成悬念动像启发 探究规律乐中提高 形成技能。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搭桥铺路 1、口算:3可以分成2和( ),5可以分成2和( ),7可

2、以分成2和( ),8可以分成2和( ),9可以分成2和( ) 2、听算:(开火车) 8+( )=10 8+2+1= 8+2+3= 8+2+5= 9+2= 9+8= (最后两道题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二、创设情境,造成悬念 教师:今天,老师讲一个“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从前,在花果山上住着一只聪明的猴子。有一次,白天它摘了8个桃子,晚上又摘了7个桃子。这个猴子很快就算出了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同学们,你们比猴子还要聪明,谁知道猴子是用我们学的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凑十法)复习“凑十法”的步骤:一想,二分,三加。 三、动像启发,探究规律 新课的教学按分层渐进的方法进行。 第一层次:教学例一“8+3” (

3、1)分步出示牙刷盒及牙刷 这一例的教学,教师主要进行动像演示,辅以启发式的提问,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时,先出示牙刷盒里放着8只牙刷,再出示牙刷盒外面的3支。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牙刷,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教师板书:8+3= ,再问:8加3应该怎样算? (2)通过加法算式讲解“凑十”的过程。 教师:8加3的算法也和9加几一样,用“凑十法”计算,谁知道第一步想什么?(8加几凑成10),第二步想什么?(把3分成2和几)第三步想什么?(8加2得10,10再加1得11)。 第二层次:教学“8+7” 这一例让学生再通过动像图感知“凑十”的过程,并在感知后训练学生的口述技能。 (1)出示桃子图,提问:

4、左边有几个桃子?右边有几个桃子?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怎样列式?板书:8+7= (2)学生独立想想怎么算? (3)请学生小组派代表口述“8+7”的计算方法:用凑十法,看8想2,因为8+2=10,所以把7分成2和5,8+2=10,10+5=15,同时教师移动7个桃子中的2个桃子和8个凑成十,再进一步点拨:刚才我们把这些桃子分成三部分,8个、2个、5个,如果把7分成3和4,行吗?(不行,因为8和3,8和4不能凑成十) 第三层次:教学“8+8” 这一例由学生四人一组合作边操作学具边讨论算法,发挥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间的协作精神。 (1)指定8个男生和8个女生分左右排成两排演唱儿歌,其余同学打拍。唱毕,教师

5、提问:老师的左边有几个男生?右边有几个女生?求一共多少个学生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8+8= (2)学生前后四人合作边摆小棒边说说算算教师半扶半放,巡视指导。 (3)紧接着鼓励学生观察前三例的计算方法,把分散的知识综合起来,自己探索出8加几的计算规律。即:把8凑成10,要把另一个数分成2和几,先算8加2得10,算10加几得十几。学生由以前的一个一个的数着加,到发现新的算法,这正体现出学生思维的创新。 第四层次:让学生通过摆小圆片算出得数,再到脱离图和学具操作计算得数。 (1)动手摆小圆片算出8+4”的结果。 (2)想一想:8+5= 8+6= 8+9= 怎样想很快说出得数? 四、乐中提高 形成技

6、能 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和拓展新知。为此,从两方面设计练习: 1、为了巩固新知,进行了基本练习,完成P91页“做一做”第1、2题。 2、为了强化新知,形成技能,进行了游戏练习: (1)在数学医院里,数学医生给数学病人治病。 8+8=8+3+5=16 8+5=8+1+4=14 (2)找朋友:(放找朋友录音歌曲) (3)接力赛。 (4)放鞭炮: 今天我们用“凑十法”学会了“8加几”的加法,为了表示庆祝,老师为小朋友特制了“一串鞭炮”,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一个个地放,看谁放得响,算对了大家齐说一声“叭!”,算错了大家齐说一声“扑!”,并再换一位放,直到放响为止。 课后小记要练说,先练胆。说

7、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

8、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

9、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本节课,通过基本训练,使学生动脑、动口,活跃学生的思维,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通过创设故事情境,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层渐进法在动像启发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后通过音乐渲染、游戏活动等形式把课本上的练习综合处理,当堂解决,让学生享受到计算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