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1566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之公式大全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L=1000mL=1000cm31米(m)=100厘米(cm)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同学们: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厘米”通常叫“公分”。(1厘米1公分)500g=1斤 1kg=2斤 1000g=1kg 1吨(t)=1000kg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0毫米1里=500米 1公里=1000米 1km=1000m1元=10角 1角=10分1年=365天(平年)=366天(闰年)

2、1小时(时)=60分钟 1天=24小时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 c=ab+bc乘法的结合律:(a-b) c=ac-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 b) c=a(bc)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

3、-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8:因子因子=积 积 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面积=边长边长 S=aa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235:三角形S:面积 a

4、: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 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V=S底面积h1/3 总数总份数=

5、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 和 差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者 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或 小数+差=大数)倍数和因数0是自然数。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和它的最大因数相等。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什么是偶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什么是奇数?不是2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2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2、4、6、8和0。

6、2的倍数都是双数。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和0。?个位上是0的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注意: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一定是4的倍数。什么是素数(或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叫做素数(或质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

7、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什么是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叫做合数。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8、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上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