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2236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学年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一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教学方面:1、课前认真备课,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创设各种情境,上好每一节课。课上力求做到线索清晰,重难点突出,满足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说,从而加深理解掌握

2、知识。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3、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习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这项措施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特点。4、教学之余积极参加教研并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5、细致批阅每一次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教师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教师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之

3、后,仍给满分,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6、耐心做好每一次辅导。对学困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的指导,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班级管理方面:微笑面对每一个孩子,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在寝室里照看学生洗刷,帮助女生梳头。在教室里积极配合班主任以星级评比促进学生养成好的学习、纪律、卫生习惯。在卫生方面:及时做好体温测量、消毒及晨检工作。平时教育他们不乱扔垃圾, 做到地面,桌子,桌斗干净整洁。生活上提醒他们根据天气

4、变化适当增添衣物,多喝水,勤洗手,身体不适及时发现并就医和通知家长。需改进的地方:1、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继续培养学生养成好的读题习惯,答题习惯,听讲习惯等。2、坚持口算天天练,坚持重点题型天天练,提高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3、坚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4、坚持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单靠“

5、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总之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不断的改进。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看到孩子们都得到进步,我真是倍感欣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我相信我们班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

6、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