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3321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年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计划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31人, 这个班级是个非常特别的班。在课堂上能够听讲的学生只有19人,剩下学习能力非常弱,特别好动、好玩,很能做到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且能在课堂上听讲的 19人,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差别也较大。不过,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影响。在学习上学生比较喜欢以游戏形式来学习,在游戏中他们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知识。对于半期的学习任务,班上有8人左右基本完成。十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多数都是通过数手指来完成。还有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二、复习的主要内容: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

2、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10各数。2、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3、能看一幅图列一个算式、二个算式或四个算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4、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掌握带有?的看图列式方法。5、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7、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复习的重、难点:重点: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难点:认识物体和图

3、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四、复习的主要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2、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半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3、通过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5、把半学期所学知识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6、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五、复习措施: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

4、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六、复习时间安排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01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5课时)“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

5、“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分类(1课时)3、认识物体和图形(2课时)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4、综合复习、查漏补缺 (2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