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4719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暑期愉快!【快乐假期】2018一年级暑假数学加法和减法作业试题班级_姓名_得分_一、填空。(18分)1. 一个加数是52,另一个加数是30,和是( )。2. 被减数是64,减数是20,差是( )。3. 二(1)班男同学有28人,女同学有20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人,女同学比男同学少( )人。4. 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和是( ),差是( )。5. 在得数大于60算式后面的( )里打“√”。54+5 ( ) 7+62( ) 34+

2、20( )8520( ) 9830( ) 8020( )6. 不计算,在得数小于40的算式后面画,在得数大于40的算式后面画。34+8( ) 25+20( ) 78-40 ( )57-20( ) 54-14( ) 20+17( )二、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2分)20+40= 39+20= 64+3= 63+20=7+31= 50+48= 82+6= 5+44=40+25= 6+91= 30+52= 8+71=三、用竖式计算。(12分)34+64= 79-65=41+6= 57-4=四、填空。(6分)买来 吃掉 还剩苹果 28个 8个 ( )个桃子 35个 ( )个 20个梨 ( )个 9个

3、10个五、你会选择合适的序号吗?(12分)1. 选出得数比60大的算式( )。 60-20 50+18 75-202. 93后面的第3个数是( )。90 87 95 963. 与39相邻的两个数是( )。38和40 37和38 39和404. 小红有12本书,小青有4本书,小红要给小青( )本书,两个人的书就同样多了。2本 3本 5本 4本六、解决实际问题。(40分)1.还有多少个?2. 幼儿园小班有20辆 ,幼儿园中班有30辆 ,幼儿园大班有52辆 。(1)幼儿园大班和小班一共有多少辆 ?(2)幼儿园小班再有几辆 就和大班一样多?3. 小明吃了2个苹果,还剩36个。妈妈买回多少个苹果?4.

4、图书角有56本书,借走50本。还剩多少本?5.(1)布娃娃比玩具汽车便宜多少元?(2)玩具汽车比文具盒贵多少元?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

5、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布娃娃比文具盒贵多少元?“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6、“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6. 红气球27个,绿气球34个,蓝气球18个,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列式解答。问题1:_问题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