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4859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试卷相对应的位置上.1.计算: = .2.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而氢原子的半径大约只有0.00000000005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_.4.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角a=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一个三角形的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6.如图,直径为4cm的O1平移5cm到O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7.为了解某种产品的质量,从中抽取了200个进行检测,其中合格的有190个,则这种产品的不合格率为_.8.若2amb2m

2、+3n与a2n-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 ,n= .9.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CE,则BCD+CBE=_o.10.如图,ABC中,A=90,AB=AC,BD平分ABE,DEBC,如果BC=10cm, 则DEC的周长是 cm.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直接填在试卷相应的位置上.1.下列等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属于因式分解的是 【 】A.x2+5x-1=x(x+5)-1 B.x2-4+3x=(x+2)(x-2)+3xC.x2-9=(x+3)(x-3) D.(x+2)

3、(x-2)=x2-42.某汽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的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10天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一个样本 B.一个个体 C.样本容量 D.一个总体3.下面是一名学生所做的4道练习题:(-3)0=1;a 3+a 3=a6; ;(xy 2) 3=x 3y 6,他做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3,则它的周长为 【 】A.7 B.8 C.5 D. 7或85.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a-1,4那么 的取值范围是 【 】A.36.下列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是A.1 B.2 C.3

4、D.4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 【 】A.BD=DC,AB=AC B.ADB=ADC,BD=DCC.C,BAD=CAD D.C,BD=DC8.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 【 】A.20 B. 40 C. 50 D. 6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64分.把解答过程写在试卷相对应的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作图时用2B铅笔.1. (本题8分,每小题4分)计算下列各式:(1)(a-b+c)(a-b-c) (2)先化简,再求值:(2a+b) 2-(3a-b) 2+5a(a-b),其中 , .2.

5、 (本题8分,每小题4分)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 a4-1; (2) b34ab2 - 21a2b.3. 解方程组:(本题6分)4. (本题6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的一个ABC.(1)作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不写作法);(2)以P为一个顶点作与ABC全等的三角形(规定点P与点B对应,另两顶点都在图中网格交点处),则可作出 个三角形.5.(本小题6分)已知ABC的三边 满足 ,试判断ABC的形状.6. (本小题7分)为增强中学生体质,开展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活动.4月份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体质监测评价,专家组随机抽查了某区若干名初中学生. 我们对专家的测评数据作了适当处理,并将统计

6、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监测评价中,一共抽查了 名学生,如果全市有10万名初中生,那么全市初中生中,可以达到优秀的学生约有 人;(2)请将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补全直方图及数据)良好人数 ;良好率 ;不及格率 .7.(本小题7分) 如图,2=180,DAE=BCF,DA平分BDF.(1) AE与FC会平行吗?说明理由.(2)AD与BC的位置关系如何? 说明理由.(3)BC平分DBE吗? 说明理由.8. (本小题8分) 如图:E在ABC的AC边的延长线上,D点在AB边上,DE交BC于点F,DF=EF,BD=CE, 过D作DGAC交BC于G.

7、求证:(1) GDFCEF;(2)ABC是等腰三角形.9.(本小题8分) 7年级(1)班的同学到水库调查了解今年的汛情.水库一共有10个泄洪闸,现在水库水位已超过安全线,上游的河水仍以一个不变的速度流入水库. 同学们经过一天的观察和测量,做了如下记录:上午打开一个泄洪闸,在2小时内水位继续上涨了0.06米;下午再打开2个泄洪闸后,4小时内水位下降了0.1米.目前水位仍超过安全线1.2米.(1)求河水流入使水位上升速度及每个闸门泄洪可使水位下降速度;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

8、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

9、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

10、生积累足够的“米”。(2)如果共打开5个泄洪闸,还需几个小时水位降到安全线?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如果防汛指挥部要求在6小时内使水位降到安全线,应该一共打开几个泄洪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