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7292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3.单项式与多项式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说明: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

2、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x, =x等。4.系数与指数区别与联系:从位置上看;从表示的意义上看5.同类项及其合并条件: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6.根式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注意:从外形上判断;区别: 、 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7.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a≥0与“平方根”的区别);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联系:都是非负数, =a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中,a为非负数。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

3、二次根式。满足条件: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9.指数 ( 幂,乘方运算) a>0时, >0;a<0时, >0(n是偶数), <0(n是奇数)零指数: =1(a≠0)负整指数: =1/ (a≠0,p是正整数)为方便考生复习,考试吧整理“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汇总:代数式”供广大考生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二、运算定律、性质、法则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法则2.分式的性质基本性质: = (m≠0)符号法则:繁分式:定义;化简方法(两种)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

4、、添括号法则)4.幂的运算性质: · = ; ÷ = ; = ; = ;技巧:5.乘法法则:单×单;单×多;多×多。6.乘法公式:(正、逆用)(a+b)(a-b)=(a±b) =7.除法法则:单÷单;多÷单。8.因式分解:定义;方法: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E。求根公式法。9.算术根的性质: = ; ; (a≥0,b≥0); (a≥0,b>0)(正用、逆用)10.根式运算法则:加法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分母有理化

5、:A. ;B. ;C. 。11.科学记数法: (1≤a<10,n是整数=三、应用举例(略)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

6、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四、数式综合运算(略)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