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28243 上传时间:2019-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中考数学高分经验:打捞基础 稳步提升我说这些是为了让大家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最好还能对数学产生些兴趣。 因为学好数 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我,简直是痴迷!行走坐卧都带一本数学书,有空就看一两页, 你说这样去学,成绩能太差吗?其实,兴趣不是天生的,谁都有机会去塑造。我的兴趣最早 应追溯到小学四五年级,那时上奥数班,虽然常是似懂非懂,但我已被几个数字组成的有趣 式子所吸引。上了中学,常常看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学科的发展历史等等轻松的材料,知 道了笛卡儿怎样躺在床上, 看着看着墙角爬动的蜘蛛就发明了直角坐标系; 知道了祖冲之怎 样把正方形割呀割就割成了一个圆从而算出了 的近似值。这些东西

2、,可能对于考试毫无 帮助,甚至被认作浪费时间,你做两道题好不好呢?其实不然,正是它们而不是课本让 我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它就像砍树之前先把斧头磨快一样值得去花费时间。 如果你想真 正学好数学,而不只是在考试之前熬夜背背公式将其敷衍过去,那么先培养兴趣吧!一个好 的办法是广泛涉猎关于数学的书籍, 不要一上来就局限在教科书里, 那只是数学这座大厦的 一块石砖,要想观赏数学之美,还得综观大厦全貌不是?对于学习数学,另一点重要的是注意积累、经常开拓知识面。只有见多识广,在遇到试 题时才能很快找到思路。不要整天埋头在题海之中,千篇一律的题来回做,还花费很多时间 将所有细节重复写上几十遍。其实,做题的

3、目的是理解知识,为此一个类型的做一两道就够 了,但是这一两道要花上几十分钟。我们要将所有论证一一写出,并且反复思考它关系到的 数学思想方法, 程度好的还要想想解物理化学题时那些用到了它们。 千万不要理所当然的接 受老师告诉你的未经严格证明的公式和定理。 你一定要去想为什么?比如想想为什么一次 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就是一条曲线最深奥的是为什么它们都是那么一 条完整的线,而没有在中间断开。这些问题看似显然,仔细一想却不是这样了,原来它们 很难解释清楚,完整的解释会涉及很多知识。想一想这些问题,是有助于从深层次理解数学 的。按照上面的要求,做过这两道题后,我们就应该广泛涉猎了:奥数书不妨买一

4、本看看, 高中课本不妨借来读读,我认为,不求懂,只为见多识广。脑袋里装些东西,在今后的学习 中总会找到用武之地的。丘成桐也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广泛汲取知识的好方法,与 其它学科一样,数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在前人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谓开卷有益。“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

5、”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当然,在涉猎的同时要将基础打牢,这是前提,我可不能鼓励大家飘飘然。什么叫 打牢?我举一例说明:打牢不是经过不加思考的做题,能够熟练背诵公式、定理;而是 反复推敲思想方法,不去背公式,却能在几秒种内将其推导出来,以至十几年也不会忘记。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

6、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最后,我想以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作为收尾,希望大家共同从中受益: 对于数学中的问题,不要着急,我坚信你正在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