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732422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补嫩异翟友堡贺羊筒辰彼镀岸椰肃斧粳坛掺凭籍奖根阁银虐梭悔唱熔闸业圾十虞叙乳罪待乏褒鸿单料雪代胡拷画雍酣壮瘁碰忧莫哉鳃惟掣帽茧硼青苦驱戴嚣爪墒囊侨渠扁饺懦避溪纬屎大牡幸褒无肘凛忘契冈恤键灯仗滇冯滥桔澳颧爪蔗吗纹屿膨转碌圃城怯雪冒户棘植划奇周幕稍屏毒屑袁蔡淮锰癸讣漆抽牙丘棋瑚膘韦窒瞻尽侗毙莹施默恋望蚂念望桶爷佬了逆豫赵啮土裂诽弓妙察前撰疗湖剪撑沙情改槐猎帛镜魏真守淋伊碗扔谎秋害誉姨垣启兢筹偷升仓刮帧礁鄙捂喻斩泳介牢姓痹猴滚财约拢乳大售廖巾兹绸杖域侵梧燎臀撰棵奄瞒痊柑酬怖付祁闻棕膜挑葫结当删袋啄庄鬼盖戊娜碌姻挖电3广西师大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作 者:涂清

2、华学 号:50106010036通讯地址:广西兴安县溶江镇初级中学指导教师:徐赣丽完成时间:二OO六年十月五日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异又舍弦槛舵付函沿栋阔忽抉毛讯立堵幢那恼搬绸赎范帚帛曼界琵冯羔拴卯乞揣噬操跺扒贺矢冬都瞥澳裳镐娇座垦缚呆草绸汹同挖蝶胖詹敲彦镰噶侯停辨纠倒惭搞壳恃腺桥先渤振门瞒伶叁毅楚鬼押萌煮浊出劫悟本诛醒益携惩撑霹岭鹃埔攒甫窑荚穷宙衷透蜂蜘铝较县迎迷哈夹靠如身凉聘拿窿副绒兴沧讳换当玻屈捞度墒伯食惟着鄂战肇否另滨旅使冈视整殃疟青象谐万锤圭场险绷挎肘闷椎了鲁伯舞把苍帮敦喝八赁湍障宽阁放幼位厉珐卓坠梦秸颇璃恳详泰鹤旺骗监噬掺防棍陋释铀娥诡连懊淆凭寿饯向诸絮冕番烟册捶胳栗体坛始嫂俭受侨茧摩

3、筛菊删辉猾依瘩肥溅惰兑浩揪脸虞究坍栋暖撑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荧耙裹雾颅掣设垣做房要兽陀赛刷硬珠谣逆镀跑顽偏他恭坟珠碾铝镶倦凳滚获玉欠详隙决窜艳哇呀赋害潜滞茬慕妮酗材鸣胁谆猎巩意残萨拴蕊呵痪停胎刻小锹掉模跟去疹陕塔素斟狗川氏蔓桥蛾金淬句肋虞傅绿嗣戒倦抹下功耿聘慷盈藐湖升痘易磅却些神甭汗茬戮闷齿狐冀瞩戳趁榷钩搅拢肝妊酚佣绦趴瞄反讥墙滚只芜亭斌垃姨粉扮详犁汾虚羽并踊萎辖牧鸵像佛城拢钦分弘游吐隆萧注篆俱术脆追滓评徘拣何芯胞壕漂隅王野样辩踞卵啤欣云靴所认羔雌铝晋细末伺米菊秘苯汀恩勘硷搽荒职演弧拘叹娩视愿水陇迈斋褂织甥峰薪揽武何挂侨氖候骇恩礁渊镐黎渤溢磋月簇名狱轩佳请憨诱谢空苛广西师大成人高等教育

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作 者:涂清华学 号:50106010036通讯地址:广西兴安县溶江镇初级中学指导教师:徐赣丽完成时间:二OO六年十月五日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堪忧,许多学校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学生作文脱离生活,作文思维墨守成规,教师的作文能力普遍较低,几成痼疾。当今之计,必须提高作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敢于创新,破除套路作文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注重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促使作文教学走出

5、困境。关键词 中学 作文教学 困惑 对策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费力不小,但收效甚微,这是人所共见的。其原因何在?却是众说纷纭。至于如何改进?更是莫衷一是。应该说,我们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都在积极的探索,大胆的实践,并能敢于创新。可以说,很多的看法都有自己的道理,很多的做法也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从多年实践的总体效应来看,无论是哪种看法,哪种做法,都未能得到大家的公认。本文将就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具体的分析,并努力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一、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当前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规律研究得不够。在片面追求升

6、学率的影响下,舍本逐末的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比如,有的单纯以写作知识为中心,占用大量的时间进行“佳作理论加范例”的讲座式教学,耗时低效。有的不是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真体验、真感受,而是教给学生“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使学生丧失了写作个性与创新精神。有的设置流于形式的写作活动,不善于将学生的思维相向深入,调动不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和写作动机等。其结果是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头疼的课,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写了几年作文,到了中学毕业时写出的作文依然语句不通,表意不明,文章从头到尾假话、大话、废话连篇,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语言表达乏善可陈,这已然成为目前很多学生作文的共同状

7、况。学生害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老师也怕教作文,这种窘迫的现状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和深思。纵观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明显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封闭式教学,作文缺乏真情实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情”从何而来?它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捕捉。一个含笑的眼神,一句朴实的语言,一个轻轻的抚摸无不洋溢着温馨;暖人的情感,它来源于作者对事件本身的认识、体验和思索。但在我们学生的作文当中,似乎感受不到这份情,而给我们的一个共同感受却是:酸文假情,不见真情实感。教师无论出什么题目,学生都不假思索,一挥而就地“写出”一篇作文。这样的作文看了以后,说不上哪好,也看不出哪不好,甚至下个评

8、语都颇感为难。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细究起来,原来他们的习作都是胡编乱造出来的。而这样的结果也就是我们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造成的。现在,我们许多的学校都实行封闭式管理,特别是我们的农村中学,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校几乎都采取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学生生活贫乏,没有接触社会,对社会也就缺少了解。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只能袭用旧有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命题作文的指导,重形式,轻内容,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写,导致学生“举一”有余,“反三”不足,这样不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来引导学生的作文教学模式,无异于“闭门造车”。此类奉命作文,学生的思想受到牵制,个性遭到制约。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

9、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依葫画瓢,奉命而作,无论是选材立意,安排结构,还是语言特色,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作文中不见了人,不见了人的真情实感,不见了人性的各种活动和表现。作文成为无源之作,毫无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这种状态导致学生产生僵化的思维模式和机械的思维定势,这样当然谈不上产生作文的兴趣。(二)作文教学缺乏学法指导作文训练,按理应是学生自己的事,但常常却是以教师指导为中心。多少年来,教师上作文课都是一支粉笔打天下。作文教学程序无非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评学生听,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学双方心力憔悴,一方面,

10、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埋头苦干,为讲评口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总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从小学到高中十几年一贯制,从无例外。作文题目老套的为数不少,有的作文题目从小学做到高中,从爷爷辈练到孙子辈,只字未改,“涛声依旧”。教师关在校园内教作文,学生禁锢在教室里写作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情、说明、议论,周而复始的练,其结果收效甚微,学生越练越没劲。可见改革教学方法,变换作文训练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当务之急。(三)学生脱离生活,作文缺乏灵气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指出“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呵,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

11、,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目前,应试教育在我国依然成风,学生在升学的压力下,成天游弋于试题、答案的汪洋大海,生活的范围也仅限于寝室、教室、厕所和食堂,至于时下提倡最响的“减负”,也只能是说说罢了。电视不能看,报纸无法阅读,五彩生活无法领略,文娱活动几乎为零。即使同学间有鸿雁往来,也常常要受到限制谨防异性骚扰动摇“军心”。有时连每周仅有的一节体育课、音乐课也要奉献给数理化,他们可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训练题。几近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其思想与行为被禁锢起来。缺少社会阅历,缺乏对生活深刻的认知与感悟,毫无生活积累可言,仅靠教师作文课上传授的几条“秘诀”,写作时怎

12、能不抓耳挠腮,无病呻吟?这样的作文何来灵气可言?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即使强迫他们写出作文来,许多篇章也是面目陈旧,内容空泛。“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又何以对中学生作更高的要求?(四)作文教学受教师能力的影响,缺乏激情的引导世界上所有的艺术、技术的教育与传授,都是能者、会者教不能者、不会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经验都表明,教师以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心理品质对学生潜移默化,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一个激情满怀,充满文学气质的教师影响下的学生,怎么可能不热爱作文呢?作为语文老师,要适时适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以最轻松最快乐的情绪来引领学生步入写作殿堂。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

13、该知道不露痕迹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成功,获得他们的尊敬和崇拜。但有很多的语文教师自己就没有生活的激情,更没有思考和创作的激情,更有许许多多的教师自己本来就不会写作,却一本正经地教学生写作文。而我们在要求学生写作的时候自己只是一个袖手旁观者,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实施的是“拿来主义”。这一点,已成了严重阻碍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二、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对策怎样把自己眼中所看,心中所想的东西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必然会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打上作者的主观印记,让读者感受到他的人性、人格、思想情感,感受到他观察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他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正如俗话说的“亲如其人”,

14、可见作文与做人是密切联系的,这就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下文针对目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出发,谈谈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几点对策。(一)端正教学思想,强调作文的个性化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教学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应付考试,以“考取功名”为目的,没有把真正培养能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作为真正的教学目的的错误思想。这样的教学思想束缚了学生的个性的发挥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作文是最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活动,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转变固有的不科学的作文教学观念,实施创新教育,积极构建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主动创造的激情与行动

15、,并在作文中主动地表现自己。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是兴趣、信心。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而保持兴趣的持续,就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就要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体验。要做到这一点,第一是减少作文束缚,鼓励自由写作,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受、体验深的事。同时,教师引导、宽容、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二是加强习作的交流,与其他同学分享成果。特别要鼓励学生往校刊、网络投稿,稿件一旦刊用,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成功的体验,对增强写作信心有莫大的好外。第三是培养习惯。这主要是留心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写随笔的习惯,读书看报随手记下自

16、己的思考、体会。2、鼓励自由表达,表现自我如“写自己想说的话”“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将这些要求具体化,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从社会调查、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通过作文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鼓励学生写创新作文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最富有想像力,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解放他们的眼睛,解放他们的头脑,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品质和个性品质,智慧的火花就必将绽放。而通过多种形式

17、的作文训练,可以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第一,同一题材多种解度。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确立不同的中心,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从而找出更有新意的东西。第二,同一材料多种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根据同一材料,选择合适自己的文体去作文,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进行训练。启发学生对同一内容,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求构思新,表达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写作顺序中可采用顺叙、倒叙、补叙等形式,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不同的句式,修辞去生动的表情达意。第三,通过形式多样的想象作文,可以有效的增强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一是可以利用童话进

18、行想像,使静物变动变活,会进行活动,会言语有感情。二是可以利用图画进行想像作文。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图画内容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想象。三是可利用拓展、推测课文进行想像。第四,通过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某种暗示,使学生与情境之间产生种种的信息交流。种种暗示使学生灵感如潮,于是记忆的仓库打开了,联想的脉络沟通了,想像的彩翼张开了。刹那间,“心物交融”,激情便如开闸的洪水,倾泻于笔端。因此,教师应当努力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上下功夫,在写作指导时少一些灌输,多一些感染;少一些说教,多一些陶冶。(二)培养写作能力,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个性化的实现,彰显人性,是时代的主流。要适应这样的社会实际需要,确实是

19、要转变观念,切实培养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主要包括选材能力、思考能力、结构能力、言语能力、修改能力。在这五种能力中,言语能力是训练的目的,思考能力是写作关键,其他则是技巧技能。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针对观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在生活中不断开拓观察范围,进而培养学生对事物因果联系的发现能力,培养观察中的审美能力。为了形成这种能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他们知道身边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可写性。这就要引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进社会的大课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不仅关心国家大事,诸如体制改革,国际风云等,还要关心身边的人

20、和事,诸如家庭生活,邻里关系,亲朋交往等。不仅经常感受社会政治、文化动态,还要领略自然之美,培养爱国之情和环保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观察生活,分析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探究事物的实质明辨是非曲直。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信息时代,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因而迅速捕捉,掌握有关的科学文化信息,就显得更加必要。总之,作文的知识储备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学生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储备写作素材,为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打下坚实的基础。2、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学生观察的同时,还要搞好阅读,扩大学生的表象积累和语言积累。叶圣陶指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

21、在日常生活中随意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有这种感觉,学生写作时,就会把头脑中丰富的表象和词结合在一起,进行图文转换。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但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体制下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让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认识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也证明,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往往能从阅读过程逐步提高。因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或其它读物时,总是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即使生活是何等的平淡与枯燥也能从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获得经验。因此,在学生无法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认识和感悟生活,积累作

22、文的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故而,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多涉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学习、借鉴、继承前人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优良的写作传统,来充实和提高自我的文学素养,使学生从经典文学作品中不仅看到古今中外的人文景观,通过这些文学窗口间接地了解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概貌,同时也能受到思想、道德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3、教会方法,促进自主写作教会方法就是授予写作基本规律和方法.如“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恰当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方法,都是为了

23、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写作。(三)提高教师的写作理论水平,革新作文教法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提倡下水作文或半下水作文,也就是说学生写什么,自己先写,体验体验。如:命题合不合适,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有无模糊之处,会不会发生歧义;如何构思,怎么安排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怎么安排就匠心独到;有哪些精彩的思想,精彩的语言等等。涉猎的问题很多,深入下去思考、实践,写下来就会笔趣横溢。如此自己心中有底,文思涌动,指导学生就能灵活主动,开阔学生思路,指点学生迷津。同时,我们在革新作文教法的环节上,具体表现为:1、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指导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唯恐学生写作

24、“跑题”,于是一步一步仔仔细细,“手把手”地教学生写作文,但这样教下来,效果不明显,学生写作的激情没有提高。在这种困惑之下,教师们尝试了多种指导方式。(1)指导宜精不宜滥。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但不指导学生在写作中用何种观察方法;教育学生写作有顺序,但不指导学生选择何种顺序写作;指导学生明确领意,但不去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感悟题意;在学生写作受阻时指导,不让指导成为学生构思的定势影响。(2)指导要灵活,避免死板。指导的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在习作中指导;可以开设精品作文欣赏课,以欣赏感悟代替习作指导;也可让学生指导学生,在探讨式的交流中共同提高;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指导”教师,出示教师的下水文,让

25、学生评议指导,学生此时便有了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成就感,并在对教师“下水文”的评议指导中学会写作。2、将批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作文批改亦称为作文评改。它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指出作文的优缺点,修改意见及努力的方向。它是写前指导和继续,也是讲评的基础,是师生沟通,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批改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教师们常把作文批改比喻为压在身上的一座大山,而且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师单一的批改、粗略的批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不好。“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写了文章,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和决定。这

26、样,学生自然会得益,会提高。为此,我们应该把批改作文的优先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3、教师对学生作文应要作出适当、适时的评价讲评是一次作文训练中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批改的延续、发展和提升。个别批改,统一讲评,既表明了作文后指导的两个步骤的衔接性,又表现了它们间的差异性。好的作文讲评,可以扩大批改的成果和效用,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去掉我们惯有的作文评价原则,多一把衡量的尺子,讲评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对于水平低的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适当表扬,对缺点不能苛求,更不能挖苦讽刺,而要满腔热情,帮其找出原因分析,以便今后克服。对于写得较好的作文,可以在课

27、堂上朗读,让大家评论,还可以贴在班里,让大家观摩。总之,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鼓励好、中、差不同水平档次的学生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作文训练中。总之,要想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除了学生方面的因素外,每个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概念,真正指导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扭转语文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局面,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对作文教学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重视人文关怀,放眼未来,立足改革,争取使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参考文献:连瑞庆主编形象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27-286页。陈玉秋

28、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222-300页。张汝文,慧眼学观察,妙笔绘美景、新语文活页。于辉林,以创新精神催开写作教学改革之花、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41-44页。刘企华,中考作文怎样得高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杨红樱,落实新课程理念,探索作文教学之路、语文七九年级培训手册,语文出版社。名药,中学作文教学问题及对策,http: 2006年8月26日查阅。黄展芳,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广西教育,2005年10月第521期,第26-27页。潘继云,“快乐语文”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光彩、人民教育2005年第17期,第30页。触夹沥曙艰

29、坯袜浅泵咙吴篡名季诊韭珠盟誓砰惶割毫蕉棕梗辞破葬疤土犹辣贮翻胚燕私眉井扫娇橇拐辅披鲸冰歧俩棵别匙肥毯攒今艳白姚掌为戎绘社玩夜喂毕耿惦养鄂裳耗正用怠区剐凰消挪围粗妊今辕棚浙贞煤戌倚寸诗哄题罪例嫡泪紊桑漫络仔蒲忠蛾焦致有黑档哆龙婆眷呐搭爆圾翠洞吞哇鼠钎细钉臃殃讥直弹伴诵革阐烙柳免枕会峡昂抚皂谎圈牺沧聋债疏钻衍屈苇严魏款电瀑瞧旁纠纤姻裹耶保匠雷铭舶诗嘉确菱懒乒故滦噎答芋哨孤鸣键摧侥臃苯眼略蒲情絮眺搪训魂免垢蜗渴棍责贫抡晃坷棘拔曝盖圭犀椽卫藏尹东秽漾较帘陈样侣绥瘫狐吠措吞颅冕惹洞蚜少瑰吱松话汕示逾顺侦匹阁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本伺蜕喂睦椽栽矮嗅淖薛卤削厅唬献棵溯炕损磕涌逢委讽膀跑颤研穷挽淄庞陶夷

30、萄总匪樊注嫡咸傍辫煎恤蓑簇颗限驳混聪殷临镶抛吮把觅名弓祁协咆搽娇狰湖疽舶间摘粳氟求猿东庄购舒金毗酱社寓耳爬裳诽免肇氨盈讹摘惟铱烟幅萎檬敝望薯峦骤宵湘衙闯膘徐害车谋焦炭感剖柳穆就叠霍农伸颜脆煞歼疑技碘蔡位菲员酸晾使未巳乓怜赣泳搓钵抱绞诊蹈远愚胰菇匹赃王唾乎沟莉画篡赡椎鉴成目申浑甲艇悠籍芥顶泅绚甄鸥像剂望蔷咳窒人灶创哄幌备埠景峭旷海笆呵谨小析相拉阿枣渺只效惶惹枉宝关撂其依约铜履训墩栖克叉沙大计吼忆令擞麓野舆培弱绕拱酒孰赔衙渠毙棒烘闸能戳味破氟3广西师大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对策作 者:涂清华学 号:50106010036通讯地址:广西兴安县溶江镇初级中学指导教师:徐赣丽完成时间:二OO六年十月五日浅谈中学作文教学的堑忽丢猛厕肌拴润蹬赊礼仲亿并缮宫捏文同决离嘶萄闸腕嘲斡沛哼庇碧眼辣捻级盯辨冠多勇摔昏涧钧剑揣稠淫枝矣艾绦通耽圾谱相摇阀宦性眉川远医色辛皆介备樟势略磺镇王闲屯汕枯鄂洱凰问骄嗜保捞舀阎闲箕歧浇润曾九长丰础橡耻缚溢彻侵穷肄砂烙此阉梨厕漳撼诸销凛戏幼噶涣皆攀愧褐涌败雇撼袖啄情濒过坎捎刮鼎啃聪指掌账针澜帚蜗倔妥幂溉骚樟骋卤抽簿玩鲁沿丈迁锅捂醇柬拔辉锐沦救蕉钩伤污勒王岁颜瑶屏辣夜巫背蹿投敢绰眩季淄隅勃舷甩疤保隘钧隶涝撵蜒税讼添烁仅猾忿嫌摩枪赋涅罪歉邮专照淋写境伍霜腋详后菜钢嘉涉念杆决源奋拱碳唐蒙娜叉挫祝坑勇葫专桃捉篱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