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479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北师大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指导思想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2、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4、

2、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知识点梳理:数与代数一 .小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或根据小数在图中图色。能正确读、写小数。能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能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表示。并能让这些分数与小数互换。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的生活中的实物。能在数轴上表示某个小数。数位顺序及小数的组成。能把十进、百进、千进的计量单位用小数表示。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十分位.)二.小数的运算1.小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1.2+3.46.6-1.3进一位、退一位。20.6+3.7 19.1-2.7连续进位,连续退位。 12.75

3、+2.2571.13-16.55位数不同。16.3+2.75 60-2.882.小数的乘法一般情况。2.81.1乘数中间有“0”。1.063.3乘数末尾有“0”。1.06470积末尾有“0”。 8.50.88积与因数之间的关系。 0.490.90.49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1.3的大小的情况下,把它改写成两位小数)3.小数的除法除数是整数。除数是小数。商中间有“0”。商末尾有“0”。验算。商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0.490.90.49循环小数。会判断循环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余数问题。(把一段长3.6米的绳剪成长为0.6米的小段,最多可以剪几段,还剩几米?)近似

4、数。四舍五入或者根据实际情况求近似数,如去尾、收尾法(进一法)。估算。4.混合运算。要求:能简算要简算。先判断运算顺序,再观察数据特点,看能否简算。三. 方 程1.会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会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公式及运算律。3.知道什么是方程,会判断方程。4.会解以下形式的方程:(a、b、c表示常数)x+a=b x-a=b ax=b xa=bax+b=c ax-b=cax+bx=c ax-bx=c5. 列方程解决问题。(要注意方程的格式)会找等量关系,利用等量关系准确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四解决问题(见书中例题和练习中的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一.认识图形1.总的可以按平面和立体

5、来分类。2.三角形的分类:能通过目测、测量来识别不同三角形的特征,从而分类。按角分: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知道每种三角形的特征会判断。按边分得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3.四边形的分类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什么是梯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辨析。4.作图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综合作图(先画一梯形再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一个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5.数图形中的学问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

6、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二.观察物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

7、“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