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797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编者按】2018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数学重要知识点是提高分数的关键。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了-2018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十四),希望各位同学通过学习,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131. 一个四位数除以119余96,除以120余80.求这四位数.解:用盈亏问题的思想来解答。商是(96-80)(120-119)=16,所以被除数是12018+80=2000。132. 有四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任意两个数之和是2的倍数,任意三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求满足条件的最小的四个自然数.解:任意两个数之和是2的倍数,说明这些数全部是偶数或者全部是奇数

2、。任意三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说明这些数除以3的余数相同。要满足条件的最小自然数,因为0是自然数了。所以我认为结果是0、6、12、18。133. 在一环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6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4分钟甲到达B点,又过8分钟两人再次相遇.甲、乙环行一周各需要多少分钟?解:甲乙合行一圈需要8+4=12分钟。乙行6分钟的路程,甲只需4分钟。所以乙行的12分钟,甲需要1264=8分钟,所以甲行一圈需要8+12=20分钟。乙行一圈需要2046=30分钟。134. 甲、乙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已知甲上午8点经过邮局,乙上午10点经过邮局,问甲、乙在中途何时相遇

3、?解:我们把乙行1小时的路程看作1份,那么上午8时,甲乙相距10-8=2份。所以相遇时,乙行了2(1+1.5)=0.8份,0.860=48分钟,所以在8点48分相遇。135. 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顶到山脚的距离.解:假设甲乙可以继续上行,那么甲乙的速度比是(1+12):(1+1/22)=6:5所以当甲行到山顶时,乙就行了5/6,所以从山顶到山脚的距离是400(1-5/6)=2400米。136. 一辆公共汽车载了一些乘客从起点出发,在第一站下车的乘客是

4、车上总数(含一名司机和两名售票员)的1/7,第二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人数的1 /6,.第六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人数的1/2,再开车是车上就剩下1名乘客了.已知途中没有人上车,问从起点出发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解: 最后剩下1+1+2=4人。那么车上总人数是4(1-1/2)(1-1/3)(1-1/6)(1-1/7)=28人那么,起点时车上乘客有28-3=25人。137.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4亩、8亩、10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24头牛吃6周,第二块草地可供36头牛吃12周.问第三块草地可供50头牛吃几周?解法一:设每头牛每周吃1份草。第一块草地4亩可供24头牛吃

5、6周,说明每亩可供244=6头牛吃6周。第二块草地8亩可共36头牛吃12周,说明每亩草地可供368=9/2头牛吃12周。所以,每亩草地每周要长(9/212-66)(12-6)=3份所以,每亩原有草66-63=18份。因此,第三块草地原有草1810=180份,每周长310=30份。所以,第三块草地可供50头牛吃180(50-30)=9周解法二:设每头牛每周吃1份草。我们把题目进行变形。有一块1亩的草地,可供244=6头牛吃6周,供368=9/2头牛吃12周,那么可供5010=5头牛吃多少周呢?所以,每周草会长(9/212-66)(12-6)=3份,原有草(6-3)6=18份,那么就够5头牛吃18

6、(5-3)=9周138. B地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出发后1小时,乙从B地出发到C地,乙出发后1小时,丙突然想起要通知甲、乙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已知甲和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为使丙从B地出发到最终赶回B地所用的时间最少,丙应当先追甲再返回追乙,还是先追乙再返回追甲?我的思考如下:如果先追乙返回,时间是1(3-1)2=1小时,再追甲后返回,时间是3(3-1)2=3小时,共用去3+1=4小时如果先追甲返回,时间是2(3-1)2=2小时,再追乙后返回,时间是3(3-1)2=3小时,共用去2+3=5小时所以先追乙时间最少。故先追更后出发的。

7、139. 一把小刀售价3元.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那么小明与小强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那么两人的钱数之比是8:13.小明原来有多少元钱?解法一:小明买,小明剩下的钱是两人剩下的钱的2(2+5)=2/7如果小强买,那么小明的钱是两人剩下的钱的8(8+13)=8/21所以小明剩下的钱占他自己原来的钱的2/78/21=3/4。所以小明原来的钱有3(1-3/4)=12元。解法二:如果小明买,剩下(8+13)(2+5)2=6份,用掉8-6=2份。所以小明有328=12元。140. 环形跑道周长是500米,甲、乙两人从起点按顺时针方向同时出发.甲每分钟跑120米,乙每分钟跑100米,两

8、人都是每跑200米停下来休息1分钟,那么甲第一次追上乙需要多少分钟?解:对于这个题目,我有两个理解。第一,甲乙出发后第一次停留在同一个地方。那么就有当甲行200米之后,再出发的时间是201820+12分钟。这时,乙用2分钟,也行了1002=200米的地方。意思是说,乙行了2分钟,就和在休息的甲在200米的地方停留。第二,甲比乙多行500米而追上。因为行完之后,甲比乙多行500米,那么就说明多休息500200=2100,即2次。即甲追乙的路程是500+1002=700米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

9、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要追700米,甲需要走700(120-100)=35分甲行35分钟需要休息35120200-1=20分“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所以共需35+20=5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