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8059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编者小语:2018年小升初复习备考已经开始,在备考复习中,同学们要务必保证各类基础题型逢做必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数学网为大家准备了2018小升初数学冲刺:应用题综合训练(16),希望同学们多做练习,并祝各位同学在2018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进入重点中学!15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3000册,甲的册数的2/5比乙的册数的1/4多420本,求两个书架各有书多少册?解:如果给乙的1/4加上420册,即给乙加上420*4=1680册,乙的1/4就与甲的2/5同样多。这时,甲、乙的册数比为1/4:2/5=5:8。所以,甲书架有书:(3000+1

2、680)*5/(5+8)=1800册;乙书架有书:3000-1800=1200册。152.姐弟两人打印一批稿件,姐姐单独打印需要的时间是弟弟所需时间的3/8,姐姐先打印了这批稿件的2/5后,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用24小时打印完,问姐姐打印了多少小时?解法一:另外的1-2/5=3/5如果弟弟做,需要的时间就相当于姐姐的3/53/8=8/5,所以姐姐单独打印完需要24(2/5+8/5)=12小时,所以姐姐打了122/5=4.8小时。解法二:姐姐单独打印需要的时间是弟弟所需时间的3/8,姐姐先打印了这批稿件的2/5需要的时间相当于弟弟完成同样任务所需总时间的2/53/8=3/20,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

3、,需时为总时间的3/5,两比为1/4,共计用24小时。弟弟打剩下的3/5用时244/(1+4)=96/5小时,完成全部任务用9653/5=32小时。姐姐单独打完用时是323/8=12小时。所以姐姐用了122/5=4.8小时。153.有甲、乙两个水管向水池注水,先开甲管,开放时间是单开乙管注满水池所需时间的1/3.然后开放乙管,开放的时间是单开甲管注满水池所需时间的1/3.这样注满水池的13/18.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放,注满水池需3+3/5小时,那么单开甲管或单开乙管注满水池,各需要多少小时?解:用初中的方法解答一下。设甲管开放时间是x小时,乙管开放时间是y小时。有x/y1/3+y/x1/3=

4、13/18,解得y/x=2/3因为1/y+1/x=5/18,所以,x=9,y=6154.A,B两地相距105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出发后经1+3/4小时相遇,接着两人继续前进,在他们相遇3分钟后,一直以每小时40千米速度行驶的甲在途中与迎面而来的丙相遇,丙在与甲相遇后继续前进,在C地赶上乙.如果开始时甲的速度比原速每小时慢20千米,而乙的速度比原速每小时快2千米.那么甲乙就会在C地相遇.求丙的骑车速度?解:甲乙的速度和每小时1057/4=60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0-40=20千米。后来甲的速度是每小时40-20=20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20+2=22千米。C地

5、在距离A地的105(20+22)20=50千米。原来相遇的地点距离A地1056040=70千米。3分钟后甲乙相距603/60=3千米。乙行了203/60=1千米,距离C地70-50+1=19千米。甲行了403/60=2千米,丙距离C地70-50+2=22千米。乙丙的速度比是19:22,所以丙的速度是每小时201922=440/19千米。155.一件工作由A,B两道工序,上午在A工序上工作的人数是在B工序上工作人数的1/6.为提高工作效率,下午从B工序上调1人到A工序上,这时A工序上的人数是B工序上人数的1/5,A,B两个工序上共有多少人在工作?解:上午在A工序的人数是总人数的1(1+6)=1/

6、7下午在A工序上的人数是总人数的1(1+5)=1/6所以共有1(1/6-1/7)=42人。156.一座下底面是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石台,它的一个顶点A有一个虫子巢穴,虫甲每分钟爬6厘米,虫乙每分钟爬10厘米,甲沿正方形的边由A-B-C-D-A不停地爬行,甲先爬2厘米后,乙沿甲爬行过的路线追赶甲,当乙遇到甲后,乙就立即沿原路返回巢穴,然后乙再沿甲爬行的路线追赶甲,.在甲爬行的一圈内,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时,乙爬行了多长时间?解:谈谈我对这个题目的详细解答,与大家共享。10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04100=4000厘米。每分钟乙虫比甲虫多行10-6=4厘米。每次乙从起点出发追及,乙行的路程不能超过400

7、0厘米。所以每次追及的时间不能超过400010=400分钟。所以相差的距离不能超过4004=1600厘米。设每一次追的距离为1份,那么下一次追及的距离是1+61(10-6)2=4份。每次从起点出发追及的距离依次是2、8、32、128、512、2048、因此,最后一次追及相差的距离是512厘米。当乙追上甲时,甲共行了512410=1280厘米。所以,从乙出发到最后一次追上甲,甲共行了1280-2=1278厘米。甲行这段路程的时间就是乙爬行的所有时间。所以是12786=213分钟。157.有一群猴子,分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分了4个桃子和剩下桃子的1/10,第二只猴子分了8个桃子和这时剩下桃子的1/

8、10,第三只猴子分了12个桃子和这时剩下桃子的1/10.依次类推.最后发现这堆桃子正好分完,且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同样多.那么这群猴子有多少只?方程解法:设总的桃子个数是10a+4个,那么第一只猴子分得a+4个桃子剩下9a,假设9a=10b+8个,那么第二只猴子分得b+8个桃子。所以a+4=b+8,即b=a-4个。那么就有9a=10(a-4)+8。解得a=32。所以桃子有3210+4=324个。每只猴子分得32+4=36个,所以猴子有32436=9只。明月清风老师的解法。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比第二只猴子的那1/10多8-4=4个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对应的单位1比第二只猴子分得的1/1

9、0对应的单位1多41/10=40个。那么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是40-8=32个。所以桃子总数是3210+4=324个。每只猴子吃32+4=36个,那么有32436=9只猴子。158.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解:分配任务,王师傅完成甲工作的时间少,先做3天甲工作,就完成了。张师傅完成乙工作的时间少,先做3天乙工作,剩下1-3/12=3/4。还需要3/4(1/12+1/15)=5天。所以共有3+5=8天。159.某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144

10、元,售价是200元.一位服装经销商订购了120件这种服装,并提出:如果每件的销售每降低2元,我就多订购6件.按经销商的要求,这个服装厂售出多少件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个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解:原来的利润是200-144=56元。由于56是2的倍数,所以把56看作562=28份,由于120是6的倍数,所以120看作1206=20份。所以(20+28)2=24份的时候利润最大。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

11、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即最大利润是242246=6912元。售出的件数是246=144件。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

12、,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60.甲、乙两车从A,B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4倍,当甲车到达途中C站时,乙车还要再行4小时48分才能到达C站,那么甲车到达C站后还要再行多少小时与乙车相遇?解:相距的路程是乙行4+48/60=4.8小时的路程。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所以,相遇时间是4.8(1+1.4)=2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