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39250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升初数学综合素质测试卷及答案1.瓶内装满一瓶水,倒出全部水的1/2,然后再灌入同样多的酒精,又倒出全部溶液的1/3,又用酒精灌满,然后再倒出全部溶液的1/4,再用酒精灌满,那么这时的酒精占全部溶液的_%。2.有三堆火柴,共48根。现从第一堆里拿出与第二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二堆,再从第二堆里拿出与第三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三堆,最后,再从第三堆里拿出与第一堆根数相同的火柴并入第一堆,经过这样变动后,三堆火柴的根数恰好完全相同。原来第一、二、三堆各有火柴 _、_、_根。3.三边均为整数,且最长边为11的三角形有_个。4.钱袋中有1分、2分、5分三种硬币,甲从袋中取出3枚,乙从袋中取出2

2、枚。取出的5枚硬币中,仅有两种面值,并且甲取出的三枚硬币面值的和比乙取出的两枚硬币面值的和少3分,那么取出的钱数的总和最多是_。5.甲走一段路用40分钟,乙走同样一段路用30分钟。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先走5分钟,乙再开始追,乙_分钟才能追上甲。6.有一个蓄水池装有9根水管,其中一根为进水管,其余8根为相同的出水管。进水管以均匀的速度不停地向这个蓄水池注水,后来有人想打开出水管,使池内的水全部排光,这时池内已注有一些水。如果8根出水管全部打开,需3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如果打开5根出水管,需6 小时把池内的水全部排光,要想在4.5小时内把水全部排光,需同时打开_根出水管。7.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从1

3、1开始的若干个连续自然数,后来擦掉了其中一个数,剩下的数的平均数是309/13 ,那么擦掉的那个自然数是_。8.一个长方体,表面全部涂成红色后,被分割成若干个体积都等于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如果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不带红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8.两面带红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至多为_。9.已知ab+3=x,其中a、b均为小于1000的质数,x是奇数,那么x的最大值是_。10.如下图,一块长方形的布料ABCD,被剪成大小相等的甲、乙、丙、丁四块,其中甲块布料的长与宽的比为a:b=3:2,那么丁块布料的长与宽的比是_。11.甲、乙、丙三人去看同一部电影,如用甲带的钱买三张电影票,还差39元;如果用乙带的钱

4、去买三张电影票,还差50元;如果用甲、乙、丙三个人带去的钱买三张电影票,就多26元,已知丙带了25元钱,请问:一张电影票多少元?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1

5、2.一段铁丝,第一次剪下全长的5/9,第二次剪下的长度与第一次剪下的长度的比是9:20,还剩7米,这段铁丝全长多少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

6、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参考答案:1、75 2、22,14,12 3、26 4、17 5、15 6、67、30 8、40 9、2018 10、6:1 11、30 12、36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