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41152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一、填空。1、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2、在计算除法时,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3、比687少96的数是(),388比112多()。4、小丽7:40到校,11:40放学,上午在校()小时。5、8700千克=()千克()克8千克-5()=3000克1千克鸡蛋大约有()个6、在 里填上、或=以及得数。54秒6=()2分12秒=()秒200秒()3

2、分600克()1千克86千克=()克3千克+2000克()5千克438+164( )2101-90297()573-286967-158()8097、把3千克、60克、5000克、5200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60克)(3千克)(5000克)(5200克)。二、判断下面各题。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2、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3、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5、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三、计算1、口算。48+25=340+60=480-70=500+4

3、000=86-27=370-200=465=09=63-36=540-80=609=1000+19=700-440=90-27=24-168=2、列竖式计算。2408+3795=8010-4568=247+968+8293=3、脱式计算。4054-507+614=255+168=580-89=(416-360)7=四、解决问题1、幼儿园买了48个白皮球,24个花皮球,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分得几个?列式:答案答:每班分得个。2、小芳看一本书,每天看5页,9天后还剩56页,这本书一共多少页?列式:答案答:这本书一共有页。3、学校买粉笔,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5盒,彩色粉笔48盒,买了多少盒白粉笔?

4、列式:答案答:买了盒白粉笔。4、同学们参加方块队训练,三年级22人,四年级35人,五年级24人,每9人一行,应排几行?列式:答案答:应排行。5、把一根绳剪成两段,其中一段长24米,是另一段的3倍。这段绳长多少米?列式:答案答:这段绳子长米。6、二年级一班参加三个课外小组的共有25人,参加英语组和美术组的有18人,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的有20人,参加三个小组的分别有多少人?列式:答案答:参加美术组的有人,参加英语组有人,参加舞蹈组的有人。7、妈妈买回不到10个鸡蛋,两个两个地数多1个,三个三个地数最后也多1个。你说妈妈买回几个鸡蛋?列式:答案答:妈妈买回 个鸡蛋。“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

5、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

6、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查字典数学网提供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试题 ,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学科这门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