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0490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教案汇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们在操场上玩教案学习目标:1、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习3个生字“们、上、玩”,初步认识笔画“横”、“竖”,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3、能联系生活进行简单的说话练习“我们在操场上玩什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我非常高兴能认识大家。(板书:我)你能说说,这几天你都认识了哪些小伙伴?2、说话练习:我认识了、和,我们成了好朋友。(板书:们)二、激趣识字,分布学句,揭示课题1、学习生字:们(前鼻音)(1)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们”吗?(2)师范读,生跟读。(连词成句读轻声)(3)师生配合理解“我们”的意思(

2、4)出示读词:你、他、人、小朋友(在词语后面加上“们”)(5)小结:在这些词语后面加上“们”表示两个人以上:你们、她们、人们、小朋友们。2、师:我们在干什么呢?老师请你们看看这张照片。照片上是谁呀?在干什么呢?(我们在操场上玩。)3、学习生字:上(1)学习两个基本笔画“竖、横”。比较两个“横”画的区别。(2)师范写,生书空。(3)“上”的反义词是什么?(4)给“上”找找词语朋友。(上学、上课、上网、上班、上面、上车)(5)小老师带读,学生跟读。4、学习生字:玩(1)板书:玩(2)“玩”这个字宝宝,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3)开火车读5、学习句子:我们在操场上玩。(1)师范读句子(2)自由读句(

3、3)男女生、双轨火车读句(4)师引读(谁在操场上玩?我们在哪里玩?我们在操场上干什么?)(5)齐读句子6、出示课题齐读。师:这句句子去掉句号后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5课的课题。三、游戏巩固1、叫号游戏复习生字2、游戏:送字宝宝回家(上玩们)我在操场。四、拓展练习1、出示图片,说话练习(1)小朋友在操场上玩些什么呀?学着用“我们在操场上玩什么。”的话来说一说。(2)集体交流(踢球、跳绳、做操、丢手帕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拍三毛球)(3)教师带读游戏名称(4)出示句子,师读下课了,我们在操场上玩。我们有的踢球,有的跳绳,有的拍三毛球,还有的在玩丢手帕的游戏。学校生活真开心啊!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

4、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五、课堂总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

5、,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