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0538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寒假是同学们十分期待的日子,2018年寒假的到来一定会令同学们欣喜若狂吧!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了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希望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大家。2018年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本一、 填空。27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1、有( )个( ),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和( )是因数,积是( )2、用3、12、6、2编出四道乘法算式。3、用 7 、 1 、 3 ,能写出( )个两位数。4、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米和厘米。(1)铅笔长19( ) (2)一条河宽20( )(3)门高2( ) (4)

2、眼睛盒长16( )5、 在图中,有( )条线段,( )个角( )个直角。6、请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7、填上、或=。5+6 56 100-54 56 99厘米 1米二、 画一画。(4分) (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线段的掌握情况)1、 这条线段是( )厘米。2、画一条线段,长度是上边线段的2倍。三、 把下面算式改写成乘法或乘加,乘减。(4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乘法意义的掌握情况)2+2+2+2+2+2= 8+8+8+8=6+6+6+6+6+5=7+7+7+7+3+4=四、 列式计算。(4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乘法意义的理解)(1)两个因数都

3、是9,积是多少? (2)45加18再减去50,差是多少?五、计算题(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及计算的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1、口算(14分)28= 55+9= 64= 40-16=29+47= 54= 60-0= 79=22+48= 47-9= 76= 99-33=65-56= 85= 9+67 = 98=65= 100-60= 91= 27-17=74-4+8= 89-6= 85-8-50= 58+20=87+40= 27+8-20= 99-80= 78-50+8=2、笔算下面各题。(14分)48+45= 85-69= 36+53= 90-47=“师”之概念,大体是从

4、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

5、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38+27+16= 80-38-27= 54+36-47=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