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0705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松鼠和松果的教案范文课前透视这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两只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文章语言轻新明快,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深受儿童喜爱。通过读文学生领悟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一年级学生对新奇事物好奇心强,又非常喜欢小动物,所以课文内容强烈地吸引着他们。另外学生以前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基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方法迁移,培养他们自主识字和阅读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 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2、在读文中感悟小松鼠的环保行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教学重点:读文理解小

2、松鼠的聪明活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信息资料:1、课件或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绘画用具及搜集的有关小松鼠的资料。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1、猜谜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出示谜语: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2、启发谈话。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说说他是什么样的?(板书:松鼠)你们对小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松果)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对话平台自学(尊重学生个性需要,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自己想办法解决。2、指名读文,重点评价字音;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读准字音。(识字能力是学

3、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适合的方法识字,逐步养成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说说你在哪见过他们?你是怎样记住的?2、结合文中句子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引导。(1)聪、活泼:读文中的句子。我们同学中谁是这样的孩子?(2)如果、总:读文中的句子。你还能用如果说句话吗?朗读(充分读文感知,体会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1、重点指导24自然段:从哪里看出小松鼠聪明活泼?学生思考读文。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练习读文。教师范读,师生、生生分读陈述句和小松鼠心里想的话。3、采取多种方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讨论(小

4、组交流感受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写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写字能力)1、认读以、后、更三个字。2、征求学生意见找出最难写的字,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师生互评不仅培养学生对写字的评价能力,还提高了审美情趣)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

5、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评教师。老师范写的字请同学评价。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生互评。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以重新书写再达等级。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