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0725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北师版)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希望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一、口算。(时间5分钟,每题0.2分,共6分)二、填空。(每空1分,第7小题每空2分,共22分)1、世界第一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这个数写作( )米。2、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我们的数学书大约厚5( ) 二年级的小红高约128( )汽车用2时大约行驶了120( ) 一棵大树高约9( )3、( )厘米( )毫米 ( )厘米( )毫米4、如果 5= 6 最

2、大是( ),此时的是( )。5、写出时针和分针组成角的名称。( ) ( ) ( )6、我国五岳的高度你知道吗?东岳泰山1532米,南岳衡山1290米,西岳华山2160米,北岳恒山2018米。中岳嵩山1440米。请你把这五座山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米( )米( )米( )米7、数一数有( )个长方形 有( )个正方形三、估一估:(4分)四、我会选择最合适答案,并在表格内作上记号。(每小题3分,共6分)小明说:我家离学校300米小红说:我家离学校的路程和小明家差不多小军说:我家离学校的路程比小明家远多了299米549米359米(1)小红家离学校有多远,画。312米240米1千米(2)小军家离学

3、校有多远,画。五、我会计算(每题3分,共12分)86-(23+46) 63-427 1000-132-452 138 + 257= = = 验算= = =六、我会动手画: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画一个长是4个格,宽是2个格的长方形;画一个你喜欢的平行四边形。(每个图2分,共6分)六、我知道怎样走(每空1.5分,共12分)小红从学校出发,先向( )方向走( )米到达商店,接着向( )方向走( )米进入树林,再向( )方向走( )米到达打谷场,最后向( )方向走( )米就到了家。八、我会解决问题:(1题9分,2、3、4题各5分,共24分)1、(1)妈妈用100元买了一个书包还剩多少钱?(3分

4、)(2)她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笔记本?(3分)(3)如果用剩下的钱全部买笔,可以买几支笔?(3分)3、按 这样的顺序排列下去 ,第25个图形是( )。思考过程:4、有一个43人的旅游团,请你安排一下他们的用车?九、我会统计:(根据统计图信息填统计表。每空1分,发现问题3分。共8分)二一班同学课间游戏活动统计表 2018年6月1日项 目拍皮球跳皮筋捉小鸡纸赛车合 计(一共)人 数1人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

5、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拍皮球 跳皮筋 捉小鸡 纸赛车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看了上面的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希望提供的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寒假作业卷,能够帮助大家学好小学阶段的所有课程,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6、“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