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1093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教案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石头书第二课时教案范文一、揭示课题出示课题:“石头书”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非常有趣的课文。二、整体感知:1、师述:一天,川川和磊磊在山上玩,看见一个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什么。川川和磊磊感到非常好奇,向叔叔提了很多问题.2、快速朗读课文,找找川川和磊磊问了几个问题?3、(显示:6个问题)(只要读引号里的对话内容)师:川川和磊磊提了这么多问题,目的就是要把一个问题弄明白,探个究竟,什么问题-“为什么叫石头书?”找一找,书上有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显示:刨根问底)指名读读过渡:做学问都应该这样,下面请大家也进入“石头书”的世界去“刨”个明白,把你认为能找到“为什么叫石头书”的自

2、然段好好读读,或者做个记号。三、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读第五节交流(板书:一层一层)(从外形上看,书是一页一页、一册一册的,石头是一层一层的,很像)2、“你们看,厚厚的书吗?”这是一句反问句。叔叔这样说是想加强肯定的语气,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3、齐读第五自然段第七自然段1、交流:书上有字,石头上也有字(板书:字)2、指名读第7段,评价读书(来啊,是比较兴奋的语气)3、通过朗读,你知道这石头书上的字是什么:雨痕、波痕、矿物这里的省略号里让你明白了什么?(矿石还有其他的颜色,说明石头书上的字也是很多的)4、师生分角色读6、7两节第九自然段1、找到这一自然段的同学起立读读。2、说说理由:书

3、上有画,石头书上也有画(板书:画)3、“树叶、贝壳、小鱼”都叫-化石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等埋藏在地下,经过很长时间变成的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你在前一周的恐龙化石展里看到了哪些化石?欣赏其他化石4、分角色读8、9两节5、师引导质疑:看到了这些化石,同学们有问题要问吗?师:我们有一个问题能解决:化石能说明什么呢?十一自然段1、指名当勘探员叔叔读11节(读好“很久很久”慢些)(1)显示:_化石说明_。(根据石头书上的雨痕和树叶判断出这里曾经是“一片密林”;根据石头书上的波痕和贝壳、小鱼判断出后来这里变成“大海”,现在又变成高山。化石可以让我们了解各个地质时期的特点。)(2)联系7、9和11两节

4、先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练说(3)交流:这里怎么能说明石头是书?(它也能让我们获得知识。石头能告诉我们地壳变化这一知识。)板书:获得知识(4)齐读11节十三自然段1、石头书上还有什么学问?(1)“”省略号说明什么?(石头书上的知识十分丰富啊,比如我们都没有见过恐龙,但恐龙骨骼和牙齿的化石是我们了解恐龙生活的主要线索。2、从叔叔的回答中川川和磊磊知道了很多,他们是多么高兴呀!生齐读14节四、总结:1、石头就是书,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呀!而大自然更是一本百科全书。同学们更要学会读这本身边的无字的书。2、自己浏览各网站,把你刨到的关于石头书的知识发在网上。附板书:17、石头书一层一层字与当今“教师”一称

5、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画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

6、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获得知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