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1808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鲁班学艺智力竞赛课文阅读教案设计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结构基本成了定势:1.教师提出阅读要求;2.让学生独立阅读;3.师生共议阅读结果。这种结构定势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能动独立地阅读课文。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弱,独立意识差,如果我们教师还局限于这种形式的定势,只在结构上生搬三个步骤而不注意每个步骤(尤其是核心步骤)的形式变化,就会使“能动独立地阅读”这一关键环节有名无实,使科学的规律转化为教条的僵势。怎样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呢?我们的体会是在这种结构的关键环节的形态上作文章,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转化定势为变势。为此,我们把眼下流行的智力竞赛引进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试验效果良好。下面以鲁班学艺为

2、例,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首先精心设计竞赛题,这是上好课文的关键。设计智力竞赛题要充分体现课文的教学目的要求与重点难点,还要注意竞赛题的难易搭配与趣味调节。我们在教鲁班学艺时,依据上述原则设计了十组必答题,六个抢答题。必答题十组一组:(1)鲁班是谁?请用三言两语介绍一个有关他的传说。(2)找出课题的中心词,课文从哪一节到哪一节是围绕这个词来写的?二组:(1)选择:鲁班学艺的体裁是:A.童话;B.民间故事。(2)选择:课题鲁班学艺:A.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组:(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2)演示三个词所表现的动作:作揖、捊、擎。四组:找朋友(用横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小标

3、题:苦练下山拜师寻师段落:一段二段三段四段写法:详写详写略写略写五组:(1)为什么故事开始就写鲁班遇到的困难?他遇到了哪些困难?(2)这样写对突出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好处?六组:(1)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可以反映鲁班学艺的诚意?(2)师傅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鲁班为什么要“想了想回答”?这反映了什么?七组:(1)“大徒弟用斧子挣下一座金山,二徒弟用斧子在人们心里刻下了一个名字。”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对师傅提出的第三个问题,鲁班为什么能马上回答?这反映了什么?八组:(1)师傅是怎样传授手艺的?(2)用具体的数字说明鲁班完成下列事情的勤奋:修磨工具、练砍、练刨、练凿、拆装模型。九组:(1)课文为什

4、么要写“刨子长满锈,凿子又弯又秃?”为什么要写又高又厚的磨刀石,磨得象一道弯弯的月牙?说明什么?(2)结合上题谈谈你对“学了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了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这句话的理解。十组:(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选择:鲁班是一个:A.手艺高超的木工祖师;B.勤学苦练的有志青年;C.业精于勤,造福人类的好木工。六个抢答题1.课文详写鲁班练砍、刨、凿、拆装模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读完这一部分你产生了什么感想?3.师傅教鲁班学艺的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4.你对“只要你不丢师傅的脸,不坏师傅的名声就够了”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5.鲁班学艺的过程体现了鲁班怎样的学艺精神?6.学

5、了这篇课文,我们受到了哪些教育?接着分每四个同学为一组,按优、良、一般、差四个层次搭配。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完成智力竞赛题。这是教学结构定势的关键环节。最后组织学生智力竞赛。智力竞赛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过程。其程序如后:1.小组编号,以小组为单位重新安排座位,由教师或中队干部任竞赛主持人。另选两人,一人计时,一人计分。2.出示竞赛题,公布竞赛规则:A.必答题:可以小组为单位(可讨论回答)并计分。B.抢答题:不能讨论,独立回答,答对,抢答者所在小组加分;答错,抢答者所在小组扣分。C.公布比赛成绩,小结比赛情况,发奖。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

6、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把智力竞赛这种方式引进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既可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又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调动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深受学生欢迎。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

7、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