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1947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案汇编.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教案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复习生字:(出示课件)师: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这里有一串的生字宝宝,呆会儿会一个一个地跳出来,你们可要瞅准了,把它们的名字叫出来,并且给它们找个伴,好吗?导入新课:两只小狮子教案|两只小狮子最新教案第二课时刚才的游戏玩得真不错,老师奖励你们看电视!(出示狮子王)这是谁呀?要什么样的狮子才能成为狮子王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两

2、只可爱的小狮子.(课件)它们能不能成为狮子王呢?咱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120面,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老师看看哪个小朋友读得最有韵味,呆会儿请他来当我的表演嘉宾.2.你最喜欢读课文里的哪段话,站起来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好吗?其他的小朋友当小侦探,看他读对了没有.感悟第二自然段.3.刚才听了小朋友们读课文,老师觉得真是一种享受.看,小狮子们都跳出来欢迎你们了!(课件出示)4.这两只小狮子长得像不5.像?是不是真的像呢?我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3. (课件出示勤狮子)谁能读读这只狮子的表现?(板书:滚、扑、撕、咬)4. 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地方,这四个字中间都有一

3、个顿号,读的时候要有停顿.大家齐读一遍.5. (课件出示懒狮子)那这只呢?谁来读?(板书:懒洋洋)谁能表演”懒洋洋”的样子?你能不能小狮子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呢?你觉得可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那这只呢?(板书:勤狮子 懒狮子)现在,老师想请出两位表演嘉宾,一个演勤狮子,一个演懒狮子.一边读一边演.谁愿意?还有没有想读的?有没有想演的?想读的站起来大家一起读,想演的就在下面做动作.五 感悟第三至六自然段.1. 这两只小狮子的表现被谁看到了?小树是怎么做的?哦,原来小树是问懒狮子.这儿(课件出示)有一个问号,那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齐读)2. 听了小树的话,小狮子是什么反应呢?为什么小狮子会”慢吞

4、吞”的?这儿有个感叹号,说明小狮子说话时语气很重,该怎么读呢?(指名,齐读)6.小树听了,又会怎么想呢?小狮子这么懒,连小树都为他担心了!他是怎么说的?(指名,齐读)7.小狮子是怎么回答的?(指8.名9.)我想采访一下,请问你刚才在读的时候,想象中的小狮子是什么样的表情?(男生齐读)10.懒狮子的话,妈妈也听到了.于是,她对懒狮子说了这么一段话.(课件出示狮子妈妈的话)小朋友们自己先一边读一边想象,假如你是狮子妈妈,你会怎么跟懒狮子说这些话呢?(指名,生评生读,女生齐读)六 扩展:1. 懒狮子为什么这么懒?我们能不能像他一样?那该怎么做呢?2. 猜猜看,哪只狮子能够成为狮子王?3. “我来当主

5、角”:刚才我们都已经把课文读好了,现在能不能演呢?课件出示要求: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6、。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找你的小伙伴演一演;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2)可以用自己的话,也可以用书上的话;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要有动作和表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