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2148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一、填空题。1.2小时=( )分 0.208米=( )厘米3500千克=( )吨 4米5厘米=( )米86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5.03公顷=( )平方米0.28平方米=( )平方分米 3米4厘米=( )米4角=( )元 3米5厘米=( )米0.58平方米=( )平方分米 6005克=( )千克( )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 )。7.80.17.8 3.57.287.28 2.

2、72.70.8150.6151 3.61.23.6 0.820.990.823.571.053.57 5.850.95.85 2.751.012.754.950.94.95 11.0091.009 3.61.453.6一个物体在桌子上,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最多能看到( )个面,最少能看到( )个面。用a、b、c、表示三个数,写出加法结合律( )。用a、b、c、表示三个数,写出乘法分配律( )。一本故事书有98页,平均每天看x页,看了6天,还剩( )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一个梯形的面积是50

3、平方分米,它的上下底之和是16米,高是(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5米,高是4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米。一本数学竞赛的定价是a元,买5本这样的书,应付( )元。9.954保留一位小数是( )。二、判断题。比0.2大而0.3小的数有无数个。 ( )3b是方程。 ( )有限小数比无限小数小。( )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 ,它一定由3个正方形拼成的。( )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2aa ( )一个因数有两位小数,另一个因数也有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 )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性。(

4、)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450.8的积精确到十分位约是2.0。( )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小于除数,商小于1。(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

5、”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

6、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7、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此试题完整版WORD格式2018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人教版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